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冯岩是证券业开拓香港市场的“先行者”。1993年,君安证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成为第一批跨境工作者。
20年来,长期服务于香港社会和金融业,曾任香港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三届、第四届会长。任期结束后,他担任协会的永久名誉主席。
目前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副会长、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理事,全面融入香港社会。2013年,他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太平绅士”称号。
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专访了冯岩。他对回归最深的感受,可以用“骄傲”二字来概括。“在过去的20年里,我见证了个人、企业和香港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壮大。”
角色转换:从初级参与者到主要参与者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你早年投身证券行业的时候,香港还没有回归。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变化。在你看来,生活和工作中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冯岩:二十年过去了。我回国的时候,已经在香港呆了四年,但是看到英国军乐队在交接仪式上演奏,还是很新鲜的。回归前在香港生活工作不方便,因为香港人听不懂普通话。只是在最近几年,香港才被定位为人民币结算中心,香港才真正与中国内地融合。
国泰君安是1993年来香港的,当时叫君安证券,几乎是中资企业中最早的。从1993年到1995年,国泰君安母公司向香港公司注资3198万港元,这是我们所有的钱。我们公司1993年成立的时候主要经营b股,而万科的b股当时是国泰君安做的,后来我们逐渐发展了经纪和投行业务。该公司于2010年通过IPO在HKEx主板上市后,市值已超过170亿港元。按母公司持股比例计算,相比之前3198万港元的初始注资,国有资产增量已经超过345倍,这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变化。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你在香港的新工作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冯岩:最大的不同是国泰君安国际的发展规模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92年加入君安证券,2000年成为国泰君安国际负责人。刚开始在香港发展业务的时候,我很着急,因为做了两单,发现基本没有生意。当时君安没有香港本地券商的资源,所以做了很多自营投资,就是炒股。市场一度疯狂,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我们损失惨重,1999年(莒南、国泰合并为国泰莒南),我方资不抵债。
国泰君安国际吸取了亚洲金融风暴的教训,决定不进行自营投资,抓住2000年至2001年向国内投资者开放b股和2001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两个机会,高价出售了相关股票,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0年,该公司成为首家在HKEx主板上市的中资券商。2011年,公司成为首家入选香港恒生综合指数金融成份股的中资券商,2015年进一步入选恒生综合大中股指数成份股,同年入选富时香港指数和富时香港不含h股指数。
回顾过去20年,国泰君安国际于1993年至1995年间在香港开展业务,当时其母公司国泰君安证券向香港公司注资3198万港元。国泰君安国际几乎是“白手起家”的市值,现在已经超过170亿人民币。按母公司持股比例计算,与之前3198万港元的初始注资相比,国有资产增量超过345倍。截至2016年底,公司总资产超过450亿港元,年收入达到25.2亿港元。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作为中资券商协会永久名誉会长,请谈谈近年来中资券商地位上升的情况。这是由于母公司实力不断增强还是外资券商在香港市场布局的改变?
冯岩:从2004年开始,国家在很多方面给予商家政策支持,包括CEPA、QDII、深港通、沪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约有600家大小投资银行和券商聚集在香港,其中许多中资券商自2006年以来已获准在香港上市。
与此同时,内地经济对香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资上市公司近年来已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重要市场基础,市值占60%,营业额占70%,为中资金融机构在香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机遇。
金融业除了和人打交道,和国力也是息息相关的。多年前,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英国在香港证券业的领先地位已经被美国取代。香港回归20年后,中国变得更强大,对香港的影响也很大,我们的中资证券公司也变得更强大。目前,外资银行在香港的市场份额明显下降。
国际探索:基于文化融合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你对香港和上海这两个金融中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和立场?
冯岩:香港和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定位不同,两地金融领域的互补性远远超过竞争。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海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和金融发展有目共睹。如果说股票市值的话,上交所已经超过了港交所。但我们要看到,香港在法律基础和信息公开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国内发行人可以享受更低的融资成本。同时,人民币的海外配置对于内地投资者,尤其是不断增长的高净值客户来说,仍然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投资方向。香港和上海将在境内和境外人民币市场做出各自的贡献和发展,共同努力。
当然,香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内地的发展也需要香港。香港从中国的封闭开始,但它的发展依赖于中国的开放。中国发展了,香港才有希望。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中,香港曾经是贸易、港口和进出口业务最重要的窗口,语言和制度各不相同。
但是,主要是金融业的改革开放。我认为香港在金融改革开放后会越来越强大。因为金融具有人文性,是一个非常注重文化、法律、思维习惯的行业。香港法律和会计实力雄厚,法律基础与内地不同,吸引更多国际和各类人才来港。中国越开放,香港就越强大。但香港必须与中国大陆融合。
回归20年来,香港凭借“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巩固和加强了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家支持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中心的作用,发挥超级联系人、法律服务和争议解决中心、投资者的作用,进一步帮助国家“引进来”、“走出去”。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作为早期派驻管理香港公司业务的领导,能否结合国泰君安香港公司的成长谈一下国泰君安国际的国际业务战略?
冯岩:20世纪90年代,君安证券变得非常国际化。不仅派了很多人出国留学,1997年我们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有分公司,准备收购一家韩国的经纪公司。当时我们做了分析,认为韩国券商的投资价值很高。然而,这些国际探索后来被发现是完全不现实的。2000年我来了以后,都撤掉了,根本没钱,所以决定把三点都撤掉,专心发展香港市场。
多年来,我们的国际化一直奉行自我积累、稳步发展的国际化战略,谨慎对待并购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这背后的原因是金融机构不同于制造业,金融行业有很多人文因素。所以文化融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更重要。这个行业需要一个文化整合。我们在香港成功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可以融合。比如我完全融入了香港。国泰君安国际最终在中西文化荟萃的国际大都市香港生根、发展、壮大。
在文化融合的国际化理念下,公司于2015年在新加坡设立分公司,确定了依托大陆、立足香港、依托东南亚、面向亚太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互联互通:提升内地与香港的资本市场地位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这几年你的商业伙伴和投资人有变化吗?如何看待内地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投资需求?
冯岩:一直以来,该公司都是跨境平台和桥梁,主要帮助国内投资者配置和投资海外资产。大陆投资者在企业客户中的比例高达90%,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截至2016年底,企业机构客户的经纪佣金收入占比接近3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内地居民财富实现快速增长,理财需求越来越强烈;但高净值个人投资组合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必然会增加。香港是国内投资者配置海外资产的首选。因此,随着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深化,内地投资者对香港投资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是一个大的历史趋势,总体来说是自然健康的。当然,我们需要关注美元加息导致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走低等预期因素带来的资金外流,坚决支持并自觉遵守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外汇监管要求。
针对内地居民境外投资的理财需求,公司根据客户的资产质量和回报要求,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和量身定制合适的产品或投资方案。公司目前一半以上的业务部门负责人是来自外资的高级团队,他们是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能够为客户创造良好的效益。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香港作为连接海外资本的枢纽,是很多企业出海的桥头堡。如何看待中资企业的海外竞争力?
冯岩:近年来,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中资企业在加强金融市场的活跃性和多元化的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地位。中资企业具有许多竞争优势,包括强大的资金支持、项目可用的资源、丰富的内地游客、长期的战略发展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机制。这些因素就是近年来中资企业吸引人才的优势。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近年来各大外资银行纷纷减少在亚洲的投资银行业务。相反,由于中国经济的改善和国家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大力支持,中资企业积极赴港发展壮大业务,将内地的金融活水引入香港,吸收了大量本地人才,助推了香港经济和就业市场,增强了中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国泰君安国际为例,该公司在香港有20年的深厚经验,因此可以比其他公司对当地资本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公司有400多人。通过多年的积累和有效的激励,不仅拥有一批精英、勤奋的专业服务团队,还拥有众多高净值、高质量的国内客户。截至2016年底,客户在公司的托管资金和资产超过1700亿港元,公司在经纪业务中的市场份额在2017年大幅增加。
国泰君安国际在香港市场的竞争力很强,这也源于母公司的强大实力和全力支持。公司控股股东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201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4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16年,国泰君安证券净利润排名行业第二。母公司的品牌效应、客户基础、研究实力和业务支持是公司拓展香港市场的主要优势。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CEPA框架下,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已经建立。如何看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冯岩: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国家大力支持香港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惠港措施,包括CEPA、沪港通、深港通等。预计“邦德连线”也将很快推出。
这些互联互通机制的建立对于提升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快内地资本市场开放,增加海外投资者对内地资本市场的投资,改善内地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从而提高市场有效性、公司治理和监管水平,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目标。
同时,互联互通将有助于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中心。
记者朱茵许巍
国际金融新闻∣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1.《国泰君安香港 香港回归20周年系列|独家专访国泰君安国际阎峰:两地金融领域的互补性远超竞争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泰君安香港 香港回归20周年系列|独家专访国泰君安国际阎峰:两地金融领域的互补性远超竞争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24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