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要做手写摘抄的,意识到工作量巨大,马上转到电脑版。请在三月寒冷的天气里喝这碗科学鸡汤。不客气
“要到达世界知识的边缘,就要找到最复杂最聪明的头脑,把他们锁在同一个房间里,让他们讨论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
一个叫“Edge”的组织把各种专家聚集在一起,让这些“最聪明的大脑”一起思考事情。
这是对话。
于是,这本书《让你看起来更聪明的新科学概念》诞生了。
失败成就成功。
事实上,西方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对失败的高度容忍。许多移民在一种对失败容忍度低的文化中接受教育和培训。一旦他们迁移到一个对失败有高度容忍度的文化中,他们就会脱颖而出,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是失败释放了成功。
科学本身就是如何利用负面结果。因为失败经验太多,失败教训大多无法分享,导致知识传播速度慢。
不可预知的世界
接受不可预测性,会帮助我们获得自由和内心的平静,让我们融入发展中的世界,在混沌的宇宙中畅游。
在我漫游欧洲的日子里,智能手机还不流行,所以除了经典地图之外,我经常在旅行手册上画一个简短的地图。在里斯本的阿尔法玛街区,道路蜿蜒曲折,所以我向青年旅行社的工作人员问路。他的回答还记得:“你应该在这里迷路。很好玩。”(迷路没坏处,好玩。)所以即使是现在,我也时不时故意收起手机,关闭所有评论,打开探索频道。
03
一切都在继续
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坚持“万物不断运动”的原则。稳定性和连续性只是假象。即使人类的意志和毅力达到顶峰,我们的成就也只是昙花一现。如果要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一定要不断追逐这条河,不然还不如让它流走。
04
十进制
威廉·威廉·詹姆斯认为,主观时间是一种神奇的体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也许生命是一个面对终点的对数时标。
时间之舟越走越快。
05
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
“如果A没有引起B,B引起A了吗?有没有第三个因素可以同时造成A和B?a和b的本质一样吗?怎么回事?我能想到其他可能性吗?我能证实这些可能性吗?我该怎么验证哪个是真的?”这样可以形成批判性思维,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事情接连发生,不一定有关联;相关事件不一定是相互因果的;相互因果不一定是唯一的因果。
06
知识就是假设
知识的深不可测性让我们明白,在理解和使用知识的时候要更加小心,这也提醒我们,既要包容,也要质疑别人的答案。知识应该被视为一种假设。
同时,正如后来所说,“知识是一种概率”。
07
宇宙无用论
这一切并不意味着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我们在宇宙基本框架中找到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只有我们创造的才有意义。宇宙只是按照它的规则继续运行。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它,赋予它意义。
08
精神生活的盲点
大家都知道夏天阳光明媚的日子让我们心情愉悦,但不知道天气和温度对我们的心理还有另一个影响:雨天让我们自省思考,从而强化记忆。
09
科学的生活方式
科学生活方式的核心是,当你面对与你相反的观点时,你应该改变思维,避免思维惯性。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因为我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从互联网上下载这些内容,我也成为了科学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小时候经常被寒暑假作业里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难住,但这些都不是网络时代的东西。知识不再只是“填空题和选择题”(比如历史事件的年代和古诗的文字),而是议论文题和应用题。
10
及时思考和超越时间思考
如果科学家认为他们的研究是为了创造新的思想,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新发现的现象,那么他们是在及时思考。如果我们超越时间思考,就会认为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我们之前。如果我们及时思考,我们不会假设。
超越时间的思考往往意味着存在一个想象的场,它位于宇宙之外,包含真理。这是一种宗教思维,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解释最终会指向经验世界之外的东西。
11
检索索引
搜索索引(Findex)是指网页搜索能够满足你对信息需求的程度。
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如何帮助搜索者确定一条信息是无用的。
在信息过剩的时代,抛弃无用的信息太过分了。。太难了。
12
自利偏差
我们总是完全接受成功和美好的事物,但我们渴望清除失败和错误。
13
幸福的五大要素
p:积极情绪(正面情绪)
e:订婚
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关系)
m:意义和目的(意义和目的)
答:成就(成绩)
14
次自我与模块思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次自我。
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次自我,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中的不合理性和不一致性。举个例子,同样的决定对于孩子来说是合理的,但是对于朋友或者恋人来说就显得离谱了。
看了人格障碍的相关报道,才知道心理测试中的“多重人格”这个词是如何被无辜滥用的。而且对“次自我”的解释非常满意。毕竟大家都那么多才多艺,矛盾重重。特别是在下一章,“心理学、精神病学和行为遗传学发现,人格特质的“正常变异”和“异常”心理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让我们为自己的神经病干杯。
15
建筑事故
我们每个人每周要花几个小时阅读与工作无关的研究文章,阅读的地点应该与我们日常工作的地点无关。这种精心构建的偶然性可能有利于培养创造力。
这是因为环境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后面提到的“我们无法系统地搜索内存,结果不如计算机(或网络数据库)搜索可靠。人类的记忆非常依赖于环境。比如潜水员在水下测试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回忆水下学到的单词,即使这些单词与海洋完全无关。”
16
可变基线综合征
我们没有足够的数据知道什么是正常的,所以只能假设我们看到的是正常的。
解释了所有的偏见和狭隘。
17
预测编码
我的核心观点其实很简单:对世界的感知是对自己的感觉状态的成功预测。大脑基于现有的关于世界结构的知识,通过判断连续事件发生的概率来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预测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会出现错误提示,要求对预测进行修正,甚至改变我们原有的知识。
第三,感知和认知的界限变得模糊。我们所感知的,或者我们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知道的;我们所知道的,或者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的,总是来自我们所感知的,或者我们认为我们所感知的。
所以,我们只是听到我们想听到的,读到贴在我们心上的文字——甚至我的女儿也认为月亮升起是为了看她在天上空。我们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
18
站在彼此的立场
何(越南僧人释疑一行)说:“如果你是一个诗人,当你看着这张纸的时候,一朵云就会清晰地浮现在你的面前。因为没有云,就没有雨;没有雨,森林就不能生长;纸离不开木头。这里纸应该有云。换句话说,没有云,就没有纸。所以云和纸是相互的。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互在”,但字典里没有这个词。它由“内在”和“存在”组成。住还是住在一起?你不能只做你自己,但你必须忍受一切。这张纸是这样的,一切都是这样的。”
很容易被唯物主义的普适性所否定,但故事本身是美好的,如何理解在于个人实践。
19
风险素养
风险素养是用足够的信息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不同于听、说、读、写的基本素养,风险素养也需要有相应的感受——拒绝舒缓的父母风格和确定性幻想,学会承受不确定性。
20
中庸
中庸之道是“你并不特别”:宇宙不会围着你转,地球不是一个优越的星球,你的祖国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你也不是一个精心规划的人生,你中午刚吃的金枪鱼三明治并没有让你消化不良的意思。世界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宇宙无常的自然法则上。这样的法律无一例外地适用于一切,永远不会偏袒你。你认为在宇宙中重要的只是一个偶然。
中庸告诉我们,我们的存在从来不是必然的,宇宙本身没有恶意,也没有善意。任何事情都只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掌握这样的规律才是科学的目的。
21
设计你的思维
当爱因斯坦被问到为什么要在通讯录里查他的号码时,他说他只会记住找不到的东西。
22
非先天遗传
物种的消失不再仅仅是因为灭绝,还因为同化。
走在很多克隆的城市街区,总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因此,我们应该在街上走一走,找到它的独特之处。
23
后猿类
缓慢而稳定的变化只能形成习惯,不能激发行动。
青蛙用温水煮,还是用袖子擦干?
有意思的是,很多观点并不新颖,完全没有,在很多心灵鸡汤的微信官方账号文本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但是“故事只是故事。虽然小说很励志,但科学可以解决问题。”我喜欢科学家玩概念和推理的方式。事实证明,科学远胜一票鸡汤。
1.《科普知识读后感 科学“心灵鸡汤”——一篇读书笔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科普知识读后感 科学“心灵鸡汤”——一篇读书笔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09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