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新房子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客厅的一角变成一个小工作室。
客厅的窗户外面,淮海路上有很多梧桐树。晴天时,树影会斜斜地照在墙上,如水波流动。刚搬进来的时候,我就被这样的窗户和光线吸引住了。
夏天闪闪发光的黄昏
其实客厅很大,被我分成三四个区域,靠近窗户的一侧直接做拍摄角度。基本都是活动家具,因为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自然斑驳的背景墙更漂亮了。
我刚搬进来的时候,我在窗户的角落里
建立了这个简单的工作室后,我再也不喜欢出去了。大部分拍摄都可以在家里完成。分享这些拍摄经验是突发奇想。也许明天你可以在家使用它们。
-
设备工具
摄像机
不是装备党,只有一台相机,索尼A7R2微单。前几年买的,像素高,操作简单,防抖能力强。当时几乎有一个博主有手。现在大家都在变,我还在护着老伙计。镜头是基本的55-f1.8定焦,主要用来拍人像。
灯光
摄影本质上是一场光影游戏。
我迷恋自然阳光投下的斑驳阴影。夏日的光线穿过客厅,黄昏时最美;秋天一点一点向前移动,现在光线从另一边的阳台投射过来。我经常自嘲,就像夸父在我的作品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灯快没了!!
这样的光线,为什么不担心拍摄?
可惜上海天气不确定,要补光。大神Yuuna推荐我买一款专业的长明LED补光灯,可以调节亮度,用软面膜拍人像。
另外还有一个3X2.6m的摄影背景框。因为现在客厅里的空房间和层高都挺舒服的,所以选择了最大的背景。也可以根据房间面积选择合适的大小。
当然各种材质和颜色的窗帘和背景纸要足够齐全,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选择。我们经常在现场做DIY,买布料后期裁剪,各种窗帘床罩都可以用。
ℬ
整体灵感
设备其实挺简单的。因为我觉得这些不重要,核心是拍摄创意和剧本。
比如我一般会想“我该拍什么?”还有“我能怎么办?”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根据主题和需求,确定呈现形式、基调和故事。
很多想法会从平时积累的灵感中寻找一些闪光点,也许是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甚至是一段有趣的描述,也许随时会突然冒出来。
积累灵感的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是看杂志,逛网站,摄影师的作品,复古插画,诗词文学,甚至是节目的设计。太多优秀的排版,色彩,旁白都能给人启发。
20世纪20年代吉尔·桑德海报/VOGUE插画
汤姆·布朗秀/蒂姆·沃克作品
艺术展是最容易集中精力寻找灵感的地方。除了作品众多,策展风格的风格本身也很有趣。
最近刚看到一个设备在显示西外滩的拍摄过程
当然最直观的是翻看和拍摄品牌相关的广告大片/看图本,可以立刻捕捉到品牌所追求的氛围和气质。
今年和Serge Lutens合作过几次,很喜欢他们的旧海报呈现出来的阴郁的审美灵感。
让人想创造旺盛!
1.《简易摄影棚 自从把我家客厅改造成摄影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简易摄影棚 自从把我家客厅改造成摄影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539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