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香港素描
刚到香港会晕!不是晕车,晕船,是头晕!晕地板!
从深圳到香港,从北到南,经过新界到九龙,再到香港岛,视觉体验会经历一个开合的过程——突然满眼青山绿水,或者无敌海景,豁然开朗;突然,密集矗立、飞入云端的摩天大楼压下了视线。这种开放和封闭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在大陆是体会不到的。
香港的城市天际线开放和关闭租房者
在城市的核心区域,有许多高层建筑,就像水泥森林一样;仔细看,高楼上的窗户和阳台窄而密,外墙镶嵌着90年代mainland China流行的窗式空。稍有建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么密集的窗户的布置,意味着房间多而小。
香港就像钱钟书的《围城》,城里人想出来,城外人想进去。想出来的人一定是城市里有不愉快的事,想进去的人则认为城市有它的需求。
香港是一个矛盾而神奇的城市:经济繁荣,贫富悬殊;高层建筑,山青海阔;在一个小地方,货物就像一个轮子...
作者试图从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来理解这个矛盾的魅力城市。城市生活的状态既是表象,也是结果,是政治体制角力、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历史变迁等综合力量造成的。
02香港,一个高度密集的城市
香港土地集约开发程度极高。香港面积1111平方公里(2014年),相当于深圳面积的一半。但仅建成土地267.5公里,仅占24.4%,其中约80公里土地已复垦。
香港地形图:约650km(约占陆地总面积的60%)为天然山坡,不适合开发(谷歌地图)
78%的区域被植被覆盖,41.7%被开发为郊野公园(政府信息)
自开放以来,香港共填海约80公里,相当于香港岛的一个面积。填海所得的土地(见图中灰色部分)容纳了香港约30%的人口和70%的商业活动(“香港城市建设”)
除了上述地理特征外,香港还具有以下鲜明的城市特色:
香港人口740万,平均集中在6000人/公里,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孟买和达卡。个别街区,如九龙半岛油尖旺地区,人口密度高达4万人/公里;
香港的贫富差距。据2014年统计,3335名“超级富豪”拥有香港60%的资产;2017年,贫困线以下人口138万,贫困率14.7%(但我认为“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香港90%的旅客和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每天1200万人次,居世界首位。香港私家车总数只有55万辆左右,也就是说每1000个香港人只有73辆私家车。这个比例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中国大陆很多二三线城市;
香港的房屋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香港房价高,2018年连续八年被评为最买不起的房地产市场。香港房价中位数是税前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的19.4倍。2018年9月,均价15万元/m(人民币)左右,香港自有住房率仅为52%。大约一半的人口需要住在政府建造的243个公共住房(廉租房),总数超过80万。单元,或218个自有住房(政府资助的自有住房);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5m2(上海36 m2/人)(2016)。
在世人眼中,繁华的“东方之珠”和高层的“丛林”至少有一半是公房建筑,其次是宏伟的商业建筑和美丽的私人建筑。
鉴于香港公共房屋的比例高达一半以上,全港公共屋的楼宇塑造了香港的城市面貌。我认为,要了解香港,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公共屋的规划和布局、交通联系、社区设施和生活条件。
03体验香港社区
走马黄大仙区
早在八十年代,香港便制订了《全港发展策略》,明确规定公共交通,尤其是铁路(MRT),应是协调土地用途和空布局的骨干。香港的商住区基本都是沿地铁线布局,围绕地铁站综合开发。
笔者久闻香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对其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多次亲自深入社区进行深入体验。尽量沿着各种地铁线路行走,观察小区与车站的关系,了解车站的无缝交通衔接,感受步行5-10分钟范围内的出行体验和公共屋的居住状况。黄大仙区位于九龙半岛东北部,是这次访问的第一站。以下是一些粗浅的印象与大家分享。
60年代初,港英政府着手兴建公共屋,以容纳二战后激增的移民(据统计,1945年日本占领香港末期,全市人口只有60万左右。战后激增至1948年的180万,1961年达到313万。在此背景下,黄大仙区实现了规划蓝图(见下图),并在达到目前的状态之前不断完善。
在黄大仙分区计划大纲图(1960)中,公众空空间是规划师关注的焦点,住宅区覆盖着大片绿色公共用地。(“新城”)
黄大仙行政区成立于1981年,占地9.36公里。截至2016年年中,黄大仙区人口为425,000人,容纳约140,000户家庭,人口密度为45,711人/公里。黄大仙区也是香港唯一不临海的行政区;
黄大仙得名于“宋驰黄大仙祠”,是该地区三大宗教的结合体。多年来,这里的熏香一直很兴盛,凸显了鲜明的中国文化传统。黄大仙地铁站和香港其他地铁站一样,肩负着指挥整个地区的重任——地铁站似乎是一个地区的出入口,见证了无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十个出入口像八爪鱼一样,把黄大仙的东、西、北、南住宅区紧密相连。地铁南北两侧有两个大型购物中心,黄大仙中心北厅和南厅,总建筑面积约3万㎡。
香港地铁站密集,每个站基本覆盖300~500米的步行范围
黄大仙地铁站附近物业分布图
黄大仙区85%的居民居住在“公屋”或“居者有其屋”内,位于容积率最高的地铁站一楼,包括22个公共屋,179幢楼宇,70800户,约21万人;全港共有24个居屋苑、102幢居屋大厦及34,626个住户。
黄大仙公屋建于60年代,当时的环境设计非常人性化:一条有屋顶的全天候风雨走廊贯穿各个小区的出入口(虽然混凝土结构有些笨拙),与地铁站无缝衔接;小区设计体现人性化关怀,无障碍设施考虑周全,轮椅出行顺畅;即使小区内公共空房间狭小,也会设立多功能活动场所,满足老幼需求。
香港所有公共屋都采用开放式设计,没有围墙,所以街道层次丰富生动;外人可以自由行走。如果他们想上楼,必须刷卡或输入密码。提交人在现场观察到,单位大楼没有保安,如果改成内地,是不能接受的。
黄大仙下村的风雨走廊贯穿南北出入口,与车站和单位建筑闫风焕无缝连接
黄大仙下村高楼下的一个缝了针的运动场——闫风欢
黄大仙下村单位大厦入口处的无障碍扶手坡道
莫尔斯公园盲文扶手和盲道
黄大仙庙每天都像一团朝圣者
黄大仙站B3出口,右边是妙言凤凰
黄大仙中央购物中心位于燕凤凰台,地铁站上方
除了体贴人性化的小区设计,香港的公空房也很丰富实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住房局促的不足。据笔者测算,约5公里范围内有10多个大中型公园和体育场馆,如下图所示,面积55万㎡(香港城市规划导则规定人均拥有1㎡公共开放空间)。
住宅区虽然密度很高,但是公共空房间很丰富。图中,绿色表示运动场馆和休息公园(CentaMap)
黄大仙区摩尔斯公园建于1967年10月,是九龙最大的公园,占地约16万平方米。它分为四个部分,由香港赛马会捐赠,由LCSD政府经营和管理。公园功能齐全,包括太极花园、游泳池、室内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溜冰场、室内壁球场、露天剧场、儿童游乐场等。,兼顾各种人。笔者在公园中感受到,这些人性化的公共休闲体育场馆设计精良、建设良好、环境优美、管理良好。
在周围密集的高层建筑中,一个大型公共空房间提供了宝贵的绿色景观和呼吸和呼吸的自由,大大缓解了城市的紧张局势,造福了市民。
黄大仙区摩尔斯公园。运动场周围有很多高层建筑,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很高。背景是狮子山。严风焕
莫尔斯公园的彩色导游图,有清晰的导游和颜风焕
各种运动场馆齐全严风焕
黄大仙站辐射社区以地铁站为核心,上层建筑和公共屋高密度建造。建筑容积率从交通枢纽站开始逐渐降低。低层私房和独立式房屋布置在外围,北方建筑耸立在山上。社区规划强调人文关怀,友好步行,就近配置医疗、教育、购物、就业等,充分体现了布局紧凑的优势。
类似黄大仙区的紧凑发展模式在香港很普遍,尤其是地铁沿线。我们将在下面进一步探讨。
04体验香港社区
彩虹村和平石村打卡
彩虹村、石平村和彩虹站属于黄大仙区。彩虹站离黄大仙站有两站。也是典型的“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符合黄大仙站的发展理念:以地铁站为中心,周边综合物业。地铁站覆盖着一座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名为“惠八坊”,该建筑的一楼和二楼是“石平公共交通换乘站”,设有一个公交总站
七个出口分别延伸至彩虹村和平石村(彩云村距离彩虹站约600米,步行约10分钟)。彩虹站也是去香港科技大学必去的站。地铁站人流稳定、充裕。
彩虹地铁站辐射彩虹村和平石村,步行距离距闫风欢仅200米
彩虹村因其多彩的门面而成为网络名人庄园;这个屋是香港最早兴建的公共屋之一。它位于黄大仙区牛池湾。由巴马丹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包豪斯建筑风格。彩虹村以其独特的设计获得了1965年香港建筑师学会银奖。现在由香港房屋委员会管理。
彩虹村共有11栋建筑,7400套公租房,1.8万居民,居住面积24.1~69.2㎡。
对接地铁站“师鹏公交换乘站”(网络图)
牛池湾市场,步行即可到达,离燕凤凰很近
整个房子没有围墙,完全对外开放,严风华
一楼是天主教中学,对严风华来说很方便
坪石小区是彩虹小区旁边的另一个公共住宅小区,与彩虹村共用彩虹地铁站和社区设施,也是由巴马丹纳公司设计,70年代竣工。截至2018年6月30日,共有4500户。小区周围是九龙的几条主干道:龙翔路、观塘路、清水湾路,靠近彩虹立交,交通十分便利。
坪市村由7栋建筑、4600套公租房、12000名居民和30.6~38.8㎡住宅区组成。
外墙上的“石平村”两个字特别醒目严风焕
小区下面是地铁站和燕凤凰,裙楼商圈
社区志愿者在社区摆摊设点,为老人提供咨询服务
香港立法局议员在屋张贴为市民服务的海报,表达他们的感受,为市民请愿闫奉欢
住宅小区“预防自杀协会”的社区组织——阎奉欢
小区内的老年邻里中心位于燕凤环,裙楼二楼
一楼是社区商业街闫风焕
小区内多功能室内活动中心闫风欢
立法会议员莫言荣剑的卑微办公室
小区一楼全铺,楼顶是活动场地和部分商铺,由严风华与一楼商业楼梯相连
外来人员可以直接到单位大楼门口,进门需要按密码或者互相交谈,但严风焕无人值守
单元建筑设计城的布局四面围合,单侧走廊形成独特的建筑画面严风焕
龙覆膜走廊及站台休息区
燕凤凰,平台游乐设施和运动场地
05结论
除了本文讨论的几个公共屋,笔者还走访了其他屋,香港的房屋发展模式概念基本相同。本文试图引导读者“透过管子看豹”,客观理解以交通为导向的紧凑、高密度发展的城市特征。
客观来说,香港房价贵,面积窄,居住条件可谓非人;住房问题已成为市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在研究了香港的建设历史后,认为这种情况是历史的必然。
首先,香港回归中国之前的历史是一部殖民史。英国殖民者的发展和治理思想是英国人的优先,中国人次之。作为最早开埠的香港岛核心区,一直被英国统治阶级、资本家和军事用途优先占有。中国人的生活条件一直很差。
之后的二战是一个分水岭。日本侵略香港三年零八个月,视香港为军事基地和物资供应基地,利用大片新界土地搞农业种植和植树造林,用于军事用途;更有甚者,日军为了减少资源消耗,把大量的人从香港赶了出来。人口在战争期间锐减至60万,战后激增至310万,直接导致住房供应不足,大量人口生活环境恶劣。香港的公共屋是在这种极其被动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当时,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为居住在简陋棚户区的居民提供一个坚实的居住场所。起点和标准都很低。
幸运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香港政府邀请了英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尤其是著名的帕特里克·阿伯克隆比(Patrick Abercrombie)来领导战后紧急的城市规划。战后英国也面临着住房短缺的问题,佩卡·贝康比也是“大伦敦规划”的设计者。英国人的城市规划思想深受1898年霍华德的花园理论的影响。香港的城市规划应该是吸收农村城市宜居理念,结合住房安置巨大需求的结果。
在英国设计师的思想中,早期的新界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而山区也负责植树造林和集水,所以他们不主张将城市扩展到这些地区。事实上,保存大面积的青山绿水,也可以让香港保存其珍贵的自然生态环境。
政府努力寻找住宅外的平衡,充分利用室外空房间营造宜人的居住氛围:交通便利、购物方便、设施齐全、步行友好、全民健身……作为一个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大都市,它有效地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了大量的人口。尽管有缺点,我认为香港仍然是一个成功的模式。
建筑案例:SOM、福斯特、卡拉特拉瓦在同一个领域竞争。世界上最大的机场项目谁会花?
架构排名:前20名
周围的建筑:纽约地铁的白天和黑夜
建筑趣味:建筑与珠宝的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建筑观点:建筑师的天罚
建筑材料:从古罗马到后现代,一种材料是如何影响建筑史的?
1.《香港天使 香港,魔鬼还是天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香港天使 香港,魔鬼还是天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31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