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上午,烟台各个角落都下起了大雪。烟台招远殡仪馆,四面八方的人们冒着风雪送“感动中国”的老人刘生兰最后一程。
老人刘生兰,他的汇款单和收到的回复。照片由东方集成电路提供
积攒零钱20年拾荒捐十多万刘胜兰是山东省烟台市所辖招远市参庄镇柳巷村的一位孤寡老人。从1996年开始,他开始捡垃圾来帮助学生。20年来,他通过“捡垃圾”捐了10多万元,帮助了中国数百名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
20多年前,在招远黄金公司当保管员的刘胜兰,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邹城市王村乡东洪洋村13岁的中学生陆亚舟,因家中突发意外,有辍学危险。第二天,他跑到邮局,给吕亚洲寄去50元钱。对于月收入只有300元的70岁老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开支。
从此,刘胜兰捐出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赠的学生已经从几个邻近的城市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他最多同时支持50多名学生。
2002年,刘胜兰搬回了村子。没有生活来源,所以他每天去垃圾桶和村里的市场捡酒瓶和罐头卖。卖回来的钱,他都捐给了素未谋面的困难生。
刘胜兰20年几乎没尝过肉,也没加过新衣服。他太小气了,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刘生兰一直没考上养老院,每年可以领4000块的生活补贴。他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贫困学生。
招远蚕庄镇邮局的一位快递员说,刘胜兰经常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十几里地到邮局给各地的贫困生寄钱。寄钱的时候,老人掏出一毛钱和一张零钱。
刘胜兰最珍惜的是孩子给他的信。他总是抱着一个“枕头”,里面装满了他赞助的孩子们的信件和照片。关注了刘胜兰的扶贫事迹后,当地政府部门每年都给老人提供补助,好心人也给老人捐了钱和物资。但是这位老人几乎捐出了他所有的钱,除了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感动中国受助者送老人最后一程1月16日,93岁的“感动中国”刘胜兰病逝,18日在家乡烟台招远举行了告别仪式。在送别的人群中,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红着眼睛。他的名字叫乔磊,36岁,他是老人生前捐赠的学生之一。今天他特地从济南请假“见爷爷最后一面”。
1998年,还在上大学的乔磊的家人遭遇了一场突发事故。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生病了。他和他的双胞胎兄弟面临着辍学的困境。刘胜兰得知后,毫不犹豫地向兄弟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感谢老人不间断的汇款,兄弟俩顺利完成学业。“第一次汇的钱才20块钱,不多,但这辈子都忘不了。”工作十几年,兄弟俩经常回来看望老人。他们只是刘胜兰20年来捐赠的100多名学生的代表。
同样得到帮助的学生王立平来到了这里。年轻的女孩突然哭了起来,告诉她爷爷的每一次捐赠都对她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爷爷前后捐了4500块,每一分都是他攒的!”
他死前没有孩子,但这位老人并不孤单。老人住院期间,很多志愿者自发前来,轮流照顾。招远市一个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月辉经常去看望刘胜兰的病老人。老人为了省下每一分钱帮助孩子,很多年没买过衣服,也没尝过一点肉,每年生活费也就1000块。“我可以捐出一部分收入来帮助学生。大部分人能做的,老人都做了,我却把积蓄都捐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老人也做到了!”月辉激动地说。
悲伤写在接受者和每个志愿者的脸上。烟台杨凡爱心救助队的志愿者送来了挽联。“老年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后我们要继承老人的遗产,继续发扬老人的爱心!”
不求厚葬在人间写下大爱2013年刘生兰当选《感动中国》后,他的故事被外人知晓。“晚年,淡淡的光,苍老的手,写出人间大爱。有病的身体,高尚的心灵,他看不起90岁的人生。一笔汇款就是发给我们的一份问卷,大家都要思考一下答案。”这是2013年中国组委会颁发给刘胜兰的获奖感言。
刘生兰临终前告诉侄子,死后火化自己,回家找个地方安葬就好,不要给人添麻烦。唯一让他后悔的是再也帮不了孩子了。
老人结束了平凡而又感人的一生。“我依稀记得,当我触摸中国的时候,我为你流泪。走好!”“一路走好,爷爷”……在网上,全国的网友都在表达对老人的祝福。
告别仪式简单感人,就像一个老人简单的生活。据新华社、杨光等报道
1.《刘盛兰 93岁老人靠拾荒捐十多万资助贫困生 离世前20年未尝肉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刘盛兰 93岁老人靠拾荒捐十多万资助贫困生 离世前20年未尝肉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836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