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火,显然降温了!除了愈发谨慎的资本,昔日“四小龙”深陷亏损泥潭后无疑给行业泼了一盆接一盆的冷水,诚然,对于有可为的人工智能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也是整个行业进入2020年以来各界关注的焦点。
而随着AI赛道极具标签的几家独角兽企业纷纷传出上市动作,这也意味着关于“AI四小龙”、“融资机器”及“吞金兽”等等标签也纷纷被揭下,进一步将最真实的状态展现出来,关于昔日独角兽是否能代表未来AI的发展模式与方向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11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显示,依图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拟募资75.05亿元。根据其招股书数据,2017年-2020年上半年,依图科技营收分别为6871.89万元、3.04亿元、7.17亿元及3.81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1.68亿元、11.68亿元、36.47亿元和13.03亿元,三年半累积亏损高达72亿。
这自然也意味着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人工智能企业,经过七年长跑依然在靠资本输血续命,且更为重要的是,亏损规模远大于营收规模。而除了依图科技之外,AI四小龙也都处于高度亏损状态。
在这背后,AI产业未来究竟该以怎样的路径发展、落地成为当下重要的课题,尤其对于依图科技等靠资本催熟的独角兽们来说,烧钱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闯关科创板,依图科技成色几何?
毋庸置疑,在消费互联网高度渗透的今天,产业互联网也在近些年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也被誉为下一个十年的黄金赛道。AI作为产业互联网核心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分支,巨头及资本们纷纷重金押注。而依图科技也正是诸多头部资本押注下一个十年的标的。
据了解,依图科技自成立以来,融资规模累积高达数十亿,背后资方包括真格基金、高榕资本、云锋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工银国际、浦银国际等等头部资本。也正因资本的助推,依图科技也在AI行业崭露头角,成为AI四小龙之一。
根据招股书信息,依图科技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为核心, 研发及销售包含人工智能算力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并根据行业特性提供包含算法、软件、云端、边缘端、终端硬件产品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多种应用场景降本增效、产业创新。
根据招股书数据,报告期内依图科技营收分别为6871.89万元、3.04亿元、7.17亿元及3.81亿元。
从营收结构上来看,主要包括软件、硬件、软硬件组合和技术服务。其中,报告期内软件业务在营收中占比分别为55.9%、36.7%、27.1%及14.8%;硬件分别为8.28%、6.18%、29.9%、23.53%;软硬件组合分别为10.32%、50.41%、41.35%、60.78%;技术服务分别为25.5%、6.45%、1.6%、0.87%。
从这组数据也不难看出,其业务虽然布局广泛,但重心不稳,难以聚焦。这样意味着其在发展过程中战略摇摆不定。这一点我们从依图科技日常动作也不难看出。据了解,依图科技最初核心押注在视觉CV领域,但进入2020年以来,算力取代原来的视觉定位,并从软件向芯片等硬件业务转移重心。
同时,招股书数据也显示,其前五大客户在报告期内对营收贡献的占比逐步扩大。2017年-2020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对其营收占比分别为35.12%、33.09%、51.12%及62.02%。这也意味着依托科技对头部客户的依赖越来越强,当然,这也意味着其获客能力正在降低。
相反,招股书数据也显示,其市场营销、管理运营人员占比合计达38%,2020 年上半年销售平均薪资高达 29.48 万元,与研发平均薪资 29.82 万元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张,依图科技还面临着各项成本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研发及销售费用金额分别为1.56亿元、5.74亿元、10.75亿元及5.40亿元。这也意味着依图科技将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依图科技也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及算法技术研发、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仍保持较大投入规模,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可能无法盈利,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将持续为负,无法进行利润分配。公司未来亏损的金额将取决于公司的产品销售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即使公司未来能够盈利,亦可能无法保持持续盈利。
烧钱的商业故事没有门槛
从依图科技身上也不难看出,目前AI行业仍然处于高度亏损的状态,且将陷入持续性亏损的循环。
一方面,产业互联网起步阶段,市场尚未被大规模打开,AI企业普遍面临着投入成本高,且落地难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来说AI应运场景多元且冗杂,解决方案提供商很难实现精准化的服务;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基本大力押注,使得这些头部企业不停的拓宽赛道,在布局上过度强调大而全,而忽视了细而精,使得成本数倍增加,且落地效果的滑坡。
两者叠加,也让AI行业陷入新的困境。这或许也是依图科技困境所在,从其营收越来越依赖头部客户也不难看出这一点。自然,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这种依靠持续烧钱扩大版图的故事,很难建立起门槛与护城河。
业内分析人士对一鸣网表示,目前来说,AI行业无论是在算法还是基础架构来看,并无明显的差异化,对于企业来说,抓住某一场景持续烧钱获取、处理、训练数据就行了,但这显然是没有门槛的,除了融资能力。
他同时也表示,目前大多数的AI技术解决方案商并不具备场景能力,这意味着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互联网巨头将会更有优势,除了本身的场景与数据优势之外,相关领域的数字化巨头将会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破局,且应用也会更加精细顺畅。这也即相当于过去数十年的互联网变革一样,AI+与互联网+一样,都是基础设施逻辑。
有AI赛道投资人士也表示,2016年前后,资本大力押注AI赛道,核心在于消费互联网机会本身并不多了,又加上产业互联网风起,纷纷加码押注。但经过几年发展后发现,落地难、盈利难是整个AI行业的普遍现象,很多项目等于割了机构的韭菜。现在机构对于AI项目都非常谨慎,毕竟强如四小龙,依然面临着长期亏损的情况。
一鸣网创业蜂巢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8年期间,是AI行业最火热的阶段,融资规模从2015年的450亿上涨至2018年的1200亿,但2019年以来,持续降温,整个2019年可统计融资规模也不足600亿。据此前媒体报道,2020年3月,依图科技完成3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的融资金额不到此前最高一轮融资金额的1/6。
这也意味着独角兽们公开发行募资成为续命的关键,但面对长期的亏损,以及商业化落地的艰难,资本市场又有多少耐心呢?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没有明确把握的前提下持续烧钱扩张未来又有什么想象空间呢?
从依图科技此次募资的用途来看,23.18亿元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IP及高性能SoC芯片项目、8.11亿元用于基于视觉推理的边缘计算系统项目、10.7亿元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系统项目、6.9亿元用于高阶视觉智能计算平台项目、3.76亿元用于新一代语音语义能力平台项目,22.3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显然,我们也不难看出依图科技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将会长期处于缺钱的状态,按照其目前的盈利能力以及无限扩张的业务版图,似乎很难找出盈利的节点。
AI行业需要巨头但难产巨头,独角兽们未来在哪?
从AI四小龙,尤其依图科技的处境不难看出,在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赛道,尚未跑出一个可持续的路径,显然,烧钱扩张更像是一个深渊。那么面对前景广阔的市场,正确的路径又在哪里呢?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AI行业太需要一个巨头了,但显然太难了!在过去的思路中,包括资本都试图通过砸钱砸出这么一个巨头,在这样的思路下,四小龙诞生了。
从融资规模、估值来看,四小龙显然已经成了小巨头,但从营收以及对行业的变革来看,依然离不开奶瓶,断奶长成巨头或更加艰难。
一方面,目前依图科技主攻场景包括安防、医疗、金融等领域,但在这些领域除了进度同步之外,同质化非常严重,这意味着依图科技在面临研发成本持续上涨的同时,销售端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在面临销售成本上涨的同时,行业整体的毛利率无疑将进一步下降。
另一方面,相比于华为、海康威视等老牌大厂,依图科技未来难言有竞争力。同时,在金融、零售等等场景,腾讯、阿里等不仅具备资金资源优势,且有着先天的数据、场景优势,并且近年来,这些互联网巨头均在加大产业互联网布局,持续打造开放生态,尤其从未来趋势看,AI能力也只是这些巨头布局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分支。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产业互联网的持续深入发展,各项创新技术必将迈入大集成时代,生态化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也将是下半场的重点所在。这对于单攻某一细分技术的企业来说,劣势将一步体现。
在前几年,整个AI市场真正意义上算是进入了发展的深水区,业界也对亏损现象有着较高的宽容度,但这毕竟是短期的,尤其在头部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各项指标的平衡、健康发展权重将进一步上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依图科技等独角兽们或将愈发被动。这也意味着AI行业本身是一个难产巨头的赛道,独角兽们被洗牌、整合或将成为最好的归宿。
产业作者|铭瑄
来源|一鸣网
1.《依图医疗 三年半亏损超70亿,依图科技的钱还要烧到什么时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依图医疗 三年半亏损超70亿,依图科技的钱还要烧到什么时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55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