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5日电:中国四大沙地的生态正在改善
新华社记者尹瑶、俞佳和李运平
在初秋的浑善达克沙地,樟子松发生了变异。沙柳丛迎风挺立,交织成绿色的绸缎,装点着曾经被风沙蹂躏的沙地。
这片距北京约200公里,横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沙地,与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沙地构成了中国四大沙地,其主体在内蒙古。"过去沙尘暴出门可以堵门爬窗."正蓝旗牧民银豹·葛日乐说,一路上沙尘暴少了,植物多了,风景绿了。卫星遥感影像显示,近10年来,我国四大沙地的绿色有所增加,而黄色面积有所减少,绿肥和黄薄度的变化表明沙地生态发生了逆转。
20世纪90年代,浑善达克沙地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扩张,就像一个巨大的“沙盆”悬挂在京津冀上空。自2000年以来,依靠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随着林草植被的增加和沙尘暴灾害的减少,当地通过围栏和人工造林等方式恢复了生态。
“今年启动了沙地禁羊工程,在浑善达克沙地等生态脆弱地区严格控制小动物发展。用了2年左右的时间,才逐渐实现了羊从整个沙地撤出。”锡林郭勒盟委员会书记罗虎说。
根据内蒙古林业部最新调查结果,四大沙地的林草覆盖率近年来有所提高,沙地向内缩小,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400公里长、1公里宽、10公里宽的洛基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呼伦贝尔沙地实现了沙化面积减少、沙化程度降低的重大转变,科尔沁和毛乌素沙地的生态条件不断得到扭转。
中国东北的呼伦贝尔沙地曾经像野兽的爪子,从中心向外撕裂呼伦贝尔草原,对大兴安岭林区和欧亚交通要道构成威胁。乌恩是陈巴尔虎旗的一名牧民,十多年前因草原沙漠化而离开家乡谋生。
2009年,当地政府启动呼伦贝尔草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每年治理100万亩,对参与治沙的牧民给予补贴和奖励。这项政策吸引了乌恩和许多外出返乡的牧民。
“每年五月,我们开始治沙,每天在沙区搬运沙柳和芦苇。这几年我管理的沙子据说有几千亩。”乌恩自豪地说。
众志成城,格林进沙退。七年来,地方政府投入10多亿元,完成近800万亩风沙区综合治理,有效治理了流动沙地,多年无沙尘天气。
内蒙古林业部治沙造林司司长郝永福说,保护现有的林草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关键。改变沙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林、沙、草产业,既保护了生态,又创造了钱包。
1.《沙打旺 我国四大沙地“绿肥黄瘦”生态向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沙打旺 我国四大沙地“绿肥黄瘦”生态向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64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