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形势不断扩大。现阶段,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麻痹、厌战、松弛。为了恢复工作,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不仅要用理性和平的态度建立心理防线,还要调整健康积极的态度,轻装上阵,积极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不仅威胁公众健康,还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有多少患者徘徊在生死之间,有多少医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有多少社区工作者面临着诸多矛盾的新问题,有多少人经历了自我隔离的“幽闭恐惧症空”...

党中央已作出安排,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关怀。相关部门及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加强心理干预和指导提供了有力指导。我省部分社会工作者、心理志愿者、心理医生不仅为武汉市收容医院的患者提供远程心理咨询,还为我省公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心理干预和咨询机制正在形成。可以说整个社会心理学都经受住了考验,从焦虑到克制自律,从迷茫到科学理性,然后人们发展出了健康文明的概念:不为自己也不为社会添乱,保护自己和他人。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改善,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发布,新闻媒体深入报道战争“疫情”事迹,都是调节全社会心态的良药,是一种共同的心理建设。具体的调整措施应该因人而异,因群体而异。对于患者,要用专业的心理干预来提升情绪;对于正面战场的医护人员,从目前的强制休息到今后的相关政策,都必须落实;对于社区工作者,要有更多的设施和精神关怀;对于不能如期开学的学生,要减少焦虑和改变的压力;对于家里抗疫的人,要帮助他们做好正常社交的准备。

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所以大家都要做好“心理统筹”:以健康积极的心态筑牢防疫屏障,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

1.《社会心态 培育更加积极的社会心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社会心态 培育更加积极的社会心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46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