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袁隆平院士90大寿在长沙圣觉菲斯酒店举行;三个孙女和其他五个优秀的学生一起向袁院士致以生日的敬意,同时送给他一个点缀着稻穗的九层生日蛋糕,很有意义。回顾无数杂交水稻的神话,袁隆平总结了他的“八字方针”: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祝袁隆平院士90岁生日快乐,希望您健康平安,非常感谢您的巨大贡献
十年前,袁隆平院士在80大寿时说:“我90岁的时候,就要做到亩产一千公斤。”
时光飞逝。去年5月,专家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测量并接受了“超优钱”水稻的产量。可喜的是亩产高达1065.3公斤,提前实现了袁的生日愿望。
今年主持人问起袁隆平院士的愿望,他闭着眼睛默默许愿,却没有说话。
但在场的人都知道,他一直在杂交水稻前线奋战,他心里想要的东西,必然离不开粮食。
没有谁,比他对杂交水稻更执着90岁的袁隆平,虽然身体不如以前,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双腿和心脏走向稻田。"没有人比他更执着于杂交水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院士办公室主任辛叶韵博士说。
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老院士研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在袁隆平住处旁边布置了一个实验场。从此这个领域成了他的“心病”。只要在长沙,每天都要看好几遍。
被称为火炉之城的长沙,夏天酷热难耐。不管多热,袁隆平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去田里。每天第二次“咨询”是中午,大家都只想躲在空房间的“火焰”里。第三次和第四次,饭前饭后。
“由于身体原因,袁隆平不能再频繁地游遍全国。但如果有一天不让他看田,他的心就会掉空。以这个领域为例。其实他站在窗边就能看出来,但他还是坚持每天下楼去田里。”杨对说道。
“虽然他的眼睛不如以前好了,但袁先生对待稻田还是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他对那天看到的田地很满意,所以不会找我麻烦。不满意,早上准时打电话给我。”负责照看楼下老人实验场的彭玉麟“吐口水”。
“活地图”:身体力行“两个梦想”袁隆平有两个著名的梦想:“草下乘凉之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之梦”。
"目前的水稻产量还没有达到他的理想水平."杨对说道。袁隆平的“理想度”,即按照目前光能利用率2.573%,再加上“五折”,将达到每公顷22.5吨的产量。
自1995年中国实施超级杂交水稻工程以来,中国杂交水稻从每公顷10.5吨增长到每公顷18吨。“然而,这仍远未达到每公顷22.5吨的生产目标。所以,即使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真的‘无能’,他也不会放弃为理想的生产目标而奋斗。”杨对说道。
世界现有水稻种植面积1.6亿公顷。如果用一半的面积生产杂交水稻,估计每公顷增产2吨,将增加水稻产量1.6亿吨,多养活4-5亿人。这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杨是这个梦想的实践者和见证者之一。
据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注重向世界推广杂交水稻。截至目前,已在亚非一带一路沿线30至40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广泛推广。
杨给《科技日报》记者发了一张货币照片。“这是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长今年拜访袁隆平院士时送给他的新货币。为了发展杂交水稻,他们用稻穗图案印制了面值最大的新货币。”
"他一直关心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上的发展和推广."辛叶韵说道。据悉,袁隆平为了在全球推广杂交水稻,除了走出去落地服务,还在国内开设了国际培训班。“每次培训班开始,他都亲自到场。毕业证书将在毕业时亲自颁发。不管他有多忙,都会挤出时间来做。”辛叶韵说道。
“你知道袁老师是个‘活地图’吗?”彭玉麟说这话的时候,《科技日报》的记者愣了一下。
原来袁隆平在问人的时候还挺“细心”的。比如外省人来看他,他先问他是哪里人。听到对方是哪里人,我马上报了当地的经纬度,得到对方的肯定后,就开始“言归正传”,说什么水稻品种适合在侃侃种植。
直到现在,他还会“忘事”,但这仍然是一张“活地图”。
网友评论1.《袁隆平九十大寿 这意味着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袁隆平九十大寿 这意味着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06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