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需要定位!
————————————
近年来,中国艺术就作者的感受水平而言,并没有很大的实际进步,但大的甚至莫名其妙的东西越来越多。艺术界有些爱管闲事的人,不是想着水平的提高,而是特别在意标题是否响亮,是否能吓到人。于是,一些艺术机构迫不及待地想改名、贴标签、炒作。作者将这些奇怪的现象称之为“通货膨胀”,意思是价格体系和价值体系之间存在严重的偏差。现在有些东西和原来的同名,但是含金量比较低。比如,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中专、中专升专科、专科升大学、单科大学升综合大学已经成为普遍做法。原来的中专和中专现在差不多相当于高中毕业证。于是,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多,学校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在艺术教育领域,似乎各种奇怪的现象也随着这种趋势开始出现。让我们试着把它们分类。
首先,“院长”的帽子满天飞。过去的系现在叫“学院”。要么是艺术学院,要么是美术学院,要么是设计学院,要么是艺术设计学院。如果你称之为“部门”,那你实际上是在受苦。或许,这只是国内高等教育扩招和学校扩招后的一个缩影。一个学院,甚至是系列院校中水平最低的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下面设学院合适吗?好像作者从来不知道。目前,许多本科学校下的学院已经全面开花。有的学校叫学院,学校的领导(校长)叫院长,下属学院的负责人(科级甚至科级)也叫院长。院长多了就很难区分了,于是有人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新名字,称学校领导为“大院院长”。既然相当严重的高校在这样的大跃进中正在经历“通货膨胀”,就算书画院和诗书画院只有一两个人,办公室都设在家里,他们又有什么问题呢?
第二,不可阻挡的扩招。2004年前后,仅四川成都与电影相关的学生和毕业生人数就相当于二战后欧洲电影学校培养的学生总数。但是这几年艺术教育,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像高铁一样大踏步前进,学生和毕业生数量都比较多,不知道离开欧洲有多远。据我所知,有些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每转招近千人,单本科班就多达十个班。近几年来,仍有学者对99年扩招表示担忧,批评学习美术不是文化成绩差的学生上大学的最短途径,希望提高招生门槛,尤其是文化分数的门槛。当时扩招还是针对本科和专科生,现在一些硕士招生开始泛滥。仅2011年一年,一所学校就招收了两三百名美术和艺术设计研究生,相当于20年前号称亚洲最大的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总数。大概10年前,硕士生可以享受高校副教授当老师的待遇,现在几乎不可能了。高校招聘启事的起点往往是海归博士和博士后。
现在除了中国科技大学,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美术专业。也许是因为招生规模的原因,门槛从来都不高。以美术高考为例,有些地方明确要求不及格卷控制在5%以内。记得1989年,作者初中毕业申请了师范,因为0.5分的落差而不得不上高中。现在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已经达到考生人数的75%。某名校被教育部评估,问及扩招和就业率低的问题,回答:艺术类专业自杀率全国最低,毕业生没有正式单位,只有部分考生收入几万,不叫就业?所以艺术和艺术教育对社会有贡献,这个道理让人哭笑不得。
第三,博士项目激增。80年代初,国家教委要求所有大学申请硕士。西南师范大学位于重庆北郊,是国家教委直属的33所高校之一。据说只报了三个专业。当时学校领导说:这些专业可以卖。现在,也许是因为谦虚,学校吃了亏,获得了多年的博士学位。15年前的美术博士项目仅限于理论,最著名的四位导师是、林、金维诺、。现在的绘画设计博士是名正言顺的,但是有些博士生导师在业内并不知名。许多画家成为了设计和建筑领域的博士生导师。也有“画师、医生”承认戴医生不太了解,但在绘画、教育方面还是有发言权的。
2011年,“艺术”专业成功升格为一级学科,可以直接颁发文理类博士学位。据统计,目前我国艺术类硕士项目有300多个,而严格控制的博士项目还有几十个,但不包括文学、历史、管理、工程、计算机等专业附属的所谓“跨学科”博士项目。也许是因为硕士博士项目的泛滥,直接造成了文凭的膨胀,最让人担心的是教育水平实际上并没有提高。幸运的是,现在的学位制度并不比医生高,我很担心以后会有什么“学者”。好在研究生招生也考外语和政治。无论如何,测试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近亲繁殖和徇私舞弊。目前,一些大学或研究机构不得不“与时俱进”,不参加外语考试,这导致一些“有能力的人”更容易戴上博士帽。记得2005年,网上有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题为《对不起,我是研究生》,报道说我的学术水平配不上研究生的头衔。估计这篇文章不会在今天引起轰动,因为有很多研究生没有水平。
显然,艺术教育部门并不是社会上真正的空地带,而只是社会通货膨胀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缩影。不知道麻省理工是否改名为麻省理工。不知道不会自己教毕业证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否通过了学位评定,升格为巴黎师范大学,是否有985、211的职称,像国内名校下的N博士项目。不知道这些世界名校有没有设立艺术学院,近几年有没有扩招?不知道这些国家有没有效仿“长江学者”,设立“塞纳河学者”、“密西西比学者”等称号。.....其实高校院长很多,扩招甚至“广招”和博士项目泛滥都不是被诟病的自然原因。最重要的指标是学历水平和文凭含金量,各项成绩是否名副其实。
1.《中国美术教育 近些年来的中国美术教育,你怎么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美术教育 近些年来的中国美术教育,你怎么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84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