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的基本常识
一般认为和声随旋律出现(基本旋律的“色彩”),其最简单的表达就是两个或多个音符之间的关系。从公元1600年左右到本世纪,和谐始终遵循着共同的基本原则。在此期间,作曲家对和声的处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和声技法可能起源于9世纪或更早时期的普莱恩查尔特(一种中世纪教堂音乐)的平行部分,然后发展成复调写作,一种“多层次”的音乐,每一层都有自己的旋律。因为这样合成的音乐是悦耳的,也就是“和声”,在音乐的发展中形成了和声的概念,同时演奏的一串音符(和弦)逐渐作为标准的调式使用。这种模式已经融入了音乐声音的基本原理的结构中。
每一个声音或音调都有自己的泛音,不同的音调与泛音的关系更近或更远。音调和泛音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大音阶和小音阶的基础,从而成为主音及其关系的基础,即音调。所以根据这个调性框架,作曲家可以在保持和声的同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到了巴赫和韩德尔的时代,复音或对位作曲已经在调性框架中得到了完美的确立。最复杂的巴哈赋格曲完全用复杂的变调编织而成,回归作品的基本基调。
18世纪末,为了让文化水平较低的观众容易接受,并在长时间的演奏中保持注意力集中,调性的变化速度放慢了很多。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更加宽敞对称的奏鸣曲形式。像海顿、莫扎奇这样的古典作曲家,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中,表现出了他们当时所崇尚的精致和明显的简约,这与巴洛克风格的华丽和装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很快就证明了古典音乐优雅的形式过分克制了贝多芬强烈的情感。从贝多芬开始,我们看到了浪漫和谐的开始。调性的变化比较突然,联系不太紧密;弦浓度的密度较高。色度从古典风格的正式变调发展而来。变调不再受对称关系的严格控制,而是直接进入音阶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善失去了调性。变调再复杂,也从未失去基础。舒伯特音乐的一个独特标准是在一部作品中出人意料地采用一些完全不相关的调性。当然,开头和结尾的调性是一样的。
瓦格纳大胆的半音和声体系给年轻一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浪漫主义后期丰富的音乐作品表明,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包括理查德·斯劳斯、马勒和布鲁克纳等。然而,在上世纪末德彪西创立全音阶之后,他与传统的和声理论彻底决裂。在音乐上,整个音阶体系表现出印象派画家模糊朦胧的感觉。德·西施体系影响很大,影响了20世纪初整个法国作曲家流派。很快,瓦格纳的遗产理论被侵蚀,受到了勋伯格、伯格和韦伯恩所谓的第二维也纳学派的质疑。虽然荀白克写过正统的和声、对位教材,早期作品也有瓦格纳风格,但他现在最出名的还是他革命性的无调性观念。他创造的序列主义被他的弟子们继承,并直接影响了斯特拉文斯基和20世纪的其他作品
表示“小的”
1.《和声 关于和声的基本常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和声 关于和声的基本常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53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