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鼍(tuo)世上闻。
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
这是唐诗人薛能《吴姬十首》其一,诗中写出了唐代参军戏流行的盛况。参军戏又称加官戏、假官戏或者跳加官,形成于隋唐时期,可说是中国戏剧的雏形,也可看作讽刺小品的滥觞。据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
“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弄参军,始自后汉馆陶令石耽,耽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误也。”
这就是说,参军戏的“参军”可能是一个被戏弄的角色,源于汉和帝时被戏弄的县官石耽。宫廷俳优先秦就有,从《史记·滑稽列传》所载春秋时期著名的俳优如晋国的优施、楚国的优孟来看,他们的身份不过是弄臣,他们的滑稽不过是一种行为艺术,而算不上表演;就算表演,也没有对手,而不过是独角戏。到东汉和帝时,出了一个贪官石耽,使宫廷优伶有了嘲弄对象。这种形式起初不过是无心插柳,后来大约觉得效果不错,就保留下来。不妨设想:石耽“经年乃放”之后,没有了嘲弄对象,于是便由优伶来充当;就像说相声,有人善于逗哏,有人善于捧哏,久而久之,优伶中有人长于戏弄人,有人长于被戏弄,于是术业有专攻。这原本是一种即兴表演,发展成为参军戏,其间还有一个掌故:十六国时,后赵有任参军者贪污,后赵皇帝石勒于是命优伶演其事而戏弄之,故名参军戏。
唐代笔记《因话录》载:“肃宗宴于宫中,女优有弄假官戏,其绿衣秉简者,谓之参军桩”;又说,已伏法的蕃将阿布思之妻配掖庭,“是日遂为假官之长,所为桩者”。由此可见,所谓“参军桩”就是“假官之长”,由女优饰演似乎也可以。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以为参军就是后世的副净;清代褚人获《坚瓠集》则认为,“戏中孤酸皆可名参军也,岂必副净为之哉”。据后者看来,参军一角应该是“孤酸”者,由于羡慕嫉妒恨,心理不平衡,所以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说出话来酸溜溜的。
参军戏主要有两个角色,一个参军,一个苍鹘,一问一答,间有动作,滑稽搞笑;加之内容以讽刺时政为主,颇似今天的讽刺小品。迨至唐代,这种节目已不是像汉和帝时偶一为之,而是具有一定规模,于是形成参军戏这种文艺样式。《乐府杂录》列举了一系列名优,因弄参军戏而名利双收,颇似如今的笑星。如“开元中,有李仙鹤善此戏,明皇(唐玄宗)特授韶州同正参军,以食其禄”,假参军享受真参军待遇。参军戏演些什么内容,讽刺的效果又如何,以及唐代俳优的命运,从以下数事可以略见一斑。
1.《唐五代参军戏(一)参军戏及其由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唐五代参军戏(一)参军戏及其由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