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民治·新城市文学》等
民治
民治村是一个红色社区,是深圳市著名的革据地,抗战时期著名的“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就发生在这里。原龙华街道城市化后,民治村于2004年2月更名为民治社区。2006年4月,民治街道从原龙华街道分出并正式成立,此后民治社区隶属于民治街道管辖。
村名来源
民治村原名叫“望天湖村”,包括现在的水尾、东边、向南、塘水围、沙吓、沙元埔以及牛栏前村。
关于望天湖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历史上望天湖周边群山环抱,中间一马平川,每逢大雨,村中便积水成湖,又因原东边村的山头上有一只大海螺幻化为巨石,对天而望,被人们称为望天海螺山,因而取名为望天湖,此其一说。
又有一说是,此处群山环抱,中有一湖,与外界交通隔绝,村民只能“坐而望天”,故名望天湖。此地一句流传甚广的歇后语——“茶壶没盖——望天湖(壶)”,正是以“壶”来隐喻望天湖的地形。
上百年乃至数百年前,这些村共有20多个姓氏的原客家村民在距离羊台山不远的“望天湖”一带择地而居,在相互守望中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至有今日之辉煌。
民治村史馆
昔日的望天湖,堪称青山常在,碧波常流。清末民初时期望天湖航运发达,那时的望天湖湖水深约5米,河面宽达十米,常年可通航。装满粮食、食盐、瓷器杂货的船只每天在建有码头的沙吓村头停靠,或卸货上岸,或装船登程。船只在倒映着两岸风水林的河面缓缓而行,向北通过油松河、清湖、观澜河,石马河直达东江,然后鼓帆而去。后来陆地贸易发展,加上连年战乱,水运货物少了很多,慢慢就衰败了。
难过的梅林坳
梅林坳是民治进入深圳的必经之地。那时,梅林坳是一座极其陡峭的山,只有一条曲折的山路通向深圳,山高林密,蜿蜒陡峭,极难通行,民治村虽和深圳市很近,但因为梅林坳的阻隔,两地人的生活天差地别。
在民治人的观念中,梅林坳就在今天的梅林关一带,未开启之前,梅林坳像一道天然屏障,把深圳和民治分隔开,民治人习惯把靠近民乐村一边的山叫小梅林坳,靠近福田一侧的山叫大梅林坳。
梅林坳
新中国成立后,靠梅林坳另一边的深圳居民大都有香港亲戚的提携,生活过得还不错。但囿于交通不便,民治村像一个死角被人遗忘,被戏称为宝安县的“西伯利亚”,村民们以种地为生,只求果腹。逢农历初二、初五、初八,大家便翻越梅林坳到深圳赶集,挑着自家喂养的鸡鸭、自种的水果换回油盐。翻越梅林坳不是易事,梅林坳极其陡峭,山上尽是原始森林,翻越一次得花几个小时。
打通梅林坳是迫切的。80年代初,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也轰轰烈烈开始了,梅林坳山势陡峭,山路曲折难行,石头极多,是一座有名的“石山”,成了建设的宝藏,梅林坳附近出现了很多石场,供应深圳的建设。每天炸药包炸山的声音此起彼伏。郑发兴说,炸药开山发出的每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都让村民感到兴奋和希望。深圳人在梅林坳靠梅林的一边打石头,民治人则在这一边打石头,1983年,两边石场工人凭着炸药包、铁锹等工具,居然在梅林坳偶然开出了一条小路,偶然打开了开通梅林坳的第一个口子。
当时,大梅林坳一面有一个深华石场,小路的开通让石场生意受挫,石场百余工人反对开路,出现了白天修路晚上工人炸路的怪现象,双方对峙20多天,为了防止石场人员破坏,民治人还组织了百余人的护路队,日夜巡逻防护,最后由市委领导出面协调,修路工程才得以顺利进行。1984年五六月间,一条5米宽的简易马路开通了,只能通行手扶拖拉机和单车。路虽简易,却是历史上民治人第一次打通梅林坳,村民的生活有了转机。
1986年,曾任宝安县副县长的老干部张子修等人上书,建议进一步加强民治老区的道路交通建设,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原东纵老干部的支持。该工程随后被列为省支援革命老区建设的重大项目,共筹集资金50万元,由宝安县物业公司承修。
梅观高速
当时,虽然梅林坳已经开通,但民治村、民乐村内的乡道仍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修路用的推土机根本无法到达梅林坳。开发商出钱为村民们修了乡村的水泥路,修路时,遇上村民的农田、房子,纯朴的村民都主动让路,工程进行得很顺畅,推土机直驱梅林坳,二次修路在村民的期盼中开始了。
修路伊始,碰到了第一次修路同样的问题——梅林坳石场挡道。市政府及时给予支持,开会决定撤销该石场,为连接民治和特区大动脉“让路”。在民治村民的配合和支持下,在原路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施工,一条5公里长、7米宽的水泥公路终于建成,阻隔了不知道几辈人的山坳,终于有了新的面貌。
二度开启梅林坳后,民治的发展进入了另一阶段。路修宽了,陆续有香港人来村里发展,村民们把农田租给了香港人,将农田换成了菜地,村民们则搞点副业,做点小生意,有的村民到了深圳做生意。但发展也遇到了另一瓶颈:当时只有布吉海关能够通行,通过梅林坳需要工作证,深圳人、香港人要来民治还很麻烦,他们得通过布吉海关,绕路龙华才能来民治。民治村建起了厂房,价格一降再降都没有人投资,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当年,有香港人要来投资,村里只有一辆人货车,但没办法天天用来接送香港人,村里又拿不出钱,只能买了一辆三轮车,请个司机天天接送香港人看厂房,希望他们能在民治开工厂。
梅林关
恰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特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经济腾飞,市委市政府从特区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决定斥巨资在梅林坳修建沟通特区内外的高速公路,梅林坳又迎来了一次历史机遇。按照当时的规划,是建隧道穿山而过,而民治村认为,隧道将会影响村的全面发展,因而在开会讨论时据理力争,强烈建议劈山建路。该建议也得到了当时龙华镇的鼎力支持,镇政府还斥资1000万元,为劈山建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设计方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市委市政府接受了民治人的建议,改走地面。1996年,梅观高速建成通车,此路穿过民治辖区,经梅林坳,直通福田。随着梅观高速通车,梅林检查站也正式落成,深圳人凭着居住证就能通过梅林关。与此同时,全长3.8公里、40米宽的民治大道也正式通车,与梅观高速实现成功对接。
梅观高速公路和梅林关的设置成为了民治发展的转折点,最明显的变化是土地值钱了,厂房的租金由原先的3元多涨到了10多元,许多港资企业进驻办厂。此前,有些村民对民治失去信心,认为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事,后来,民治许多在香港的亲属都回来办厂,村里的集体经济迅速发展,祖辈辈都是农民的村里人终于有了分红,家里也宽裕了许多。
社会发展
深圳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宝安是开创农村股份合作公司的鼻祖,民治人正是第一批吃螃蟹者。
首先出现的是港商参与经营的股份制农业经济。1981年10月,港商黄洪沧在樟坑村投资兴建利达菜场,合约面积300亩,实现年总产900吨。
民治村成立自己的股份合作公司是在1986年5月6日。这一天,宝安县民治经济发展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91万元。随后还成立了民治贸工农联合公司开展经贸活动。1993年2月和7月,深圳市宝安区民治实业股份公司及其分公司成立。
个体承包所投入的资金有限,产业化水平很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之紧靠深圳经济特区这棵大树,以土地形式入股的农村股份合作制在民治羽翼日丰。
历史数据显示,至2003年12月,民治发展公司总资产高达21335万元,华民分公司总资产高达1511万元。
股份合作制的确立和嬗变,也正是民治村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变的缩影。
1985年后,民治村第一工业区落成,揭开了乡村工业化的序幕。1988年,民治村第二工业区即宝安工业区竣工。
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难关出现在1990年前后。1988年,正大康地集团准备在民治征地5000亩,设立公司基地。但在谈判过程中,适逢外商投资退潮,最终未能达成协议;1990年,国家实施紧缩开发用地政策,宝安县政府只有权审批10亩以下的山地和3亩以下的水田,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发展。
转机出现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响了改革开放的集结号。
这一年,民治共被征建设用地1060亩,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村委决定筹建第三工业区,各自然村也建起自己的工业区。截至2003年,民治人均工业建筑面积为260平方米,实现了由农业产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变。近年来,民治又借力产业升级东风,大力发展起商贸业。
经济发展需要体制创新。民治村于2003年启动股份公司改革,村民首先作为集体股股东,共同拥有集体资产的股权;同时村民有资格成为合作股股东,也可以用现金全额认购募集股,成为募集股股东。
革命老区
梅林坳山势陡峭,林木葱郁,两座山头夹峙间,一条小路穿山而过,可谓扼守咽喉要冲,是天然的军事屏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1941年,望天湖正式更名为民治,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治成为抗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东江纵队的前身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就是在民治白石龙成立的,当时的游击队指挥部、宝安县工委均设在白石龙,并创立了以民治白石龙为中心的羊台山抗日根据地。为此,当时的白石龙享有“小延安”之誉。不仅如此,震惊世界的“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活动也是发生在这里。据史料记载,在这场文化名人大营救中,由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营救出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国民党进步上层人士及这些人士的家眷,另外还有反法西斯阵营的一些人士,共计一千多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享誉世界。
胜利大营救雕塑
在民治村,有两件抗日的故事广为流传。
当年,日本鬼子从梅林坳的那边起兵进犯民治龙华布吉一带。有一次,鬼子实施扫荡,得到了消息的望天湖村民,配合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第二支队的干部分头奔告让村民撤退,使敌人扑了空。敌人走时,又被隐蔽在沙吓村后的望天湖村民张昌仔一杆鸟枪偷袭,毙命三人。
1941年6月在民治一带有过一场望天湖伏击战。当时,望天湖的民兵自卫队、武工队配合王作尧领导的第五大队第三中队在水斗坑一带设伏后,先以一股兵力与敌激战于沙吓村,后诱敌人于伏击圈,望天湖自卫队率先冲上山头猛击敌后背。此战共击毙日军八人,打掉了敌人的威风。望天湖人报国为民、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也远近闻名。
1.《梅林关外“后花园”——明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梅林关外“后花园”——明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