最近,
很多人被一个视频惹哭了!
这段视频,
是林俊德院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视频中的他,
戴着氧气面罩,
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
却仍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
对着笔记本电脑,
一下一下地挪动着鼠标…
仅6分钟的视频,
被网友点赞超过10万次
转评超过4万…
而在此之前,
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
他是将军,是院士。
他一辈子隐姓埋名,
坚守在罗布泊52年,
参与了中国全部的,
45次核试验任务。
他先后培养了23名博士、硕士,
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
他是荒漠里静静绽放的马兰花,
是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一个战士最后的冲锋
2012年5月4日,
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医生建议立即做手术,
而他关心的却是:
手术后能不能工作?
当医生说不能时,
他毅然放弃了治疗。
5月26日,
生命进入倒计时!
病情恶化的他,
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醒来后他拉着医生的手说:
“我是搞核试验的,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在这里我无法工作,
请把我转回普通病房。”
在普通病房里,
他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
吃力地挪动着手中的鼠标,
显示屏上出现的每一个字,
似乎都是他最后的嘱托。
他的电脑里,
有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
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
以及学生的毕业论文,
每一件都只有他才能整理。
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尽快完成!
亲人、朋友、学生、同事
赶到医院看望,
他说:“我没有时间了,
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
其他事问我老伴吧。”
5月31日,
已经极度虚弱的林俊德,
9次要求、请求甚至哀求医生,
同意自己下床工作。
家人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
都不被满足。
他才终于又坐在电脑前,
开始了一生中最艰难,
也是最后一次的冲锋。
他的手颤得握不住鼠标,
视线也渐渐变得模糊,
他几次问女儿:
“我的眼镜在哪儿?”
女儿说:“戴着呢。”
看到这一幕,
很多人忍不住痛哭起来,
因为怕他听到,
只能使劲捂着嘴巴。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
老伴儿轻声劝道:
医生想叫你休息一会儿。
他则回答:“坐着休息,
我不能躺下,
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两个小时后,
他再也撑不住了!
医护人员将他扶回病床,
他很快陷入了昏迷。
在半昏半醒中,
他反复叮咛学生和家人,
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
密码箱怎么打开,
整理时要注意保密……
老伴儿紧紧握着他的手,
贴在他耳边说:
“老林啊,
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
握这么长时间!”
5个小时后,
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
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
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
生命最后时刻,
林俊德从罗布泊的荒原戈壁
转战到医院病房这个特殊战场,
完成了一名国防科技战士最后的冲锋。
走进罗布泊,投身核事业
1938年春,
林俊德出生于闽南一个偏僻山村。
17岁时,父亲因病去世,
留下母亲和4个孩子。
作为家中的老大,
他很早就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
高中毕业,
他考上浙江大学机械系专业,
家里却拿不出一分钱。
上大学的路费,
是信用社的借贷和学校的补助。
大学5年为了省钱,
没回过一次家。
读大学的费用,
全靠政府发放的助学金!
从那时起,林俊德就默默下决心,
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1960年,大学毕业的林俊德,
被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
报道第二天领导向他交底:
“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
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这一刻,林俊德意识到,
报效祖国的机会来了!
他说,成功的关键,
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
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地工作,
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他稳稳地抓住这次机会,
并在后面的核试验中,
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
这和他发狂的工作密切相关。
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两年后,
林俊德受命担任首次核试验
冲击波机测仪研制小组组长。
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
苏联撤走核专家并带走了一切资料,
中国人开始独立自主发展核事业。
没有实验设备,
也没有技术资料,
谁也不知道核爆炸的
冲击波该怎么去测量。
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
决定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他和其他科研人员住着地窝子,
吃着玉米面与榆树叶合蒸的窝头,
喝着又咸又涩的河水,
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着科研攻关。
1964年10月16日,
罗布泊一声巨响,
蘑菇云腾空而起。
数百人欢呼雀跃,
庆贺这难忘时刻。
而还有一些人,
他们冒着浓烟前进,
去搜寻记录此次爆炸数据的设备。
在这些奔跑的身影中,
就有林俊德。
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向周恩来总理报告: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周总理在电话里谨慎地问:
“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
指挥帐篷里顿时一片寂静。
就在这时,
程开甲带着林俊德匆匆赶到说:
“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
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
这次爆炸是核爆炸。”
张爱萍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林俊德,
激动地拍着他满是尘土的肩膀说:
“你们立了大功!”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这个长得像“罐头盒”的仪器,
是林俊德拿自行车和闹钟等,
用土办法搞成的自主高科技。
它见证了林俊德和同事们
在罗布泊荒原戈壁度过的艰辛岁月,
也记录着他们占领
一个个科研高地的攻关历程。
1966年,
我国首次氢弹试验,
决定采用空投方式。
林俊德临阵受命,
研制高空冲击波测量仪。
高空测量冲击波比地面更难,
测量仪器所需的工作环境,
必须是零下60摄氏度低温。
为了创造低温环境,
他和同事们背着仪器,
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
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下,
呆了一宿。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最终他们赶在试验前,
研制出了高空压力自记仪,
为我国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
提供了科学依据。
之后30年间,
林俊德不断攻坚克难,
共计参与了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
直到1996年7月29日,
国家在最后一次核试验成功后宣布:
中国将暂停核试验。
试验暂停了,
林俊德的脚步却没有停下。
此后的日子里,
林俊德带领他的团队,
继续攀登新的技术高峰,
创造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从原子弹到氢弹,
从大气层到地下,
每一次实验转型,
对林俊德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他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驱驰名节重,淡泊素心存
2001年,
他当选中国工程科学院院士,
致力于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
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
他常年奔波在实验第一线。
一次,74岁的他,
由于拍摄实验现场太专注,
被轨道绊倒在地,
脸和膝盖都磨破了皮,
大伙让他包扎一下,
他却笑着说:“没事没事!”
拍了拍灰继续工作。
每做一次实验,
他都建一个档案,
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
几十年从未间断。
简便实用、讲求实效,
也是他一贯倡导的。
他常对学生说,
科学就是用简单的办法,
达到理想的目的。
铅皮、钢丝、木材,
甚至戈壁滩上的沙子,
都成了他的实验材料。
善于自主创新的他,
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经费。
在同事眼里,
他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一年只休息三天:
大年初一、初二、初三。
他曾对老伴说:
“我喜欢呆在办公室,
在那里我就能集中精力,
就会有灵感。”
对于名利,
林俊德只有一句话:
“看得透一些,
也是一种积极态度。”
他参加学术评审会,
从来不收评审费,
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
他只要材料,不要见人。
科研成果报奖时,
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
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
平时专门的请客吃饭他概不参加,
谈论会上该说就说,
不管在座官大官小。
他有“三个不”:
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
不轻易发表意见,
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
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一次,安徽黄山召开评审会,
主办方想请他当主审。
他老老实实地说,
第一个成果跟我研究方向有点关系,
但也够不上当主审,
第二个成果不是我的研究领域,
我当不了评委,
你们抓紧时间再找人吧。
他说,
自己虽然是院士,
只算得上某个领域专家,
不可能样样都懂,样样都精。
而且专业越深越窄,
别的懂的就越少。
即使当了将军、院士,
他的生活也一直朴素。
一块手表用了15年,
一个游泳帽用了19年,
一个公文包用了20多年,
一个铝盆补了又补舍不得扔。
对待生活,
他常说做人要知足。
对待他人,
他却又如此“慷慨”。
老战友在外地聚会,
他说战友们转业早,
工资不高,他慷慨解囊。
青海玉树地震,
他悄悄捐了3万元。
宁可牺牲生命,也要不辱使命
2012年5月,
从得知自己患病的那天起,
林俊德就在笔记本上,
写下了遗言清单。
1、计算机、保密柜清理
2、****技术(国家机密)
3、家人留言
4、(空)
5、马兰物品清理(宿舍、办公室)
1、计算机、保密柜清理
2、****技术(国家机密)
3、家人留言
4、(空)
5、马兰物品清理(宿舍、办公室)
从确诊到死亡的27天时间里,
他整理归类了大量科研资料。
这些年来,他带过的每位学生,
都在他的电脑里有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
每一个文件夹都详细记录着
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
住院期间,
他让学生们将各自的文件夹拷贝走,
这时学生们才发现,
从跟他的第一天起,
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
他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
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去世前三天,
他写下这辈子的最后338字,
虽然手抖得厉害,
但字迹工整,没有一丝潦草。
这是他给学生写下的论文评阅意见。
他在5月的最后一天去世,
这个学生在6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
在学生们的眼里,
他是一个心藏大爱的人,
这种爱,深藏心底,润物无声,
只有长期和他接触,才能亲身感受。
他把时间都给了工作,
却无暇顾及家人。
他本想给两个孩子写点什么,
但他一个字也没来得及写…
临终前,
他用虚弱的话语再三叮嘱:
“死后将我埋在马兰。”
马兰,代号404,
中国保密的核工业基地,
一个地图上搜不到的地方。
那里有他毕生的心血,
也有他的青春和爱情。
老伴黄建琴也搞核试验,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开始,
先后参加了9次核试验。
他们相知相伴45年,
黄建琴却含着泪说:
“老林的最后几天,
是我们待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当林俊德终于卸下担子,
闭上双眼的那一刻,
黄建琴才轻轻地对着他说:
“老林,你终于属于我了…”
他这一代人,
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
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
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
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因为信念,因为执着,
他甘愿让自己的血液,
流淌在这片死亡之海。
为了责任,为了使命,
他宁愿用最后的时刻,
拼命挣扎在工作之中。
他只希望自己的知识、研究,
对国家的发展、后代的成长,
有所帮助。
林俊德院士生前,
最后48小时的视频火了后,
有网友留言:
“为什么中国只用70年,
就可以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民族科学家为祖国,
撑起了尊严和底气。”
中国有太多像林俊德将军
一样的默默奉献的科学家,
正是因为他们,
我们的国家才更强大,
正是因为他们,
我们得以免受战乱之苦,
活在和平年代 。
- END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 载 须 知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寻匠之美原创
转载需回复“转载”二字
1.《林俊德是谁?他在生命的最后10小时,感动了整个中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林俊德是谁?他在生命的最后10小时,感动了整个中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