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斗争:不一定是生死攸关
摘自:解读新时代。"
请输入标题bcde
《宣言》正文开头说,到现在为止所有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区别在于,有时候是隐藏的,有时候是开放的。如果这种说法被过分理解,就会给人一种阶级斗争始终不存在的印象,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就会使人认为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不提倡阶级斗争,就是背叛《宣言》和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今天的这个判断?如何看待阶级斗争?要不要谈谈阶级斗争?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只是作为集体诉讼的一种方式
在辩证法中,“斗争”就是“对立”,对应着“统一”和“同一性”。阶级斗争是对立在阶级关系中的体现,但既有对立和斗争,也有团结和合作,有一种谁也离不开的关系。
阶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体现在资本(死劳动)对劳动(活劳动)的榨取,劳动者(无产阶级)对劳动的利用,雇主(资产阶级)对劳动者为改善自身条件而与资本的斗争;统一体现在资本本身就是劳动,是积累的劳动。雇主只有依靠工人才能盈利,工人只有被雇佣才能获得生活保障。而且,部分劳动者也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成为资本方,原本属于资本方的社会成员也会因为管理不善而成为雇佣劳动者。
必须看到阶级关系的两个方面,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只看到对立和斗争的方面,看不到劳资关系,看不到劳资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看不到两者之间的流动性,一味强调斗争只会使社会动荡不安;另一方面,否认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不敢正视阶级矛盾,可能会使矛盾越积越深,最终导致难以化解的社会动荡。
要根据历史阶段的变化来看阶级关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对抗可能占据主要方面。这个时候就要讲阶级斗争,阶级对抗。马克思恩格斯写《宣言》时期就是这样。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阶级之间的团结合作会占据主要方面,社会矛盾一般会以和谐的状态体现出来。此时,阶级斗争的形势和作用不应被人为夸大。
阶级之间的矛盾关系,对立与斗争是绝对的,团结与认同是相对的,但阶级对抗是绝对的,一切都必须通过对抗和暴力革命的手段来解决。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具体谈到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不是一切形式的矛盾斗争。”我们不能把对抗和暴力绝对化,也不能把阶级斗争看成是阶级关系的整体,是阶级行动的唯一途径。
阶级斗争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行动,而不能仅仅理解为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暴力镇压和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暴力革命。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大规模、暴力的阶级斗争确实是一种重要的阶级行动方式,对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起到了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采取阶级斗争,也不意味着阶级斗争必须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出现。集体行动不一定是斗争、武力、暴力,也可以是选举、游行、静坐、对话。
马克思恩格斯不认为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是唯一的途径,也不盲目提倡斗争和革命,而不是民主和法治。对他们来说,集体行动包括争取普选权和民主,这在《宣言》中可以很容易地读到。恩格斯在《1848年至1850年法国的阶级斗争》一书的导言中重申,《宣言》已经宣布争取普选权和民主是无产阶级的首要任务。在他看来,普选权的有效运用,可以作为阶级斗争实现阶级利益的方式,作为阶级行动的利器。在一定的背景下,“革命者”通过法律手段取得的成就会比通过暴力手段取得的成就更多。把阶级行动等同于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等同于暴力革命的理解,显然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不符。
实现阶级利益是目标。至于采取什么样的集体行动,只是手段。只有当一个社会中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达到极致,被统治阶级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时,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才会成为不可能的途径。但是,当有机会通过合法、合理、正当的手段实现自身利益时,弱势群体自然不一定会采取极端的行动。对于属于某一阶级的社会成员来说,如果能够以合法的方式实现阶级利益,获得社会的公平对待,为什么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革命呢?
第二,今天要不要讲阶级斗争?
关于阶级斗争,目前有两种对立的观念:一种是中国已经深受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毒害,所以现在不谈阶级斗争,甚至谈阶级问题都是过时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斗争的遗产是不能抛弃的,阶级斗争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线索。放弃阶级斗争理论就是放弃马克思主义。
事实上,这两个概念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阶级理论是阶级斗争的理论。讲阶级,就是讲阶级斗争,就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进行不妥协的斗争。这其实是对阶级理论的激进片面的理解。我们对待阶级斗争的基本态度应该是:不要刻意表白,但不要说教。
马克思恩格斯曾写道:“在阶级斗争作为一种令人不快的‘粗暴’现象被搁置一边的地方,只有‘真正的博爱’和空关于‘正义’的话仍然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如果你不敢提阶级和阶级斗争,把阶级斗争看成是一种粗暴的现象,一种过时的活动,那肯定是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相悖的。
需要注意的是,公开或隐蔽的阶级斗争,确实是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客观分析,并不是可以通过忽视或否定而消除的社会现象。无论我们多么强调自由、平等、博爱,我们都不能否认人类社会中奴役、剥削、压迫的客观存在,现实社会也不会因为我们高喊自由、公平、正义而自然消除阶级对立。谈阶级斗争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谈自由、平等、博爱更好。问题是,好听的话不符合客观存在的现实。这个时候如果需要好好倾听,还需要直接面对客观现实吗?面对客观的社会现实,承认公开或隐藏的斗争,可以提醒我们及时解决社会矛盾,防止社会矛盾演变成公开和暴力的对抗。阶级存在不一定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不一定是暴力对抗。但是,如果不能处理好阶级关系,不能解决冲突的隐患,就可能爆发激烈的阶级斗争。
正视阶级对立的现实,不等于坚持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不主张阶级斗争,主张摆脱阶级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理论应该是特定历史阶段(沉重的阶级压迫和加剧的剥削)的行动指南,阶级分析的规律是适用于大多数历史阶段的社会分析方法。阶级斗争的出现不仅需要主观意识的觉醒,还需要客观社会条件的形成。如果客观上没有阶级斗争的现实条件,只主观上叫阶级斗争,必然会带来问题。总是执着于行动指南,总是试图区分敌我,这种思维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是有问题的。要理解今天的阶级斗争,就要重新把握它的深刻含义,减少它曾经的“浓烈火药味”。
阶级斗争和阶级对抗只有在矛盾激化时才会发生,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阶级合作中的博弈、竞争和冲突。因此,解决阶级矛盾,不仅要强调斗争和对抗,还要强调对话和协商。我们不应该总是采取斗争和对抗的方式,尽量通过协商和对话来解决,尽可能地防止阶级斗争和阶级革命(政治革命)的发生。
第三,阶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每当我们谈到阶级斗争,我们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归根结底,我们认为现实社会是有阶级的,所以还是有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我们必须通过阶级斗争解决阶级问题,消灭阶级,实现社会正义。
但是这个想法可能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场成功的阶级斗争,会推翻少数人的统治,缓解沉重的阶级剥削和压迫,把人类社会推向更美好、更公平的阶段。但归根结底,阶级问题不能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阶级斗争只是解决阶级问题、消灭阶级的动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阶级问题、消灭阶级。因为阶级问题归根结底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产生阶级的生产关系,而只是通过斗争消灭一部分人,就会有一部分人出来发挥被消灭部分的作用,阶级问题依然存在。
阶级问题肯定不是少数人的恶意造成的,也不是消灭那些人就能解决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通过阶级斗争消灭这些人,注定不能消灭阶级。只要阶级斗争是阶级之间的斗争,只要生成阶级本身的生产关系没有消灭,阶级问题就没有解决。阶级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消除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而保持有这种对立的生产关系,在于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应该解决在关系、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上。没有经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就没有阶级问题的解决,也就没有阶级消灭的可能。
事实上,这种理解可以提供基本的思路和方向,即不断致力于生产关系的改善,使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让生产劳动的过程为大家所控制,让生产劳动的成果为社会的人民所享用。但在没有最终解决阶级问题的情况下,要着眼于阶级固化或阶级等级问题,避免两极分化,拉大贫富差距,追求阶级间的正常流动。因为阶级之间的流动恰恰体现了社会关系的合理化,它会给社会成员带来希望,给社会带来合作与和谐。
请再来点
看
1.【新书再来】新时期《共产党宣言》解读目录及后记
2.采访北大官方微:如果一句话推荐《申报》,你会怎么说?
4.【摘要】私有制:有可能消除吗?
5.【摘要】不要也把共产主义当成“鬼”
6.【现场声音】重新理解宣言中的中产阶级概念
7、谈反动的社会主义理论,空思想和科学
1.《阶级斗争 【书摘】阶级斗争: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阶级斗争 【书摘】阶级斗争: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82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