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朱一明 他缔造了中芯国际,杀出中国芯片突围的血路,却被迫出局成了路人

2000年以前,中国半导体事业愁云密布。

20多年的技术攻关、数百亿的投入换来的只是一些落后的二手生产线,被寄予厚望的半导体企业最后只剩下上海华虹一个独苗,还只是个及格生。

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被进一步拉大。失落与无力感笼罩着整个行业。

直到他的到来,才让人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其实,中国半导体技术起步并不晚。即便在经济最困难的六七十年代,中国军工半导体技术,也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梯队。可不计成本、不在乎良率的军工技术,没办法直接复制到民用、商用领域。

等到改革开放,国人才意识到,美、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已远超中国大陆。

为此,中央下指示: “砸铁卖铁,也要把半导体产业搞上去。”

从80年代开始,国务院不惜动用财政赤字,发起了浩浩荡荡的半导体“三大战役”:1986年的“531战略”、1990年的“908工程”和1995年的“909工程”。

可是,技术攻关的难度超乎想象。

以“908工程”为例,原本想引进一条当时较先进的6英寸0.8-1.2微米的芯片生产线。

结果,行政审批花了2年,技术引进花了3年,建厂施工又花了2年。等到生产线投产时,国际上的主流制程已经达到了0.18微米,技术差距反而更大了。

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是最大的拦路虎。

冷战期间,美欧日等国家在巴黎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严格限制向东方阵营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科技产品,苏联和中国是最重要的封锁目标。

苏联解体后,巴统组织宣告解散。但1996年,美国等33个国家又重新签订了一个替代性的“瓦森纳协议”,对武器及高科技产品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中国依然是被管制国家之列。

“瓦森纳协议”规定,西方国家对中国半导体技术出口,一般要按照“N-2”的原则审批,就是要比最先进的技术晚两代。加上审批中适当拖延时间, 中国拿到的技术设备通常比最先进水平落后3-4代。

“908”、“909”工程中,华晶、华虹两家国有企业在采购设备时均受制于“瓦森纳协议”。华晶7年建厂,沦为笑柄;华虹虽然顶着压力,不到两年就建成试产,但8英寸、0.5微米的生产线仍远远落后于国际主流技术。

“三大战役”相继搁浅,中国半导体突围无门。

1999年,信息产业部召开全国战略研讨会,提出:2001年-2005年,全国再投200亿,拟建2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

会上,时任上海经委副主任江上舟提出反对意见:“自己投资只能建2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而寻找海外伙伴投资,至少能建10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

当时,张汝京被誉为华人世界半导体产业的“第三号人物”。

29岁那年,博士毕业的张汝京加入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一干就是20年。

期间,他做了8年技术研发,还协助德州仪器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完成了10座半导体工厂的建设、运营,是业内有名的建厂专家。

江上舟搭台,张汝京唱戏。接下来就是张汝京的Show Time。

2000年8月24日,中芯国际在浦东张江正式打下第一根桩。

13个月后,上海第一座8英寸厂正式建成投产,创造了当时全球最快的芯片厂建厂纪录。

很快,上海的1座工厂变3座;在北京,两座12英寸芯片厂破土动工;在天津,中芯国际又收购摩托罗拉的8英寸芯片厂……

短短4年,中芯国际在纽约、香港两地上市,创造了半导体行业最快的上市纪录。

一连串发展奇迹的背后,是中芯国际不断激化的内部矛盾。

当初,为了绕过国际技术封锁形成的分散股权成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在中芯国际内部,有创始人张汝京、中国政府和股东三股力量在博弈。

中国政府的诉求是:将中芯国际打造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代工企业,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而股东的诉求当然是获得财务回报。

张汝京坚定地站在了中国政府一边:一切以产业升级为优先。

尹志尧、王宁国、武平、陈大同、戴伟民、朱一明……张汝京与中芯国际的示范效应,吸引了一大批半导体产业的华人精英归国创业。

2000年以后,珠海炬力、中兴微、澜起科技、兆易创新等一大批优秀的半导体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而这些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企业,大都得到过张汝京和中芯国际的帮助。

在半导体行业,鲜有代工企业愿意用那些新晋国产设备商的设备,因为质量没有保证,风险太大。但“爱用国货”的张汝京愿意给他们机会。 遇到设备和材料采购,他都会先问问:“有没有合格的国产产品能够替代?”

在中芯国际的带动下,上海迅速聚集了一批优秀半导体企业,形成了浦东张江、松江和漕河泾“两江一河”半导体产业带。2006年,上海半导体工业增加值800亿元,占全国的80%。

2009年11月11日,上海张江的一间公寓,被中芯国际员工和媒体围得水泄不通。

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最终的答案:张汝京是否真的引咎辞职,要离开他一手创办的中芯国际?

一天前,中芯国际宣布了两项重大消息: 一是公司与台积电长达6年的纠纷诉讼达成最终和解;二是CEO张汝京宣布辞职。

姗姗来迟的张汝京确认了这一消息。

他说会对事情负责,而辞职就是他付出的代价。

2000年创立中芯国际时,正值两岸关系趋紧的当口。台湾对大陆的技术封锁愈加疯狂,严禁高科技企业进入内地。

张汝京自然成了当局的眼中钉。

早在张汝京四处奔走募资时,台湾当局就已经在从中阻拦。当时,不少台湾基金和财团都打算投资中芯国际。可是,有两家台湾基金股东的名字不慎被泄漏,台湾当局马上就逼这两家基金退股。

2005年,中国台湾“经济部”又以非法投资为由,对张汝京处以500万新台币罚款,并限期6个月内撤资,否则将连续罚款,直至撤资为止。

但张汝京态度相当强硬,直接宣布放弃台湾户籍,与台湾脱离关系。直到2007年3月,处罚决定才被撤销。

不止张汝京,另一位前辈也因坚持投资大陆惹来了麻烦。

台联电前董事长曹兴诚早就看好与大陆合作。面对先行一步的张汝京,他也坐不住了。2001年,台联电以“援助”的方式创立了苏州和舰科技。

面对政治压力,他并未服软,甚至多次公开讽刺,“如果早上搭飞机去上海,傍晚再坐飞机回台湾,这样就不算出走大陆了吧。”

诉讼和“政治”麻烦接踵而至。2006年,曹兴诚被迫辞去联电董事长的职务。

2020年5月,中芯国际回A上市的消息振奋了整个行业。

当国产替代的前景让人们对中国半导体充满希望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忘了2000年以前中国半导体事业的愁云密布,忘了张汝京是如何一步步让人们重新燃起希望的。

61岁离开中芯国际,一转眼10年了。

张汝京仍在为中国半导体事业奔波忙碌。

从中芯国际离职时,张汝京签了一份竞业协议:从2010年起,三年之内,不得再从事芯片相关工作。

就在人们以为他要就此退休时,张汝京得知,自己被允许从事LED和太阳能领域的芯片工作。他马上就创立了一家LED工厂,主业是为LED产品生产变换光谱、转换电压等功能芯片。

2014年,竞业协议到期,张汝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建立大陆首个300毫米大硅片项目的承担主体——上海新昇半导体。

3年后,在新昇经营逐渐稳定、产能即将突破12万片/月的时候,张汝京又离职了。

他要去完成自己的未竟的梦想。

2018年,70岁的张汝京转战青岛,创立国内第一家CIDM模式的半导体公司芯恩半导体。

半导体行业有三种运作模式:Fabless、Foundry和IDM。

Fabless即仅做设计、不自主生产,以高通、华为海思为代表;Foundry即不做设计、仅做代工生产,以台积电和中芯国际为代表;IDM则是两者结合,设计和自主生产两手抓。

张汝京的老东家德州仪器就属于IDM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避免被卡脖子,而且利润率比前两种都高。2018年,德州仪器的毛利率达到65%,比高通高10个百分点,比台积电高10-20个百分点。

在德州仪器工作时,张汝京就计划将来回国建IDM工厂。但成立中芯国际时,时机并不成熟。因为IDM模式需要大量设计人才,国内人才短缺,只能先从代工做起。

2009年,中芯国际一度计划向IDM模式转型。但随着张汝京的离开,一切戛然而止。

创立芯恩时,设计人才依旧短缺。

一家IDM企业往往需要几千个设计工程师,但张汝京连200个都找不到。

为此,他选择了CIDM模式:引入30至40家设计公司交叉持股,变相获得3000-4000人的设计团队。

CIDM模式下,产能扩张速度超乎想象。芯恩的二期投产后,张汝京预计每月产能可达到10至20万片8寸芯片。

从中芯国际、上海新昇,再到芯恩半导体,张汝京一直努力填补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空白,推动产业升级。

而这些企业也显现出浓厚的“张汝京”特色。比如,逆周期建厂,把投资成本压缩到极致;追求节俭和高效;大批老部下的坚决追随。

目前芯恩400多人的团队中,有近百人是张汝京之前的老部下。其中,有10位是前中芯国际的副总裁。

这就是张汝京的人格魅力。

面对国内半导体行业每年30-40万的人才缺口,张汝京也没闲着。

他主导成立了青岛大学微纳技术学院,并担任终身名誉院长,旨在用“本土化”方案,解决青岛乃至山东的半导体人才缺口问题。

许多人说,张汝京的一生“三起三落”,三次创办企业,又重头再来。

但他从没气馁, “我到大陆来,就是要帮我们中国做一些事情,遇到什么困难,没关系,克服。遇到什么挫折,挺过去,然后东山再起,再做。”

从2000年回国开始,他为中国半导体事业奋斗半生。

2017年的“集微半导体峰会”上,倪光南院士代表国家,为张汝京颁发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终身贡献奖”。

再提起张汝京时,大家都习惯了叫他:中国半导体之父。

1.《朱一明 他缔造了中芯国际,杀出中国芯片突围的血路,却被迫出局成了路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朱一明 他缔造了中芯国际,杀出中国芯片突围的血路,却被迫出局成了路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503059.html

上一篇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怎么理解?信息不对称的种类

下一篇

保险业务员 保险公司经理真实收入,保险业务员的真实收入

精算师收入 中国有多少精算师?精算师待遇

中国有多少精算师?精算师待遇。简而言之再保险就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当直保公司需要承保特别巨大或者特殊的风险时,改保公司就需要通过再保险公司分散其风险,从而扩大承保能力。精算师特别是时于财产保险公司而...

中国单身达2亿 中国单身达2亿你中枪了吗 7月7日还单着就是这个原因

  • 中国单身达2亿 中国单身达2亿你中枪了吗 7月7日还单着就是这个原因
  • 中国单身达2亿 中国单身达2亿你中枪了吗 7月7日还单着就是这个原因
  • 中国单身达2亿 中国单身达2亿你中枪了吗 7月7日还单着就是这个原因
上海万邦都市花园 万邦都市花园怎么样 万邦都市花园是哪个开发商

上海万邦都市花园 万邦都市花园怎么样 万邦都市花园是哪个开发商

上海万邦都市花园位于上海市浦东区,由上海万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物业公司:上海复欣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70年住宅产权,小区建筑年代2004年,小区均价67553元。该楼盘位于龙阳路1880弄,...

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地址及电话 档案借阅规则

  • 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地址及电话 档案借阅规则
  • 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地址及电话 档案借阅规则
  • 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地址及电话 档案借阅规则
大上海国际花园 大上海国际花园怎么样 大上海国际花园在哪

大上海国际花园 大上海国际花园怎么样 大上海国际花园在哪

上海大上海国际花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由上海银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物业公司:上海鸿浩物业管理公司,70年产权,小区建筑年代1994年,小区均价54635元。该楼盘位于漕宝路1555弄,小区占地...

阳城二手房 上海阳城怎么样 上海阳城二手房出售

阳城二手房 上海阳城怎么样 上海阳城二手房出售

上海上海阳城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由上海莲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物业公司:上海三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70年住宅产权,小区建筑年代2002年,小区均价53302元。该楼盘位于罗锦路888弄1-8支弄...

全国保险公司有多少家 中国市场现在有多少家保险公司?中国各个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现在有多少家保险公司?中国各个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现在可供投保人选择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市场各家保险公司为了争取客户,纷纷树立自己的服务个性,进行差异化服务,中国市场...

绿地东上海 绿地东上海怎么样 绿地东上海在哪

绿地东上海 绿地东上海怎么样 绿地东上海在哪

上海绿地东上海位于上海市浦东区,由上海富润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物业公司:上海科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绿地东上海普通住宅产权为70年,小区建筑年代2015年,小区均价43813元。该楼盘位于秀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