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尹庆炎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与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闵大洪
新闻背景在沪工作的灵宝青年王帅在网上发帖“河南灵宝老农抗旱绝技”,反映了河南省灵宝市政府非法征地的情况。后来因涉嫌诽谤罪被河南灵宝警方跨省追捕,被关在看守所8天。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迅速在网上引起热议。4月16日,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为此事道歉。灵宝市委、市政府还专门派人到上海向王帅道歉,对其非法拘禁8天给予783.93元的国家赔偿。本案中,当地公安局5名责任人被追究错案责任。王帅案的处理结果出来后,很多人仍然在网上表示不满,认为被处理的警员只是替罪羊,只是奉命行事。把他们赶到上海抓人的幕后指挥还安然在位,这些为领导背黑锅的警察,在公众注意力转移的情况下,肯定不会复职甚至升职。此外,促使王帅发帖的关键事件是:地方政府征用土地的真相并未败露。许多网民认为,河南省政府在“王帅事件”中成功实现了“危机公关”,灵宝市委、市政府、涉案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以及河南省一位主管公安工作的省级领导成为此次事件的最大赢家。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尹庆炎、中国社科院网络与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闵大洪,就“王帅事件”和网络舆论监督的新变化、新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就是民主进步。记者:“王帅事件”发生后,河南省公安厅和灵宝市政府向王帅道歉,并追究了当地公安部门的错案责任。但是网上还是有舆论对结果表示不满。如何看待这次事件?尹庆炎:王帅因为发帖被警察逮捕了。抓人肯定是不对的。现在通过网络舆论监督,终于督促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赔偿道歉,并对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包括暂停一名公安局副局长职务。我认为这一结果是我们民主化进程和政治文明的进步。网络报道是一种民意表达。记者:如今,各种网络报道层出不穷。不排除有些是假的或者恶意攻击的。王帅事件可能会鼓励更多的人采用在线报道的方式。是否会侵犯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和隐私?尹庆炎:网络报道只是一种舆论表达。如果是违背事实,针对特定个人,可能构成诽谤等违法行为,需要法律规范。受众应该对网络媒体更加宽容。记者: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一些无法及时披露的负面社会新闻往往以“用户爆料”的形式出现。网络媒体在快速传播信息的同时,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可能会出现偏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尹庆炎:其实一切都像是一枚两面的硬币。网络信息丰富快捷,但有时在准确性和真实性上可能会有偏差。只要不是恶意犯规,新鲜感和速度引起的一些偏差是可以原谅的,但真相必须及时还原。为了更好地保护公众的知情权,我们应该允许这样的偏差,我想观众也会宽容的。网民在周久耕事件中立功。记者:“王帅事件”最终得到了一个相当公正的处理结果。你认为谁应该获得最大的荣誉?尹庆炎:我觉得应该归功于广大网友,包括查出贪官的“周久耕事件”等。在网络监管中,中国网民都做出了贡献,正是他们对公平正义的不断呼吁和追求引起了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是否超越传统媒体?记者: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的成功案例层出不穷。陕西华南虎事件、深圳林嘉祥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躲猫猫”事件、“王帅事件”都体现了网络舆论对现实的强大影响力。我们能否得出结论,网络媒体的影响力现在已经超过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尹庆炎:我觉得只是时间问题。我可以举个例子。美国的《纽约时报》影响力很大,但其广告收入约75%来自网站。当然,中国的网络发展和美国还有差距,但这只是未来的问题。闵大洪:目前电视媒体的受众还是最大的,但是网络发展很快。我记得很清楚,15年前,1994年4月20日,中国国内网络正式接入互联网。短短15年,网民数量达到3亿多。从来没有一种媒介发展变化这么快。现在,网络已经延伸到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和各个领域,这种变化还在深化。(记者温新正)
1.《王帅事件 "王帅事件"处理结果引争议 专家网民看法分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帅事件 "王帅事件"处理结果引争议 专家网民看法分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32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