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张常铁路建设的“精华”
湖南日报记者邓晶和记者丁洋
黔张常铁路自西向东穿越武陵山区。铁路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河复杂多变。全铁路桥隧比高达77.9%。在五年的建设期内,建设者攻克了页岩油和天然气、高墩、大跨度桥梁等32个风险项目,确保了黔张常铁路按期高质量完工,创造了湖南铁路建设史上的崭新记录。
创造世界三大奇迹:长湾溧水大桥
长湾溧水大桥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梨园镇仙鹅村,全长369.1米,是黔张常铁路全线技术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重点控制工程。
长湾溧水大桥位于中国大鲵核心保护区。该桥最初设计为等跨桥,桥墩位于澧水河畔。
建设单位中铁十一局五公司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突破技术难点,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将原设计改为目前的不等跨桥梁。也就是码头搬到澧水岸边。
中铁十一局五公司张长铁路项目经理唐介绍,该桥在施工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先后解决了无缆区悬臂长度长、塔梁固结量大、导索管安装要求高、定位精度高等技术难题。在同类低塔铁路斜拉桥中,长湾溧水大桥的不等跨长度、无索区长度和塔梁固结截面高度居世界之首。
长湾溧水大桥的建设不仅保证了安全质量和生态环境,也为今后类似桥梁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大施工风险:岩溶和岩溶水
黔张长铁路穿越20多条地下河和10多条高压富水断层,沿线有100多个溶洞和管道流。喀斯特地区的交通长度为142.78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42.5%。
无处不在的岩溶和岩溶水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困难。
张长铁路总设计师、中铁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廷熙介绍,张长铁路勘测设计广泛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3S”技术,重点关注勘探、计算机、数据库、人工智能、地球科学等多学科最新成果,从源头上最大限度规避岩溶、岩溶水带来的工程风险。通过采取“顺坡施工”、“岩溶隧道超前预报”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工程施工安全可靠。
黔张常铁路全线新建隧道100条,全长171公里,占铁路总长度的50.3%。其中,85公里隧道穿越溶岩地段,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难度极大。
中国铁路第一勘察设计院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试图以高线位、短隧道的形式穿越岩溶地区,并在长隧道内设置人字坡,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岩溶水灾害风险。施工期间从未发生过岩溶灾害事故,保证了施工安全。
全线最长隧道:雾灵山隧道
雾灵山隧道全长9044.1米,是千张场铁路全线最长的隧道,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县慈利县东西乡。
雾灵山隧道是一级高风险隧道,具有“两高一难”的工程特点
隧道穿越世界上最复杂的岩溶地貌,地下河系统复杂多变,岩溶强烈发育,易爆泥水,安全风险高;
项目毗邻世界著名景点,环保要求高;
项目所在的山体陡峭,山坡陡峭,山谷幽深。便道曲折,高差大,两侧悬崖峭壁,交通不便。
据施工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三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施工便道穿过两座悬崖,施工人员一个个进行爆破,就像当年修建红旗渠时,从悬崖上硬生生挖了一条路。
1.《黔张常铁路 黔张常铁路建设之“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黔张常铁路 黔张常铁路建设之“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35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