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西门不黑。“我对祖国有罪,对中国举重队有罪,对所有关心我的人有罪,对不起大家!”这是中国举重运动员吴敬彪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赢得男子56公斤级举重第二名后对央视说的话。吴敬彪后来哭的画面也成为奥运会开幕那几天印象深刻的一幕。回到四年前,在2008年奥运会上,李杜发挥失常,没能赢得女子气步枪射击冠军。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李杜泣不成声,久久不能说话,和被采访的女记者一起哭了。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而清晰的记忆,超过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当然,她也不必说自己以祖国为耻。2004年,她获得了冠军,李杜是中国奥运金牌第一战略的英雄。加油,17岁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周军,当天和吴敬彪比赛。她不仅没有夺金,三次抓举都失败了,被很多中国媒体称为“屈辱的失败”。为什么派17岁的周军参赛,国家体育总局和湖北代表团互相推卸责任,这是后话,但把17岁的年轻运动员的失败称为“耻辱”的情况还是相当少见的。周军的表现和一些媒体的表现,谁“丢人”,我更喜欢后者。还记得2008年,李杜勇夺女子步枪三姿冠军后,李杜再次哭泣,这次她鞠躬致谢。然而,赛后,媒体称李杜的胜利为涅槃,甚至有媒体称李杜的胜利为自我拯救。我们可以把“救赎”称为一种文学修辞,但“不拿金牌就逃不掉罪过”这句含蓄的台词不言而喻,为什么不谈救赎呢?23岁的吴敬彪和17岁的周军还有机会救赎自己吗?中国体育官员需要四年才能做出决定,但当今年第一枚金牌出来时,中国体育总局的贺电已经表明了他们对金牌和铜牌的不同态度。伦敦奥运会首金由易思玲夺得,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发来贺电,但贺电中并未提及同届比赛铜牌得主于丹。这也是前几年参加过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的普遍待遇。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将获得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奖励,频繁出现在媒体上,各种荣誉随之而来。更何况他们父母的住房在拿金牌的几个小时内就解决了。银牌铜牌得主注定要成为配角。据新华社报道,一名运动员的父母被带到该县观看比赛的直播。因为儿子拿不到冠军,当地官员直接把车开走了,留下两个老人。中国人对金牌的渴望始于1984年。在苏联等东欧国家缺席的情况下,中国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15枚金牌。许海峰、李宁和中国女排成为中国第一代奥运英雄,28年奥运战略开始。那一年,电视剧《霍元甲》刚刚在中国播出,对“东亚病夫”的羞辱通过电视屏幕传遍全国。对于被西方国家闭关锁国几十年的中国人来说,15块奥运金牌就像久旱逢雨,通过奥运英雄的英雄表现,激发强烈的民族意识,激发民族精神,从而成为四年一次的系列赛。这种情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达到顶峰,中国在金牌榜上超越美国成为东道主,打破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长期以来金牌第一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格局。如果说以前中国人还向往奥运金牌的话,2008年的51块金牌已经治好了病。奥运会是竞技体育中最高水平的比赛,大多数运动员一生只获得一次这样的机会。美国运动员在这次体操男团决赛中失误后热泪盈眶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运动员把奥运会看成是命运的赌博,输赢很少。官员是在国家体制的压力下,他们的成绩和未来的升迁与运动员是否拿金牌息息相关。那么为什么媒体也拿金牌谈成败呢?除了思维惯性之外,这也和整个中国社会的浮躁有直接关系,浮躁倾向于实用和功利。就奥运精神而言,中国人已经过河了,体育官员和一些媒体还在摸石头。在微博上,大部分网友表达了对周军的理解和同情,吴敬彪赛后在微博上发表了4万多条评论,除了少数表示遗憾的人,大部分人对吴敬彪表示了鼓励。坦桑尼亚的阿瓦里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对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给出了经典的解释。“他在马拉松比赛中受伤了。当他带着绷带和一条流血的腿一瘸一拐地冲过终点线时,成千上万的人站了起来,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阿哈瓦里说:“我的祖国把我从两万多公里外送到这里,不是为了听发令枪响,而是为了冲过终点线。”是的,更高、更快、更强、更本质的奥林匹克精神,重在参与,而不是金牌英雄。
1.《西门不暗 西门不暗:不以金牌论英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门不暗 西门不暗:不以金牌论英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87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