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公募基金的"大年",截至7月末,已有 490多只权益类基金发行总规模达1.04万亿元。
此外,7月份134只新基金成立,发行份额达5117.23亿份,超过2015年5月的3025.74亿份,创单月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历史新高;
但是这"歌舞升平"之间,却让一些基金公司显得更加落寞,而其中最尴尬的莫过于天弘基金。
据wind数据显示,天弘基金目前总规模高达1.4万亿,稳居全公募基金第一名。不过若抛去1.33万亿的货币基金,691.6亿的债券基金和340亿的指数型产品,真正凸显管理能力的主动权益产品规模有些寒酸。
为什么如此火热的市场环境下,天弘基金作为头部公司之一,权益产品依然没有投资者买单?
我们来看一下天弘基金当前发行的两只产品天弘甄选食品饮料和天弘永裕平衡养老,大概就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两只产品的基金经理真的让人"一言难尽"。如天弘甄选食品饮料拟任基金经理为于洋,据说是天弘基金消费组副组长和权益团队研究负责人。
但据wind数据显示,于洋管理经验不到1年,目前共管理4只产品,如果按照产品排名前40%作为及格线标准的话,显然4只产品"全军覆没"。
当然,更尴尬的是于洋还并不是这几只产品的主要管理者。如任期业绩最好的天弘永定价值,其实是田俊维和于洋共同管理,天弘精选混合谷琦彬、赵鼎龙、周楷宁和于洋共同管理。
而真正归于洋主要管理的是业绩最差的那只天弘策略精选,还有一只则是刚刚从离职老将钱文成手中接管的天弘云端生活。
此外,鉴于于洋确实任职时间较短,单纯用业绩判断或许有失公允,所以又查阅了部分资料,不过就更让人失望。
下面是一段摘自天弘基金《食品饮料强势领跑 天弘基金甄选新品顺势发行》宣传文章的摘要,文章中大篇幅宣传于洋以长线投资为主,注重价值投资。
"选股方面,于洋表示将基于10年的视角,选择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未来壁垒越来越高的公司,类似品牌竞争壁垒低下,有欺诈历史的民企会一票否决。仓位配置方面,则主要基于股票等级,以及基本面2-3年的变动趋势来确定个股仓位,其中基本面趋势既包括利润变动趋势、也包括竞争壁垒的变化趋势。在买卖时点上,于洋倾向于季度级别的逆向投资,在财报或者月度销售低于预期时买、高于预期时卖。"
翻阅天弘策略精选持仓可以发现相较于消费,于洋似乎更偏爱金融,产品资产配置主要集中在保险、银行、券商三大领域。
我们以2020年以来天弘策略精选的持仓来看,2季度重仓消费个股分别为贵州茅台、五粮液和伊利股份,而招商银行、立讯精密、中国平安、建设银行、京沪高铁、中国人寿就有点"跑题"了。
此外,结合今年1季度和2季度来看,连续重仓股主要为中国平安、建设银行、中国人寿、招商银行、京沪高铁、贵州茅台和伊利股份。
于洋作为天弘基金消费组副组长,却钟爱着金融股,然后又要发行一只消费主题产品?天弘基金这种操作真是令人琢磨不透。
另一只正在发行的产品天弘永裕平衡养老,拟任基金经理刘冬。我们曾在《天弘基金又出"幺蛾子"!产品刚满月基金经理跑了,5894户投资人踩雷!》中提到,刘冬其实是接班"跑路"的戴险峰。
刘冬的业绩也很迷,出道于招商基金,但是任期1年多时间亏损26.65%,同类排名14/14倒数第一。随后刘冬转战融通基金,虽然1年时间盈利10%,但是同类排名13/17倒数第4。
在这个属于明星基金经理的时代,天弘基金却先后派出于洋、戴险峰和刘冬这样的基金经理出场,还在其没有任何业绩沉淀的情况下出场,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场,这种操作同样令人琢磨不透。
近期,天弘基金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蚂蚁理财直播节"上的表现。据说7月3日直播节的最后一天,天弘基金副总经理、余额宝创始人周晓明亲临直播间,当了一个小时的"理财主播",创下了个人直播首秀在线观看量55万+、点赞84万+的喜人成绩,是直播节期间基金公司中播放量最高的一场。
而在随后天弘基金也对这场"秀"极力宣传。"周晓明入行27年,是天弘基金副总司理,也是余额宝业务的构思者和主要推动者,将余额宝卖给6.42亿中国人,被称为[余额宝之父]"。
不过很显然,天弘基金的销售手段再厉害,炒作的人气再高,似乎也很难把主动产品销售到基金投资者手里。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天弘基金发行的主动产品寥寥无几。
1.《周晓明 周晓明失灵,天弘基金"爆款"时代下的尴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周晓明 周晓明失灵,天弘基金"爆款"时代下的尴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54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