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长征七号发射时间 长征七号返回舱今天下午着陆 详解长征七号的六个“新”

昨晚,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新建的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了首次成功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实验室的任务顺利开始。

6月25日20时,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新华通讯社

20点00分,长七点火升空

6月25日20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为发射货运飞船而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

在211秒内,火箭抛出了整流罩。根据地面跟踪测量数据,整流罩残骸准确溅入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

约603秒后,载荷组合成功脱离火箭,进入近地点200 km、远地点394 km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第一次发射是完全成功的。

据介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为两级结构,捆绑四个助推器,全长53.1米,起飞质量59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是新一代绿色、无毒、无污染的中型运载火箭,将有效增强我国的出入境能力/[/k0/】。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k0/】实验室飞行任务的首战,实现了“首飞成功”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发射的目的是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评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的任务能力,并测试相关工程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匹配。同时,长征七号火箭装载多用途航天器缩尺返回舱等载荷,并进行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吴平表示,根据计划,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7年4月发射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在后续的空站建设和运营任务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与货运飞船组成货物运输系统,承担空站的物资运输和添加推进剂任务。随着技术方案的改进和性能的稳定,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可以逐步取代我国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相关型号,从而成为我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

“中国加油!”

昨天上午一场暴雨“造访”了文昌市,发射场的天空空一直阴沉沉的,让人期待着第一场七神秀的担心。“知真有趣”的好雨在下午3点左右渐渐停了,文昌发射场也随着雨雾的散去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天渐渐放晴了空。前几天通往发射地点的道路一片荒芜,一望无际。昨天下午,有点“堵车”。在靠近发射场的景点电子屏幕前,粉丝早早“占了前排座位”。几个小孩,也在大人的带领下,搬着小板凳,用他们的腮聪明地等着。

暮色渐敛,丰饶的椰林与流动的云朵呼应漂浮的夜晚空。潮湿的微风带来了淡淡的海腥味和植物的清新香味,带来了热带夏夜的独特风味。在离火箭2公里左右的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大楼三楼平台上,记者们已经在这里等了5个小时,这是发射场安全范围内离火箭最近的位置。

“注意每个数字,准备30分钟!”远处的灯光聚焦在发射平台上,高大的长征七号默默伫立,准备出发。最后1800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长。

"注意每个数字,准备1分钟."随着“01”指挥员铿锵有力的口令,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在所有人都聚集的控诉大厅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发射场的广阔天空中空,一片寂静,一些微弱的星星紧张地眨着眼睛。

20: 00: 00,伴随着“点火”“起飞”的口令,伴随着绚丽的火焰和巨大的轰鸣声,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升空了。就像暮色中迅速升起的烈日,呼啸而过人们的眼睛和头,转瞬间消失在视线中。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突如其来的一幕真的震撼了人们的胸膛,当所有人都回过神来的时候,只有袅袅如仙羽的白烟。站台上突然响起了欢呼声。

“中国加油!”一个男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却有点被泪水打湿。“这一刻震撼得无法言表,吸引了我内心的爱国之情,不禁为祖国喝彩。”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今天下午返回

在随后举行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吴平介绍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首次研制试飞。组织安排了“1A”号考察的上段、多用途飞船的缩尺舱、敖龙-1 空号之间的主动清理碎片飞机、两个鸽子飞行器、在轨填充实验装置、飞升星立方星等六项七载。

其中,远征1A的上段本身就是一种航天器,具有自主飞行、多次启动、长时间在轨等特点。长征七号发射进入地球轨道后,可以将其他有效载荷从一个轨道发送到其他轨道或空位置。其主要任务是验证多次启动、长时间在轨飞行等技术,并作为承载其他载荷的平台,将敖龙一号、飞行星、田歌飞机等几名“乘客”按程序沿途“摆渡”到不同的预定轨道,并进行相关在轨测试。

多用途航天器缩尺返回舱为全新的倒圆锥形,总质量约2600kg,高度约2.3米,最大外径2.6米,采用返回舱和过渡段两舱构型。返回舱连同其他载荷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送入轨道,其飞行和返航控制由末级进行。飞行时间20小时左右,然后返回舱与上一级分离,再返回东侧降落场。其主要任务是获取返回舱飞行的气动和气动热数据,验证可拆卸防热结构的设计,为新型载人飞船的演示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1、长征七号的六个“新”

在发布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王晓军介绍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新动力、新布局、新环境、新结构、新系统、新试验、新发射。

新动力长征七号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高压加力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6台并联起飞发动机,起飞推力730吨。

新布局——在上、下支撑点传统绑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采用上、中、下支撑点绑扎技术,有效提高力学性能。所以长征七号是“又高又瘦”,特别是助推器的长细比是其他火箭的近两倍。

新环境——由于使用了新型的多台大推力发动机并行工作,长征七号的飞行环境非常恶劣。例如,飞行中的最大热流约为主动火箭的1.5倍,这给火箭的热防护设计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新结构——采用先进的三维设计/制造技术,应用高效的等边三角形网格结构,大大提高了开发生产水平。

新系统——为了实现高可靠性,采用三重冗余1553B总线控制系统,采用测量船、测控站和中继卫星进行多重测控。

新的试验发射——采用“新三立”试验发射方式,新的主动发射平台规模是主动火箭的两倍,可以实现整个火箭和装备的同时转移,到达发射站后即可点火发射,大大缩短了发射占用时间,增强了火箭的发射适应性。

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装配火箭

航天科工集团第一研究院所属的北京航天系统工程研究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设计人员可以“就地”组装火箭,有效保证火箭关键部件出现问题时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维修方案。

操作人员表示,如果“虚拟装配”时某些零件尺寸不合适,旁边会显示红色箭头,表示设计方案可能不正确。目前,该验证方法已用于长征七号火箭关键环节的模拟验证试验。

在“长七”火箭首次飞行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在一次电力系统测试中,设计师发现管道需要更换。但是长七火箭的一级火箭体在装配时是水平放置的,在试验台架上是垂直放置的。两者的操作流程完全不同。同时,管道附近有很多关键的仪器设备,稍有不慎就会对附近的仪器设备造成影响。为了快速更换管道,设计师当晚想出了一个方案。

为了验证方案的合理性,设计者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长七火箭一级火箭,设计者通过佩戴“3D头盔显示器”和“位置跟踪设备”验证维修方案是否合理“身临其境”;同理,操作者“沉浸”于现实生活操作。

从设计到验证,设计师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方案完美。这使得长奇火箭一级火箭体的管道在试验台架上与其他工作同时进行更换成为可能,而无需花费额外的时间单独进行这项工作,有效保证了试验进度不受影响。

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的设计师赵波说:“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三维数字火箭的虚拟维修。我们要把这项技术应用到火箭发射场的虚拟训练和发射场总装过程的预演中,才能有效保证火箭的可靠性。”

3.火箭在发射区只需要3天

发射场系统总体单位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刘小华介绍,文昌航天发射场已实现复杂自然条件下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保集约化发射场建设、大推力火箭发射能力和信息指挥控制能力等四大突破。

刘小华说,由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特殊地理位置,从南海热带气旋形成到在海南着陆不超过72小时,这就要求火箭在发射区占用不超过3天。因此,文昌航天发射场采用了新的“三垂直一距离”发射试验模式,包括垂直组装、垂直试验、垂直转移和远程试验。发射区不需要复试,转移后三天内即可发射火箭,大大提高了发射效率。

此外,文昌发射场位于沿海地带,暴雨频繁,平均每年有113个闪电日,比国内其他航天发射场如酒泉、太原、西昌等要频繁得多。直接雷击损坏发射塔的概率很大,雷电电磁脉冲干扰的概率更大。

为了解决雷电防护问题,基于概率论建立了雷电防护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雷电防护系统的雷电拦截效率,从而实现了雷电防护系统的统计预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由四个避雷塔和横向避雷线组成的立体网络防雷系统方案。计算机仿真和雷电试验结果表明,该措施的防雷效率可达98.6%,高于国内发射场现有防雷系统90%的防护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航天发射场为什么设在海南文昌?

王介绍,2007年8月,经中央政府批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始建设,以满足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测试发射任务的需要。选择文昌主要考虑四点。第一,低纬度、高发射成本比可以提高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二是射击方向广,安全性好,火箭残骸区全在海上;三是运输方便可行,可以解决大推力火箭的运输问题;四是布局优化,优势突出。与酒泉、太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形成沿海内陆、高低纬度、多种拍摄方向相结合的科学布局。

2.返回舱为什么要在东风着陆场返航?

根据任务计划,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航天器缩小后的返回舱将于26日下午在东风着陆场返回。这是东风着陆场首次用于载人航天工程。在此之前,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登陆点。

"着陆场的确定与这次发射任务的试验目的有关."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边汉成表示,搭载返回舱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返回舱的气动外形设计,获取气动力、气动热等相关数据,为新一代航天器的研制积累实验数据。“为了更好地测试返回舱,需要在返回舱段设置最复杂的气动环境和着陆环境进行测试。”

返回舱在着陆过程中,由于风速等气象因素的影响,会改变其轨迹,增加了航天器着陆点的不确定性,扩大了着陆范围。目前,返回舱着陆面积设定在2万多平方公里。“虽然增加了测量和控制恢复的难度,但可以获得更为珍贵和真实的实验数据。”

东风着陆点位于巴丹吉林沙漠戈壁带,幅员辽阔,人烟稀少。此外,东风着陆点还有各种地貌,包括沙漠、戈壁、山脉、湖泊等。,基本涵盖了各种需要测试的登陆地貌,其实际意义非常大。

1.《长征七号发射时间 长征七号返回舱今天下午着陆 详解长征七号的六个“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征七号发射时间 长征七号返回舱今天下午着陆 详解长征七号的六个“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837638.html

上一篇

姐弟俩尿液中现黑色幼虫 医生追问发病原因后脸色大变

下一篇

印度民众放气球爆炸

长征7号发射成功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603秒后进入轨道

6月25日20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新研制的用于发射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约603秒后,载荷组合成功脱离火箭,进入近地点200 km、远地点394 km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第一次发射是完全成功的。6月25日晚,中国新一代运载火...

太原卫星发射 一箭十三星!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太原卫星发射 一箭十三星!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了。 周五上午11点19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十三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了13颗卫星,其中包括NewSat9-18卫星。这...

中国探空火箭 我在中国第一个 探空火箭发射场的岁月

  • 中国探空火箭 我在中国第一个 探空火箭发射场的岁月
  • 中国探空火箭 我在中国第一个 探空火箭发射场的岁月
  • 中国探空火箭 我在中国第一个 探空火箭发射场的岁月

长征5号运载火箭失败 长征5号发射失败原因找到,老专家道出难言苦衷,超出外界预测

  • 长征5号运载火箭失败 长征5号发射失败原因找到,老专家道出难言苦衷,超出外界预测
  • 长征5号运载火箭失败 长征5号发射失败原因找到,老专家道出难言苦衷,超出外界预测
  • 长征5号运载火箭失败 长征5号发射失败原因找到,老专家道出难言苦衷,超出外界预测
东风31 火箭军发射场浓烟四起,东风31欲指长空,高清猛照强势来袭

东风31 火箭军发射场浓烟四起,东风31欲指长空,高清猛照强势来袭

央视新闻:近日,在一篇关于火箭军某旅的报道中,出现了东风31战略导弹在发射场训练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发射场内硝烟弥漫,东风31战略导弹想长空。场面壮观。 本期编辑|常陆...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究竟发生了什么?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究竟发生了什么?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22日12时37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22日12时37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据国家航天局专家介绍,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充分继承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技术成果,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芯一级直径3.35米,芯二级直径3米,整流罩直径4.2米,捆绑2枚直径2.25米助推器,全长约50.3米,起飞质量约356吨,700公...

长征5号 介绍长征5号运载火箭

题目:介绍长征5号运载火箭解答:长征五号(CZ-5)是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最大直径5.0米,由一子级、二子级、助推器组成.可用来发射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轨道的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