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8月15日电(济南台记者马振国)据中国之音《新闻之夜》报道,死亡可以按暂停键吗?很多人认为可以通过“人体冷冻术”来实现。人体遗骸被推入液氮罐中低温保存,等待科技、医学的发展,起死回生。49岁的济南市民詹因癌症去世后,遗体被低温保存,成为中国首例“人体冷冻”病例。为什么丈夫选择让妻子的身体保持低温,却做出了如此非同寻常的决定?他对不确定的未来有什么期待和担忧?记者采访了詹女士的丈夫桂俊民先生。
冷冻保存是高端项目,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富人的特权。而坐在记者面前的桂俊民先生,只是一个体校的上班族,他的妻子詹女士,在她去世前只是一个银行职员。这个家庭并不富裕。以前,这家人花了很多积蓄来治疗他们的妻子。桂俊民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成为中国首例冷冻保存患者,而患肺癌的妻子在临终前住进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这纯属巧合。在与病房主任魏富的交谈中,桂先生想到了将妻子的遗体捐献给人类冷冻保存科学研究的想法。
和医生谈这个话题的时候,桂先生说他知道一些,因为他当时看了杜洪的新闻。桂先生说,杜红是科幻小说《三体》的责任编辑,也是重庆女作家,两年前在美国冷冻了他的头部。这一次,桂先生想在中国低温保存他妻子的整个身体。他告诉记者,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对研究人员和主治医生有了详细的了解,包括人体冷冻保存的方式,以及未来复温后恢复的可能性,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询问妻子的意见:“你能去个地方睡觉吗?她说好,好,好。因为即使我们不这样做,我们也要签署捐赠协议。”
5月8日凌晨4点01分,他的妻子被宣布临床死亡后,在病房外等了40多个小时的临床反应小组迅速介入,为她进行了又一次漫长而精细的手术。经过灌注和血液置换,55小时后,詹女士在电脑控制的深度冷却装置上逐渐冷却至-190℃。与亲人告别后,她被转移到-196℃的液氮罐中长期保存。目前,桂先生并不认为妻子死了,而是去一个地方稍事休息。
至于冷冻保存的费用,桂俊民不愿意透露更多。参与该项目的当地研究所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这次操作和保存的费用超过100万,但这不包括后期保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维护等其他费用。由于这是第一种情况,整个项目的支出由当地的一个生命科学基金会承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睡在冰冻小屋的老婆永远是桂俊民的牵挂。这种担忧既有期待,也有焦虑。“我当然希望她早日醒来,但即使她复活了,也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比如伦理问题。完全有可能她复活了,我走了。再一次复活后,她的记忆只停留在当下,接下来几十年的记忆都是真空,会很痛苦。”
冷冻保存在中国刚刚实现零突破,全球已有300多人加入冷冻计划。早在1967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德(James Bedford)就首次使用人体冷冻技术来保存遗体,但至今仍没有一个被冷冻的人复活。桂先生说,他了解到这一过程会有风险。如果将来发生了最坏的情况,保存失败,他们也考虑把遗体带回去火化。
复活还有希望吗?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饶威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人类冷冻保存是冷冻医学的最终目标,但目前人类冷冻保存主要是一种商业行为或尝试。冷冻后,人体会复活。目前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进步还不到十分之一,科学探索的路还很长。
1.《首例本土人体冷冻 中国本土首例“人体冷冻”完成 专家称“起死回生”还有很长的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首例本土人体冷冻 中国本土首例“人体冷冻”完成 专家称“起死回生”还有很长的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61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