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2月,贝尔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和他的同事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拉顿成功地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
显通半导体公司
飞兆半导体的母公司是飞兆半导体的飞兆集团,由飞兆集团副总裁理查德·霍奇森负责。霍奇森原本打算诺伊斯做总经理,但诺伊斯拒绝了,他只想做技术总监,于是霍奇森聘请休斯公司的埃德·鲍德温(Ed Baldwin)担任飞兆半导体的总经理。
关于公司的股份,确定如下:公司分为1325股,八人各100股,海登·柊司225股,其余300股留作公司未来经营之用。
根据投资协议,如果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超过30万美元,飞兆集团有权在五年后以300万美元或500万美元收回其股份。
这项协议标志着硅谷第一次真正的风险投资。洛克和科伊尔是硅谷最早的风险投资家。他们帮助制定公司的经营战略,分析融资需求,寻求资金,分享利润。
飞兆半导体公司的成立被公认为硅谷诞生的标志。虽然肖克利把硅带到了这里,但无疑是飞兆半导体创造了硅谷及其独特的文化。
飞兆半导体成立后,第一笔订单来自IBM。这也是一种“关系秩序”。如前所述,飞兆半导体是IBM的主要股东,在他的帮助下,飞兆半导体获得了这笔关键订单。
在这份订单中,IBM从飞兆半导体订购了100根硅管,每根价格为150美元。
左起:费尔柴尔德、摩尔、诺伊斯
为了按时保质完成订单,八人分工:诺伊斯和光栅负责硅片刻蚀;Herny负责扩散过程;罗伯茨负责切割抛光;摩尔负责设计和建造熔炉;凯鹏华盈和布兰科负责加工设备的开发和制造技术的改进;Grinik负责测试。
诺伊斯和他的团队
感谢大家的共同努力,半年后,飞兆第一批双扩散NPN硅晶体管问世,订单顺利交付。然而,飞兆半导体此后一直未能从IBM获得硅管订单(后来IBM与德州仪器合作建立了自己的晶体管生产线)。
但飞兆通过这个订单成功站稳脚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到1958年底,飞兆半导体的销售额达到50万美元,员工增加到100人。
1959年2月,德州仪器工程师J.kilby申请集成电路第一个发明专利的消息传来,诺伊斯震惊了。他立即召集团队成员讨论对策。
基尔比和他的集成电路产品
Kilby在德州仪器的问题,比如在硅片上扩散两次,互相连线,是飞兆半导体的特长。诺伊斯指出,可以使用金属蒸发沉积的方法来代替热焊丝,这是解决元件互连的最佳方法。
1959年7月30日,他们也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专利。
为了争夺集成电路的发明权,两家公司开始了旷日持久的争论。1966年,基尔比和诺伊斯同时被富兰克林研究所授予巴兰丁奖章。基尔比被誉为“第一个集成电路的发明者”,诺伊斯被誉为“提出适合工业生产的集成电路理论的人”。1969年法院终审判决发布,集成电路在法律上实际上被认定为同时发明。
回到1960年。当时飞兆的母公司行使权利,按照投资协议回购了全部股份。八个人每人得到25万美元。在当时的美国,这是一笔巨款。
从1960年到1965年,飞兆半导体的销售额每年翻一番。1966年,飞兆半导体是仅次于德州仪器的第二大半导体公司。
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飞兆的危机开始出现。
一是飞兆母公司收购八人帮股权,极大影响了八人帮的工作积极性。
另外,飞兆半导体虽然远离加州,但其一举一动都被飞兆总部设在纽约的母公司控制,发展受到太多约束。不仅如此,母公司还抽走了飞兆半导体的利润,投资了大量无利可图的业务。
于是,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八个人相继开始了新的“反叛”。
1961年,赫尼、拉斯特和罗伯特离开了,他们成立了阿米尔科公司(Amelco),后来称为Teledyne,并从事半导体测试业务。
1962年,凯鹏华盈离开并创立了Edex。1967年,他创立了Intersil公司。后来,他创办了KPCB风险投资公司。而且,根据记录,他至少创立了12家公司。
1968年8月,诺伊斯和负责研发的摩尔一起辞职,他们还带走了流程开发专家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他们三人创立的公司是后来如日中天的世界IT巨头英特尔。
英特尔创始人:格罗夫、诺伊斯、摩尔
差点忘了说,没错,就是摩尔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个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元器件数量每18-24个月就会翻倍,性能也会翻倍。
此后不久,格里尼克也离开了飞兆半导体,回到大学教书。
1969年,八帮最后一个布兰科也走了。
至此,八人全部离开飞兆半导体公司。
前八人反叛组织
创始人选择离职,员工就更不用说了。
飞兆迎来大规模离职潮,很多员工选择离职。包括销售总监桑德斯。他带着七名飞兆员工离开公司,创立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AMD。
英特尔和AMD是一家人
随着飞兆人才的外流,新的半导体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对此,苹果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说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
“飞兆半导体公司就像一棵成熟的蒲公英。当你吹的时候,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会随风飞舞。”
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著名畅销书《硅谷热》也写道:
“硅谷70家半导体公司中,约有一半是飞兆半导体的直接或间接后裔。为飞兆公司工作是进入整个硅谷半导体行业的途径。1969年在桑尼维尔举行的半导体工程师会议上,400名与会者中只有24人从未在飞兆半导体工作过。”
仙童家谱
可以说飞兆半导体是硅谷乃至全世界半导体人才的黄埔军校。
随着人才的不断流失和竞争对手的出现,飞兆必然会走下坡路。
从1965年到1968年,飞兆半导体的销售额持续下降。
1967年,飞兆半导体遭受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760万美元,其股票从一年前的3美元跌至每股0.5美元,市值缩水一半。
后来的故事无话可说,但风云摇曳,被人卖了又卖。
1979年,飞兆半导体被出售给法国石油公司斯伦贝谢。
1987年,斯伦贝谢将飞兆半导体以原价的三分之一转售给另一家美国公司——国家半导体公司(NSC)。讽刺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是C.Sporck,当年离开飞兆的总经理。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在这里,飞兆半导体品牌一度不复存在。
1996年,国家半导体公司将原来的飞兆半导体总部迁至缅因州,并恢复了飞兆半导体的旧名。“硅谷人才摇篮”已经离开硅谷。
1997年3月,飞兆再次被出售。这一次,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为此买单,于是飞兆成为一家独立公司,由柯克·庞德(Kirk Pond)担任首席执行官。
2016年,安森美半导体以24亿美元完成了对飞兆半导体的收购。至此,曾经主导硅谷的飞兆半导体失去了整个生命,从此世界上再无飞兆半导体。
安森美收购飞兆半导体
故事到此结束。
如你所见,飞兆半导体对硅谷乃至当今时代的科技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之前有一种说法,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员工离职后成立的公司大概有92家。这些公司拥有80多万名员工,市值21万亿美元,超过大多数国家的GDP。受飞兆半导体间接影响的公司不计其数。
可以说,没有飞兆的陨落,就没有今天的硅谷,也就没有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显著成就。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将是另一个场景。
俗话说,当一个小仙女倒下时,千千的一万个小仙女就会站起来。
也许,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启示。
1.《仙童 仙童传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仙童 仙童传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45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