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德国人使用的短柄工程铲。
二战时德国人使用的工程铲,与一战时的形状差别不大,德国工程师的铲体前端和两侧都有刃口,锻造的铲体粗而直,更适合劈砍。为了防止刀刃伤人,搬运时需要将铲体插入皮铲盖中。
二战期间的两把德国工程铲。下层是军需,上层是警察等准军事单位使用。锹套都是后来抄的。
1944年3月29日,德国131步兵师434投弹团的第二营之一在清除科瓦尔的战斗中。连同新的MP44突击步枪,它仍然是一把传统的固定手柄军用锹。
二战期间德国士官和机枪手使用的装备。其中,工程师铲是后期的两折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铁锹使用的是方头铁锹体,前端两侧有小圆弧过渡。铲体本身是锻造的(后来冲压成型),比较重。铲体弧度小,前端和两侧都有刃口。当然,这些切削刃的设计是为了减少插入土壤时的阻力。为了防止这些刀刃意外伤害使用者,德国军用铲设计了一个特殊的皮革“∏”形铲盖。携带时,将铲体插入铲盖,用皮带紧固,然后通过铲盖背面的两个皮带环将整个军用铲挂在使用者的皮带后面。德国军用铁锹的末端加工成球形,便于握持,防止硬操作时手柄底部划伤手掌。铁锹的另一端插入与铁锹本体铆接的插座中,并用两个铆钉固定。插座中的铲柄长度约占总长度的一半,所以连接非常牢固。坚固、锋利、长短合适,这些特点使德国军铲成为近距离作战非常有效的武器。使用者可以挥动铁锹的手柄,用手臂和上半身的力量将其砍断,其杀伤效果类似于长柄砍刀。尤其是在堑壕战中最常见的作战场合,也就是壕沟和工事中,需要双手使用的带刺刀的步枪,由于受到狭窄空的限制,移动范围有限,实际上要和一只手就能灵活挥动的军用铁锹竞争真的很难。但是,虽然小说中把德国工程师锹描绘成了肉搏战的武器(其实大部分场合都是如此),但它本身仍然只是一种工具。事实上,当时的军用锹的作用与同期逐渐从军事装备中消失的军刀或匕首等特殊冷兵器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堑壕战特殊的作战环境,这个临时客串角色才真正的好看。当然,工程师的铁锹这种不被占领的武器,在肉搏战中确实表现很好,以至于德国、苏联等许多国家都把军用铁锹作战的技巧写进了教材,并在军队中进行了相关训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陆军士兵手册介绍了如何使用军用铲子进行白刃战斗
二战初期,德军使用的军铲与一战基本相同,只是局部有所改进。比如铲体和插座的连接除了铆接,还焊接。后来因为标准长度的军用黑桃在搬运时有时会妨碍运动,折叠黑桃又出现了。铲体和手柄改为两个可折叠件,携带时首尾叠放,使用时打开。这个接头是由一个可转动的圆环固定的。这种设计有效的缩短了军用黑桃的长度,但是强度不如固定黑桃。此外,铲体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前端从方形变成了钝角尖。尖铲更适合挖掘含有砂石的土层,插入时更省力,但铲土效率不如原方铲。由于二战战场作战方式的改变,肉搏战的战况大大减少,所以二战期间德国军铲不得不扮演岩土工具的角色。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把德国人使用的大圆头铁锹,几乎是短铁锹的两倍长。铁锹的末端也加工成球形,它还有一个铁锹盖。
中国军铲的变迁
在贫弱的旧中国,即使是技术含量很少的军用黑桃,也不得不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所以类似的黑桃在一些地方仍被称为“国外黑桃”。中国最早引进的军铲是清末作为火炮配件进口的,包括日本、德国、奥地利等许多国家的产品。早在清末新军成立后,士兵就开始分发军铲,主要是日本人和德国人。所以长期以来,日本军铲在中国比较常见。
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模仿以法国为主导的西方模式,逐渐建立起现代军队。明治六年,工程师正式成立。到明治十六年,各种辅助工具,包括军用铁锹,都已装备齐全,门类相当齐全。军用铲子(日语称为“勺子”)、鹤嘴锄、鹤嘴锄被归类为“岩土设备”,不同于锯子等“木工设备”。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工程师采用了在俄军坚固的工事中挖地道,埋炸药,然后爆破的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在大正和昭和时期,工程设备继续得到重视和发展。二战期间,日军使用的军用铁锹有四种。其中有三种大军铲,它们的铲是一模一样的,前端是长度和弧度较大的尖头圆头,尖部和两侧都有刀片,铲体较长,承口顶部扁平,铲柄前后直径相同。标准类型从铲尖到铲柄末端的总长度为1.2米。便携型(“携带勺”)将铲柄缩短,总长度减为1米,但缩短型。除了缩短型,还有一把小军铲(“小勺”)供士兵随身携带。后一种铲体的形状与大军铲大不相同,前后短,前端尖,接近三角形。两侧的刀刃从铲尖延伸到铲体的肩部。为了增加强度,铲面一侧的连接套加长。同时,为了防止打滑和松脱,铁锹的末端被加工成德国风格。小军铲的总长度比短军铲略长,0.76米。为了方便携带,铲体后端有两个(也只有一个)小孔,三分之二的铲柄上也有横向孔,可以放入绳子,铲可以携带在身上或挂在配件上。日本铁锹也配有铁锹盖,但很少使用。日军的中国军锹不仅分发给工程旅,还装备给一线野战部队。像四人96式轻机枪组,需要携带两把军用铁锹和两把鹤嘴锄,用于必要时临时修筑工事。日军最初规定每把军用铁锹的使用寿命为三年,但在战争末期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很多铁锹的铲尖磨损后无法更换。因此,在准备地方防御时,大量征用民用铁锹,军用铁锹的生产往往承包给私人厂商。所以即使是标准的军用铲子,形状和材质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日军实际使用的军用铲子有很多种。日军虽然一直重视白刃作战,但是是用刺刀和战刀进行的。军铲在日军中不作为近战装备使用,也没有相关训练。
日军在1914年青岛战役中使用的军铲
1937年9月5日,日军爬上保山县城墙。左边一把是日本式的小军铲,左边三把是短军铲,直接用铁锹上穿的绳子扛着。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缴获了大量日本军用铁锹,其中一部分一直使用到解放后。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增加了两个新品种的军用铁锹,即苏联铁锹和美国铁锹。苏联铁锹的形状有点像德国铁锹。尖钝的铲体厚而平。铲体的尖端和两侧都有宽的刀刃。铲柄短,插座部分长。插座的中部和铲柄的端部设有防滑突起部。苏式军用锹也配有锹盖,但材质是帆布。携带时,军用锹通过锹盖佩戴在腰带上,通常放置在使用者身体的右后侧。美国黑桃比较轻。以被查封比较多的M1910为例。铁锹柄只有不到整个铁锹长度的三分之二。铲体由钢板冲压成型,然后与插座铆接或焊接。锹身圆头,像日本锹,宽,弧度大。美国铁锹的特点是在铁锹柄的末端有一个十字把手,与铁锹柄形成“T”或“D”形结构,通过外部的钢皮与铁锹柄铆接在一起。它的优点是双手握着更自然,便于铲土。但是和日本的铁锹一样,美国的铁锹没有德国的铁锹和苏联的铁锹结实,不适合肉搏战。
美国制造的M1910工程铲在战场上缴获,用于抵抗美国侵略和援助朝鲜
苏联士兵扛着工程铁锹在冲锋。和德国铁锹一样,苏联铁锹也是用铁锹套挂在使用者的腰上,但铁锹套的形状和材质明显不同。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解放军,军用铁锹种类还是很多的,有缴获的日美军用铁锹,也有国产仿苏式铁锹。后者在原有的苏式铁锹的基础上,参考了日式和美式铁锹的特点,加盖了弧形圆头。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国内军铲生产逐渐从分散制造转向定点生产,改变了以前没有统一要求、各厂家产品各行其是的局面。基本上是冲压工艺制造,有统一的验收标准。这一时期的代表产品是205型工程铲。铁锹采用尖头圆头铁锹体,一边有或没有刀片。铲体和接头套为一体,用钢板冲压后轧制而成。用两个横向铆钉固定在铲柄上。铲柄采用流线型设计,两端厚,中间薄,便于握持。它的特点是成本低、加工简单、经久耐用,因此逐渐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产品。原来配备的苏式锹也使用帆布锹盖,但锹盖在皮带上的固定位置略高于苏式锹盖。因为部队反映这种搬运方式跑步时晃动,不方便坐下,205式工程铲采用日式铲的设计,取消铲盖。取而代之的是,铲体上有两个绳孔,可以用绳子携带,但在实践中,更多的人使用铲柄向下。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携带了一把带有帆布铲盖的国产苏式工程铲。搬运位置正好在腰后或一侧,悬挂位置比苏式锹高。铁锹的柄和插口直接模仿苏联的铁锹,但铲体指的是日式和美式铁锹。铲子上还配有帆布铲盖。
国内最常见的205型工程铲。注意铲体两侧的过绳小孔。在实战中,这种铁锹通常是直接插在使用者的背后来携带的。
武警“天山之剑”实际军事演习中用于打造无后坐力炮发射阵地的国产军铲
军用铁锹的改进与发展
传统的军用锹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但设计者一直在努力拓展其用途。最常见的方式是在铲体或手柄上增加一些其他功能,比如在铲体侧面设置锯齿,这样铲体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砍树枝;有的会在一边有钝边并使其变硬,这样就可以利用铁锹体的重量切断铁丝网,从而在铁丝网或丛林中打开一条通道;有些会在铲体上增加缺口,以打开瓶盖或罐子等。铲柄可以做成更多的张文,可以设计成空心管,里面放置探雷针等物品,铲柄尾盖可以设计成指北针,也可以把铲柄做成可拆卸的,然后和其他部件组合成斧头、手锯等。有些折叠式军用铲子可以用手柄垂直固定,在转弯处有活动的镐,这样军用铲子在挖土时就可以当锄头或镐用。
一种家用和民用相结合的多功能铁锹,可用作铁锹、斧头、小刀和锯子。但是受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很多类似的设计都没有实用功能。
M193937工程师铲迫击炮,二战前苏联设计。上图为砂浆拼装时的状态,下图为整个砂浆作为工程铲使用时的状态。
任何关于军用铲的想法都比不上上世纪30年代前苏联设计的工程师铲迫击炮。这种大胆的设计还使用了铲柄的空。这种命名为1939的37毫米迫击炮的枪管是军用锹的铲柄,而底盘是一个厚厚的方头铲体,通常是组装在一起,以普通军用锹的方式携带,可以执行军用锹的所有功能。必要时,拧松铲柄(桶)并取下插头,将铲体放在地上,然后将与插座连接的一侧插入铲体中间的预设孔中。铲柄中间安装一个可折叠的单腿支架(支架一般放在铲柄内),不显眼的工程铲很快就变成了超轻迫击炮。特别设计的37毫米六翼迫击炮弹,可以杀伤远至300米外的敌方活目标,特殊炮弹一般在腰部15°圆带携带。这种设计思路虽然先进,但在实践中也有很多不足。比如作为工程铲,即使没有15发炮弹相伴,对于需要携带步枪、弹药、露营装备的普通步兵来说,也太重了;作为迫击炮,37 mm口径的装药是有限的,所以杀伤半径太小。同时没有特别的瞄准镜,精度明显不足。所以当今世界有一些新奇的武器,最后并没有普遍装备。但近年来这种设计又死灰复燃,俄罗斯也设计了一种可以作为单发榴弹发射器的军用锹。铁锹后半部可活动,拧下后可安装一枚7P1740杀伤榴弹。击发机构安装在适配器套筒中,简单的瞄准器安装在外部。有了铁锹做支撑,手榴弹就可以发射了。但是这种设计还是有上述各种缺点,尤其是操作的准确性和方便性不如枪装榴弹发射器,所以不具备部队配备。
军铲的另一个重大改变方向是减小尺寸和重量,即小型化和轻量化,这也是目前军铲发展的主流方向。二战期间,德国装备了一把铲身和柄可折叠的二折铲,而二战后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军用铲基本上都是可折叠的。除了两折铲,还有手柄可折叠的三折铲,进一步缩短了携带长度。与此同时,工程铲的材料开始多样化。除了铲体仍采用钢板外,铲柄和连接件广泛采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不仅减轻了重量,还进一步提高了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80年代以后,我军也相继研制出二折、三折军铲,但总体上还是落后于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产品。目前民用市场上有大量折叠式多功能铁锹,结构上基本模仿国外军用铁锹的样式,具有铲、镐、锯、刀等功能。,但它们在材料和技术上不如军工产品。但是,即使是军用物品,其强度与固定手柄的军用铲子不同,也只能作为多用途工具,不足以与白刃作战。
折叠后,国产三折军铲的长度进一步缩减为只有一个铲体的长度。这种军用锹的铲柄末端一般设计成三角形,便于使用时控制铲体。
相对于弹药箱,目前德军装备的折叠锹(图中后架下方,安装在直接挂在腰后的锹套内)体积非常有限。
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再次证明,现代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也必须依靠地面部队来实现最终的战争目标。无论是地面部队的进、攻、守、营,军铲都是士兵不可缺少的单兵装备,永远伴随着战争。虽然随着21世纪后高科技和新材料的快速发展,单兵装备的研究突飞猛进,但军用锹的结构和功能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新材料的设计细节和应用将不断变化,最终目标是进一步减轻单兵载荷,进一步增强部队战斗力。
1.《锹 “军锹”的前世今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锹 “军锹”的前世今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81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