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阳
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兼工作室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篆刻研究所研究员兼导师、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西樵印刷学会会员、天津市书协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曾多次担任中国图书协会、西陵印刷学会主办的全国展览、个人展览、篆刻展览的评委。
艺术的品质
——回顾第十二届全国书法与版画展览会的经验
刘洪阳
今年的全国展览评估引起了很多关注。作者、评委、观众都在思考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入展,应该入展。从篆刻作品评价来看,已有2615件作品经过初评,288件作品进入复评,201件作品进入终评,106件作品进入评审过程,85件作品入围面试。可以清楚地看到,评价是一个逐渐淘汰的过程,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或艺术水准的逐渐提高。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书法篆刻的教学。不用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和学生讨论各种艺术展览的选择。全国性展览的评选有什么标准吗?如果有,标准是什么?我想说有标准,但也可以说没有标准。道理是可以知道的,但未必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佛教徒是经不起言语的,但说了什么就会错过。这是表达的局限性,也是因为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所以只能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供朋友参考。
国展是艺术创作,但也是比赛。既然有竞争,就要判断竞争。事实上,古人对书法作品的评价并不少见,如袁昂的《古今书评》、萧炎的《古今学者优劣论》、于建武的《书品》等。但是他们的评论和今天的全国展选不一样。严格来说,他们评论的书法家在艺术上是没有区别的,纯粹是个人审美的倾向性表达。但全国展选的很多作品还没有跨过艺术的门槛,它是建立在艺术创作水平是建立在一定创作基础上的理论之上的。艺术创作必须基于作者对艺术的对象、材料和表现手段的深刻理解,然后选择各种元素的无限组合来呈现作者的综合感受。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奇妙飞跃,是理性与潜能的统一,是来自法律的意向。这是我评判时想看到的作品质量。蕴含着性格、品味、品味等深层审美特质,给观众以高层次的感受。当然也不能说全国展的作品都达到了这样的状态,但是我在评选中看的是有这种想法的作品。
要达到作品的高质量,首先要表达对象的高质量,这包括文字和人物两个方面。“文字没有文字是写不出来的,也不远了。”写作是写文章(用字篆刻)的风格,包括自己写诗,一定要坚持正能量,从内容上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艺术创作的载体不能完全脱离道德要求。我们在做的是创作国家艺术展的作品,而不是在学习中自娱自乐。无论是书法的选择,还是篆刻用字,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个要求。文章的选取也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表达你对艺术创作的理解,不能简单化,不能粗糙化,给人江湖感,这是不可取的。当然,字越多越好。比如一些印刷文字,边框部分,屏幕题字都有几百个字,完全没有必要,增加了出错的概率。
总之,艺术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就是说,最好是使题材适应表现的手段和技巧。文字是文章对汉字的掌握。其实这在每一个选择中都是老生常谈,尤其是错别字、其他词、生僻字。在今年国展的篆刻评测中,进入审核流程的106件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存在各种书写问题。比如印章、旁注、标签这些完全没有文字问题的东西,在这些被审查的作品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现在的作家大多是在简体字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用字上往往会出现一些想当然的错误。这也是回顾国展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文字是创作的载体和基础,但第一件事是不够的。
第二,要注意表现材料的质量,也就是作品的形式。其实在国展初评的时候,很多作品连艺术本身都没看就被淘汰了,却因为用墨用纸不当而获奖。比如近几年人们一直在关注过度拼接。不是不能拼接,只是这个形式要和作品的整体呈现一致。如果西湖比死去的美女石还要多,那么C Plus是再合适不过了。印章切割屏的生产也有类似的问题。在印刷丝网的生产中,必须注意铭文、边缘部分、印章、粘土印章、油墨延伸等的数量。而不是一味的堆砌数字,关键是要考虑整个作品的审美倾向。
文字和形式的问题只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才刚刚开始进入创作的艺术层面,也就是线与空之间。书法篆刻的创作是笔法(刀法)、造字、构图。不同的艺术表现需要不同的艺术手段和技巧。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决定了你对台词和空的运用,而这些又决定了你给观者的感受。
书法的整个历史就是线条作用空的演变。因此,我们必须对书法演变的整个历史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高质量的作品必须体现历史感。我们常说的“庄卦气”是高级的,是历史感的具体体现。为什么说有些作品乍一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历史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你作品中的线与空之间的生成与变化,并没有承载中国悠久的文化基因,会在匆忙、迷茫、无序、复杂中迷失。这就是为什么书法篆刻的研究总是强调扎根传统的原因。而历史感不仅仅是传统,更是连接传统、现在、未来的链条。不能孤立地理解为古代名家的脸。
真正有历史感的作品需要刚正创新,必须是个人性格和传统质感的深度融合。传统是古人拓宽所有艺术表现元素的界限的集合。只有探索艺术的边界,才能激发艺术的潜能。但是,传统本身不能成为一个界限,我们不能墨守古人的指令,不能与时俱进,更不能让传统成为一个“屏障”,否则,我们就会陷入某个家庭。传统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进入艺术世界的入口,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座利用工具拓展艺术边界的“宝山”。掌握它,运用它,拓宽它。这是艺术的意义,也是艺术家的光荣使命。我们希望在全国展览会上看到更多这样高质量的作品。
高
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陵印刷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多次被聘为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委。
对第12届全国书展评价的思考
高
2019年8月,受聘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篆书组终评。虽然只是阶段性的评价,但他对篆书在全国展览中的地位和作品的整体走向有了初步的把握和感悟。在5000多件提交作品中,经过初评、复评、终评、面试,最终有92件篆书作品进入展览,可谓“先吹沙子后吹金子”。在最终评价现场初步浏览这些作品后,普遍感觉展出作品风格多样,整体质量高,篆书种类齐全,是高水平、高质量篆书作品的精选,代表了当今篆书的发展水平和创作现状。本次展览的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与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的篆书作品相比,整体有所提升。第11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有48件篆书获奖入画作品,但这次增加到了92件。从数量、质量和综合效果来看,这部篆书作品比前一部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表明篆书写作质量的提高和参与的作者数量的增加。二是各类篆书分布合理。甲骨文、竹帛、大篆、小篆入选。其中,小篆(包括汉篆)所占比例最高,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大篆,其次是简帛和甲骨文。小印章和大印章的外观得到了扩展,呈现出多样性。取大印的方法突破了原有的几种模式,其中包括经典的金字体和在此基础上的书写个性的延伸。有、唐印,还有、赵、、吴昌硕、、、王福昌等。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人物被严格控制,但入选比例较上一届有所增加,对这两个弱势群体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第三,对高雅风格的审美追求,呈现多样化。构图不再过于炫目或装饰,更体现出回归书法本身的典雅、风格、静谧,追求书卷气的审美倾向。选了许多八尺玄,显示了书法本体的魅力,也显示了评委们对这一做法的充分肯定。第四,在技术上更注重细节,在精妙中见精神。基础作业做扎实,文源经得起推敲,细节不马虎,气息好,味道耐。可见作者在处理整体与局部、艺术与技术、可读性与灵活性的矛盾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第五,自造诗数量显著增加。表现出作者注重文学修养的良好倾向。
本次全国书法篆刻展中的篆书作品虽然只是一部分,但这些作品可以反映出篆书目前的发展现状、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也反映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可能对作者有益。综上所述,有以下几点:
——文字和内容的选择是写作的基础,要精心选择。篆书作品的文字是古文字。所以尽量选择与时代相对应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先秦文学,如老子、孔子、庄子等儒家、佛家、道家经典,或者包含哲学的古典诗词,都是适合的。另外,最好的版本要从最好的中选,权威出版社的经典版或者旧书的权威版不要不经过分析判断就轻易从网上下载,这样作品来源不明,会为以后的写作埋下隐患。
——自创诗词要量力而行,不能勉强。本次展览鼓励自制诗的参与,从长远来看是书圈的发展方向,也是考察作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但是,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为每个作者实现。自写诗,尤其是古典诗词,是对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如果他暂时还没有达到写古诗的水平,建议先把优秀的古典诗词抄录下来。特别是篆书在自成内容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借用和创制古文字的情况,容易导致疏漏或错误。对于作者研究古典诗词,现阶段的关键是把握其规律,底线不是先抄错,而是积累能量,为以后打好基础。有的作者抄写古诗词,文字效果很好,发现很多错误如倒装句、丢字、掉字等,只能错过展览。
-使用古文字要遵循规则,避免造字。古代汉字有其使用规则和造字原则,必须严格遵守。简化字和古今字的使用要谨慎,简化字不要理所当然地翻译成繁体字。要遵循说话的规律,查阅参考书,找词源。遇到借词或请假的时候,要谨慎,不要想当然。作品中使用的篆书应该是常用字,而不是生僻字。因为这些“硬伤”,很多作品最终被审查。
——“虚实观”对书法创作至关重要。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讲究阴阳规律,这也适用于书法创作。过了技术层面,往往是精神和魅力决定胜负,这就要看这个规律了。它大如规章制度的布局,宏观调控,小如一笔一画,任轻重摆布。有实有虚的表现,就优于别人,没有表现,就低人一等。形神兼备的作品都是一样的。很多被淘汰的作品,不是迷失在技术上,而是不知道如何创造“虚拟”。书法创作中“虚拟现实”概念的落实,是空与笔墨变化的划分问题,也是考察作者综合修养和适应能力的关键。
——深入传统,挖掘经典,融入时代,张扬个性,是未来书法作家应该把握的发展趋势。对展览中的作品进行粗略分析后,公认的共同特征首先是保留经典或两者兼有的基因,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化、整合、提炼个性。如果只抄袭经典或铭文,或者一味强调夸大所谓人格,或者一味模仿名家,很难被认可。由于小篆的局限性,从长远来看,大篆和简帛书空之间还有很多发展和创造,适合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笔法规则的学习和运用是学好篆书的关键。所谓的风格和审美都是有技术支撑的。《大篆》和《小篆》都强调中心用笔,这是最基本的技法。但是篆书创作的笔法已经突破了单一模式。不仅有中央、藏锋,还有斜锋、侧锋、多风格笔,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笔法是书法艺术的核心技法,笔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创作的深度和高度。
综上所述,篆书作者在今后的临摹、学习和创作中,要善于提高审美境界,树立高水准的追求;培养严谨的风格,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掌握技术的规则,有意识地使用,不加阻碍;善于向别人学习,大胆尝试创新。这样才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在当今书坛发展的洪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受当下潮流的影响。
在近几年的书法训练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可以与学书法的朋友分享。“以史为镜,心明;以前生意扎实;取法溯源;炼术,食古而变;避俗求雅,追求高标准;了解知识程度,找准位置;旁敲侧击,另辟蹊径;书外,艺术与道德相结合。”
2019年9月12日,北京
韦斯琴
1995年6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女作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史博物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芜湖书画院专职画家。
韦斯琴
第十二届全国书展楷书组初评、复评、终评评委
百花齐放,灵活应变。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第十二届全国展览不再评选获奖作品。因为不颁奖,客观上会减少代表作数量,一些老作者会放弃参展的想法。
但从评价结果来看,就楷书而言,200多部作品进入展览的创作水平还是相当高的。有精致的小楷,优雅的中楷,华丽的小楷。尤其是创作形式和方法非常丰富。在继承传统方面,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楷书的所有经典模式,改变了小清新的风格,或者说是一座丰碑。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当下图书出版的发展,以及各种题字的精美呈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书法院校和各种培训机构的技能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再加上评委年轻化,包容度和审美广度也越来越大。
第十二届全国书展与往届书展的第二个区别是,今年每位作者可以同时提交多种书法风格,为擅长各种风格的书法家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也为年轻书法家拓展书法技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作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我们必须灵活变通,从各种风格的书籍中汲取营养,才能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深。
在今年的全国展中,评委的评判风格各不相同。我是楷书组评委,参与了从初评到终评的全过程。楷书手稿有11229份,每一份都是我用手指翻过的。
初评第一天,要从一万多投稿中评出1200左右的作品。评委分为三组,每组三名评委。只要有一个评委认为可以保留,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评价。此期间还包括交叉审查。所有被另一组淘汰的作品都要重新认真审核,每一个作品都要上交,然后把好的作品保留下来。
要强调作品的时代性和正能量。
每次进行大规模的评估活动,都要邀请一批青年志愿者来帮忙搜索、处理、统计。初评的时候作品很多,很多不懂书法的年轻人,经过一天的搜索,就能明白评委要淘汰哪些作品。
我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花里胡哨的风格,作品的选纸、裱糊、镶边,红、绿、橙、黄的组合,华而不实。
第二,有意识地一边跳舞一边写“龙虎中国梦……”是低俗的。
三、多字苦修,抄党章小字三百首唐诗,全无灵性,密不透风。
第四,乌云压城,一个是写大字,墨色不变,阴暗压抑。另一种是以碑帖为基础,在黑纸上用白、金、朱三种文字书写,甚至完全以墓志铭的形式出现,看起来很可怕。
试想,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周年全国展览作品的墙上可以挂墓志铭吗?所以要强调作品的时代性和正能量。
英雄所见略同,布鲁斯也是这么想的。
客观来说,初评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剔除大量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有审美问题的作品,保留1200幅左右的作品,以备下一阶段的评估。
在第二阶段的初步评估中,将从1200部作品中选择大约750部作品。在评估的这个阶段,志愿者们一个个展开作品,走在每个评委的前面。小字作品,评委可以拿在手里仔细看看。这一轮评判需要一天半的时间。
很多小字作品因为太弱或者不够灵活而被淘汰,而大字作品则略有优势。志愿者同时打开的作品大概有六七个,每个作品由两个女生手持,依次站在左前方。进入这个阶段的作品基本上可以表现出作家的气质,所以乍一看,作品所透露的气息在评委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评分。
获得过半票数的作品,在结构和笔法上没有大问题。偶尔有全票作品的时候,气氛一定要明朗,聚散关系要处理好,刚而不硬,静而不软,整体风格也离不开“雅”和“爽”。也有得零票的,要么太弱,要么太僵硬,要么太显眼,要么颜色太重。评委对写在白宣纸上的作品普遍印象良好。
最终评委到齐后,所有评委都参加了重新评审,从750件作品中选出440件作品。这次所有作品都挂了,14位评委一次出了460多部。掌声过后,心里突然蹦出一句话:英雄所见略同。
在进入终评前,所有评委会对已经进入再评但未能通过半数票的作品进行集体评审,以防止一些基本功扎实、个性鲜明的作品因为得票数不足半数而被淘汰。但每位评委只允许检索两部作品,不得提及评委所在省份的作者,也不得提及自己的学生、亲友以及有经济利益的相关人士。
十四位评委转了几圈,收回了七八部作品。我在辽宁章昊找到了一个小写字母。看着作品背面的读书人信息,他是一个92年出生的年轻读书人,笔法很好,小楷写的很生动,因为法官写在深色的古董纸上不容易找到他的精神。于是,这位年轻的书法家就成了楷书组,唯一一位被重新投票超过一半并进入最终评审的选手,最终进入了展览。
最终评估将从461部作品中选择约270部作品进行审查。中国书法协会领导看了楷书组的参赛作品后,一致认为本届的楷书作品无论从传统功夫、表现手法还是书写状态来看都是辉煌的,建议适当增加参展作品数量。听到这个评价,楷书组的评委都很激动。
九位终审法院法官同时为超过半数的人创作了299部作品。经过审查和现场评估,最终展出了246部楷书作品。相当于一个楷书展的参观人数。
四年的国展今年没有奖项,但是参与度和关注度极高。每次举办这样的大型书法篆刻展,从策展人、征集、签收、评价到展览,工作量都非常大。中国书协的组织者要全力以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失误,保证公平正义。
正是这些展览促进了中国书法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书法人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推动和引领的双重作用。
书是心,就楷书创作而言,近年来,随着我们民族自信心的提高,楷书创作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小字的书写和才华也在逐渐增加,大字的内涵和深度也在逐年丰富。
每次复习结束,评委自己都会反思楷书的创作走向。我记得我和张志庆在评奖中途聊天,分享的感觉是,写楷书的两个层次,结构和笔法,一定要坚决打击,一定要下大力气坚持下去。至于大开,洪厚甜的观点是一定要融入转里的书法,不然就是空,线条就没有内涵了。我补充了一句,其实应该有点草的感觉和节奏。
楷书清静,飘逸洒脱,有趣。想把楷书写好,就得忍受十几二十年的孤独,然后才能随意看书跳舞。要能从线、草、印、民族中吸取营养,让楷书变得灵动而深刻。之后需要在绘画、音乐、舞蹈中找到新鲜的节奏感,在文学、哲学中也要找到语境和哲学。
艺术永无止境!逐渐培养净化,逐渐培养逐渐变得苍白滋润。
2019年9月5日
还记得江城芜湖吗
邵佩英
邵佩英,男,1962年7月出生,天津汉沽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学批评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一级美术师称号。
邵佩英
第十二届全国展览会的评价和以往展览会的评价有什么区别(特别)?
答:第一,充分尊重投稿人。无论写得好不好,是否符合征文要求,每一篇都要经过评委的审核。比如评奖中的大型作品,夹杂着毛巾一样不能差的两个字三个字的作品。评委们想过去,JISC提醒他们必须一个一个“过去”,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拿着几部烂作品“过去”。提交的作品统一编号,装入标准规格的转移箱,工作人员小心处理每件作品,以免碰掉一个纸角。
二、监督机制和监督方式更加严格。不仅有JISC的检查,还有媒体监督和调查监督。在重新评估位置几米范围内,每个通道的两端只有一个探针。审查过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甚至工作簿分发到手的时候也要签名,重新评估后一个一个拿回来的时候也要签名。以前不是这样。
第三,“回避制度”非常严格。通知我问一下我在初评的时候有没有投稿。如果我提交了稿件,我就不能当法官了。还问直系亲属或者亲戚传下来的学生有没有投稿。到达现场时,我还需要签署一份承诺书。评委协商环节不可提名本土作者,独立售票环节不可阅读作品背面的作者信息。这些规定应该没有以前严格了。
第四,作者可以同时带着多本书进入展会,展示自己的创作实力和书与书之间的互通性,可谓“第一”。
2.通过审核后,你怎么看?
答:我深受感动。第一,整个审查过程严格遵守规则,程序科学严谨。二是不容易进入展览作者。要经历很多阶段,尤其是“复习”,很多作者都是在这个阶段“磕磕碰碰”。第三,年轻作者的创作实力迅速崛起。一批新面孔“90后”甚至“90后”的作者进入全国展,可谓后继有人。第四,还有一部分作者不理解《征文》。有个投稿手法不错,署名是“写唐诗四首”。以为只要是自己写的就叫“自写”?太奇怪了!
3.结合评价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细节),对书法作家的学习和创作有什么建议?
答:因为参加了篆书组的考核,所以只能说篆书。一是初评有大量投稿,属于“不入门”级别,从署名看作者年龄偏大。他们对“国展”作品的内容、格式、大小、材质、拼接等相关要求了解甚少。随便找一张纸写两三个篆书,瞎送就行了。这样的稿件不在少数,需要身边的专业作者来指导。二是取法风格上“趋同”“同质化”现象严重。比如以《小篆》为例,赵、、、、吴昌硕的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从徐三庚和吴大钊学习的比例很小,似乎只有一个人从黄牧甫学习。第三,抄袭抄袭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有些作者的创作思路比较狭隘,要么抄袭《金匮要略》,要么抄袭往届展览获奖的篆书作品,掐着头整理,重新组合,缺乏原创性,投机心理不可取。
建议作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来学习篆书。版式设计可以参考以前的优秀作品,但写作内容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充分体现自己的“原创性”。然后就是“文字”的选择要多样化,不要总是盯着“熟悉的文字”。不是官至,就是唐诗宋词,又或者是认为今年会赶上建国70周年,抄领导的诗。内容单一,相互统一。同样,许多在最初评价贡献时犯下的“文献学”错误也被消除了。文中将汉字“范仲淹”写成“范仲淹”,显然是错误的,不可原谅的。连领导的原始痕迹都没见过。真的说不通。
4.你还想告诉作者什么?
答:篆书作者要在临摹传统铭文的前提下,努力解决文字学的瓶颈问题。有个重新评价过的楚篆写的《兰州拉面》,选文很奇怪,而“面”应该写成“面”,而不是“面”。不知道这件作品有没有进展览。篆书不同于其他风格,因为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毫无疑问,作者应该有扎实的古代文献学基础。
1.《难以自拔by拓全文阅读 五位书法大家评委谈十二届篆刻展评审细节!》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难以自拔by拓全文阅读 五位书法大家评委谈十二届篆刻展评审细节!》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77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