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员工回复“嗯”被老板批评的新闻热搜。
他没有收到,而是被老板解雇了。不仅如此,老板还要求员工以后回复“罗杰”。
”而不是“好”,是人们在网上社交的基本“套路”。等等就成了社交技能2.0版。
,心里有点发毛?)
截图自:“微信数据报告背后的表情语言部”“|你的“身双”是有血有肉的表情包”
比如酒吧事件,员工老板被开除。对吧
解释是员工对自己不屑一顾。辞退员工自然是不合理的,但这恰恰说明微信聊天中的表情可能被误读了。
表情包弥补了文字作为非视觉符号的不足,但不同内涵的冲突和碰撞依然不可避免。但要认识到,信息意义的多样性和共存性是网络传播的常态,表情包不可能是人际传播的“灵丹妙药”。
当我们再次回到文章开头的新闻事件时,隐藏在新的社会礼仪下的是人们的社会压力和职场焦虑。我们小的时候没有网络,只能坐在小板凳上和同学聊一个小时。现在的人随时随地都拿着智能手机,但是打电话却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用力过猛”的沟通方式。
当“有事情就微信我”成为人们的主要社交方式时,我们不自觉地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藏在表情包下。交流环境的变化,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达。
而且,为了避免工作中的人际冲突,人们在网上使用更丰富的表达方式来维持同事之间的亲密关系。“亲爱的,我马上就做。”还有“嗯嗯,好吧!”他们已经成为“可靠的员工”和“热心的同事”的必要表达。
尊重别人,亲近别人当然是真的。但当职场社交逐渐发生变化时,人们意识到的不仅仅是线上的虚假亲密,还有人情的陌陌陌,现实生活中的沟通效率低下。最终网络上的“左右”充斥着不满和挫败,社会小号成为负面情绪的出口。
所以,无论是使用重复的“嗯嗯”还是搞笑的表情包,在生活和工作中注重社交礼仪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对他人多一些理解和真诚。
结束
没有特别标注的图片都是网络上的
参考:于小冬,黄亚音。从《皇帝的远征》看表情包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J]。媒体观察,2016,2(5):16-18。
1.《嗯嗯啊啊好大 要么回复“好的”,要么回复“嗯嗯”,“嗯”是个什么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嗯嗯啊啊好大 要么回复“好的”,要么回复“嗯嗯”,“嗯”是个什么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54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