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不给买,只能自己想办法啦。”张磊就读于一所位于三线城市的大学,对于他来说,每次有新款的数码产品上市,如果不给自己“配上”仿佛就是不合群。张磊并非个例,而家长也不可能每次都满足孩子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尝试通过一些金融工具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且预计未来还将保持每年4%至5%的同比增长率。2017年8月,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及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大学生信用现状调研报告》指出,如今有22%的大学生使用过分期消费。不过,记者采访时发现,针对在校学生的正规校园金融服务仍处于刚起步阶段,大学生们的了解范围也相当有限。
“银行还有面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从没有听说过啊。”几位在校大学生向记者反馈称:“在印象中,几大行向大学生提供的服务不都是助学贷款什么的嘛,一般的学生用不到,所以平时也不怎么了解。”
刚本科毕业的学生小陈向记者表示:“平时主要用的都是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这些使用方便,还款也方便。平时网购、话费、外卖等日常开支都支持使用花呗和白条。”《2017中国大学生信用现状调研报告》也证实了这点,84%的学生日常不会使用信用卡。
“前几年学校倒是和某银行合作推过校园信用卡,但是我试了一下,额度只有10块钱,就没有再使用了。”一位受访学生向记者表示。对此,记者联系上了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求证。
“确实,之前我们推的学生信用卡都是0额度的。”该工作人员表示,“毕竟大学生没有征信记录,而且政策方面也不支持我们开展校园信用卡,所以之前没怎么推广。只能提供0额度的信用卡,需要如借记卡一样往里面充钱使用,但是可以享受所有信用卡的优惠。不过2018年起随着政策的放开,我行也推了正式的校园信用卡,用以满足学生的金融需求。”
实际上,继2017年5月末监管层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之后,商业银行等“正规军”正积极“返场”校园金融。除了学生信用卡以外,还开展了一批针对学生群体的小额低息贷款服务,如中国银行推出的“中银E贷·校园贷”等。此外,一些持牌金融机构正在加速改进相关服务。比如,招联消费金融推出了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招联零零花,可在招联商城及多种场景进行分期购物、取现消费,方便学生群体日常消费需求,也有助于他们信用积累,学生毕业后更可继续享受招联金融信用产品服务。此外,学生群体凭招联额度使用招联信用付,可在线上超300个APP、银联线下超数万家商户使用招联云闪付消费,并享受长达40天免息还款服务。
可以预期的是,校园金融业务仍将在“纷扰”中继续前行。在其背后隐藏的问题也亟待引起相关部门、在校学生、学生家长等重视。
比如,《报告》显示,在3%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中,有35%的大学生不会自行计算贷款的实际利率,单纯依靠校园贷提供商所提供的数据。也正因如此,有33%的学生接受了1.6%以上的月利率。这一贷款成本核算后年利率将超过20%。而且不容乐观的是,使用校园贷的学生中,有42%的学生表示面对偿还压力,他们并不想求助父母的帮助。
不少专家和教育界人士认为,父母在子女进入大学前就应该开始指导孩子进行预算,明确信用卡、债务、网贷、罚息等概念,培养理性的财富观念。学校也应加强宣传引导,加大金融与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从源头上遏制借贷高消费及“高利贷”现象的发生。随着高校与社会金融教育的加强,大学生消费逐渐趋于理性。《报告》指出,当面临生活费无法满足开销时,42%的受访大学生会选择放弃消费。剩余的则选择向父母、同学求助,使用消费金融服务的仅9%。当今大学生理性消费的特点十分突出,近8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以“质量”与“价格”作为考量因素。
与此同时,随着银行系“正规军”进驻校园,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了相对安全的金融服务通道,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预见,随着大学生金融服务越来越普及,大学生诚信档案将被建立完善,此前银行业一直担心的信用评估困难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1.《 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超4000亿元 校园金融“纷扰”中前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超4000亿元 校园金融“纷扰”中前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5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