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拟调整
近年来,关于未成年人低龄化犯罪案件屡屡发生,大众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一直都在持续,尤其是近些年出现的个别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以及未成年人低龄化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让大众对此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比如,辽宁大连10岁女童遇害一案,犯罪嫌疑人为一名13岁的男孩,因该男孩年龄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而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且该男孩父母在事发后未主动向被害人家属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而饱受争议。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对于特定的8种严重暴力犯罪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无论其所犯何罪,均应当负刑事责任。
从该规定来看,对于未成年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是以未成年人是否已满14周岁作为认定的唯一依据。但是,从近些年新闻报道出来的个案可以看出的是,随着未成年人接受的信息及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与其年龄、心智不太相符。尤其是部分未成年人在身体发育及心智成熟方面,已经与成年人别无一致,对于此类未成年人在恶性暴力犯罪方面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以其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要求,将其一放了之或者对其收容教养,是很难抚慰被害人已经受伤的心灵及保护被害人合理且正当的利益诉求。因此,降低未成年人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有其必要性。
另外,从民法角度来看,我国于2017年颁布的《民法总则》及今年颁布的《民法典》当中,均下调了未成年人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的年龄认定标准,从之前的10周岁下降为8周岁。根据新法规定来看,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
因此,从该角度来看,下调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认定标准,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未成年人的年龄、心智、精神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具有一定的前进性。同理,下调未成年人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也需要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心智、年龄、精神是否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适应。
而在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对媒体的回应中提到未来刑法修正案针对是否降低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也初步明确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刑责年龄做个别下调;第二个则是修改刑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改,完善专门的矫治教育制度。从此回应可以看出的是,下调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趋势,同时也要针对出现的个别情况做特殊规定,比如下调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8种严重暴力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对于不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不能一放了之,对于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同样也不能一关了之,而是要辅以专门的矫治教育措施,达到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目的。
1.《刑事责任年龄拟调整 具体是啥情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刑事责任年龄拟调整 具体是啥情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41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