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河流由西向东流,因此东西部水运更为便利,而南北部水运则十分困难。这样就非常有必要在南北方向挖人工河流。此外,东西向主要河流的支流多为南北向,主要河流的支流往往非常接近,其中下游平坦,湖泊星罗棋布,也非常适合开凿人工河流。因此,中国古代人很早就设计和挖掘了许多人工运河,以连接自然河流,扩大航运范围。
春秋时期
须贺罢工地图
须贺河开凿于公元前506年(春秋时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也是中国最早记载的运河。源自南京高淳区古城湖。须贺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也是中国记录最早的运河,也是世界上挖掘最早的运河。据清光绪《高淳县志》“许河,王武河吕伐楚,吴元开之,以通宋道。”须贺从苏州到太湖,经过宜兴、溧阳、高淳,穿过古城湖,在芜湖汇入长江,全长100多公里。
须贺
最早开凿运河的国家是春秋时期的陈、蔡、楚。当时,为了改善国与国之间的交通,陈、蔡首先开凿了一条短渠,连接淮河的流沙水和汝水。楚国还开凿了一条从杜英(今湖北江陵以北)到汉水的水道。然而,当时最重要、最著名的运河是吴国用来沟通太湖和长江的须贺河,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汉沟河,以及后来魏国用来沟通黄河和淮河的莲花水。
韩狗
秦朝
灵渠
灵渠,古称秦赤梢渠、零渠、斗河、兴安渠、桂香渠,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它连接长江系统和珠江系统,长33公里。它是中国和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然后进军岭南。公元前219年,为了解决南征部队的运输问题,秦始皇派水利专家石鲁率领“伐渠运粮”,在五岭开了一条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市,公元前214年开航。灵渠由东向西流,连接兴安东部的海阳河(湘江之源,由南向北流)和兴安西部的荣达河(漓江之源,由北向南流)。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之珠”的美誉。
灵渠
魏晋南北朝
变曲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了一些地方运河,对隋唐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东汉末年,曹操先后开凿了白沟、平陆运河、泉州运河、新河、海沟运河。曹丕代汉建魏后,迁都洛阳。曹魏的运河设施主要是修支渠、开凿家后运河、陆涛运河和曹光运河等运河工程。曹操曾经疏浚过汴渠上游至睢阳一段,称为睢阳运河。正始二年(241年),曹魏重组了汴渠,这次是从上游到下游,让它可以通过船。
同济运河和永济运河
孙权南挖运河,西接淮水,东接云阳。这条运河是连接今天南京东部的水运网。永康元年(300年)前后,在金惠姬内史何逊主持下开凿了著名的西兴运河。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率兵北伐颜倩,掘黄公沟。这条运河叫黄公渡,从巨野泽北流出,与长清县西部的河流相连,所以桓温可以从水中进入黄河。东晋艺兮十三年(417年),刘裕继续疏通桓公的渎神罪。唐朝对隋唐大运河进行了艰苦的疏浚、修整和挖掘。主要工程有:疏浚运河4条,疏浚河流5条,治理江南运河3条,开凿丹巴水道2条,治理斜道3条,疏浚嘉陵江水道,治理灵渠,治理黄河分水水道(这里引用的疏浚整治次数只是大概数字,其实运河总是拥堵的,疏浚整治工作经常进行)
通衢
元朝、明朝和清朝
童惠河
从元朝开始,首都改为北京,国家政治中心转移。忽必烈下令开挖济州河、会同河、通惠河,开凿了元朝的京杭大运河,直抵南北。从此,运河从江苏淮安经宿迁、徐州到达北京。至此,今天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诞生了。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水运,设立了运河水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分别负责运河水运管理和运河水利管理。
中国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全长1782公里,是苏伊士运河的10多倍,巴拿马运河的22倍。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大运河具有河距长、流域广、建设历史悠久、遗产类型丰富、利用功能多样、保存状况复杂等特点。与大运河有关的遗骸总数已经超过1100具。最终纳入世界遗产申请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和25个地级市。申报系列遗产选择典型河道和各河段重要遗产点,包括27个总长度为1011公里的河道遗产段和58个相关遗产。
中国大运河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允许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古代,运河促进了中国南北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大运河开凿于 古代大运河的发展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运河开凿于 古代大运河的发展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76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