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青龙汤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和干姜。
2.大青龙汤含麻黄、桂枝、石膏、杏仁。
3.麻黄汤的主要治疗证候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呼吸困难无汗、舌苔白、脉紧。
4.桂枝汤主要治疗证候为发热出汗、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缓。
5.桑菊饮的功效是:祛风清热、宣肺止咳。
6.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表里清凉。
7.巴度粉和再造粉的成分都含有人参和甘草。
8.小青龙汤和再造粉都含有麻黄和细辛。
9.热结,侧流,水清,色纯绿色,腹痛,口干,脉滑。治疗应选择大承气汤。
10.阳明因热郁、便秘、小便不利、阳脉浮涩而伤阴。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麻子仁丸。
11.黄龙汤的作用是:解热结,补气养血。
12.济川汤的作用是:温经通腑。
13.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清热。
14.大黄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痛、发热、手足晕厥、脉弦紧张。
15.济川汤主治:便秘、小便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弱。
16.麻子仁丸由小承气汤组成。
17.黄龙汤含有:大承气汤。
18.脾阳虚,慢性痢疾,肚脐腹寒痛,四肢微温,脉沉。宜治:温脾汤。
19.脾虚证,大便干燥,小便不利,苔黄少津,脉沉。适当治疗:马志仁丸。
20.寒积便秘,腹痛,胁痛,发热,四肢昏厥,苔白,脉弦紧。治疗宜用大黄附子汤。
21.黑逍遥散含柴胡、白芍、地黄、甘草。
22.四逆散含有柴胡、白芍、枳实和甘草。
23.纳谷不香,肚如雷,心硬而满,干呕烦。治疗宜:甘草泻心汤。
24.外感致病之初,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舌苔薄白,脉弱。合适的治疗方法是人参百度散。
25.小柴胡汤的主要作用是调和少阳。
26.逍遥散的主要作用是调和肝、脾气、气血。
27.半夏泻心汤,其特点是三病同治,即饱胀、呕吐、利便。
28.小柴胡汤是以寒热为特征,伴有口苦呕吐、咽干眩晕的方剂。
29.逍遥散中使用薄荷的主要意义是:疏肝理气。
30.银翘散中使用荆芥、豆豉的主要意义是解表透邪。
31.清宫散的作用:泻火养阴,退热清蒸。
32.朱烨石膏汤的功能: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33.患者胸肋不适,头痛头晕,口干咽干,乏力,食欲不振,小腹胀满,月经不调腹痛,脉搏微弱。逍遥散适合治疗。
34.患者色黄稠,尿浊,阴肿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宜用龙胆泻肝汤。
35.白头翁汤最适合:热毒血痢。
36.六益散最适用于暑湿泄泻。
37.芍药汤最适合湿热痢疾。
38.辛凉清方为银翘散。
39.韩信清齐放是白虎堂。
40.清热凉血的方子是犀角地黄汤。
41.苦寒方为黄连解毒汤。
42.梁颖的解毒药方是清营汤。
43.白虎汤的主要症状是:高热、烦渴。
44.小柴胡汤的主要症状是寒热。
45.青蒿鳖甲汤主治证中的主要症状为:夜间热,早期凉。
46.泻白散的主要症状是热气腾腾的皮肤。
47.清营汤主治证中的主要症状为:体热、夜热。
48.小建中汤可用于中焦虚热。
49.吴茱萸汤可用于肝寒犯胃证。
50.症状有胁肋灼痛,呕吐,味苦酸,舌红苔黄,脉数弦。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左金丸。
51.症状包括胃寒痛、吞酸声大、呕吐流涎、舌苔细白、脉沉晚。适当选择:吴茱萸汤。
52.中焦虚寒,痰瘀互结。选理中汤,加半夏、陈皮。
53.脾胃虚弱,脾虚流涎过多。理中汤宜加乌药、益智仁。
54.中焦虚寒与外感风寒证。理中汤宜加桂枝、生姜。
55.脾阳虚,胃寒,气逆。选择理中汤,加入丁香、肉豆蔻。
56.六益散适用于外感热湿所致的体热泄泻。
57.葛根芩连汤适用于阳明与热相关之证。
58.理中汤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满呕吐。
59.半夏泻心汤适用于中虚寒热结合所致的实、吐、利证。
60.白术芍药散适用于脾虚肝强型腹痛腹泻。
61.大柴胡汤和四逆散都含有相同的药用风味:枳实和芍药。
62.半夏泻心汤和小柴胡汤的药味都一样:半夏和黄芩。
63.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都含有人参、大枣和甘草。
64.四逆散和大柴胡汤都含有枳实、芍药和柴胡。
65.逍遥散和龙胆泻肝汤含有当归、白芍和柴胡。
66.普济消毒饮料和葛亮粉含有黄芩、黄连和连翘。
67.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都含有柴胡、黄芩和半夏。
68.痛泻要方风配伍的主要意义是:疏肝健脾。
69.防风童生散配伍的主要意义是祛风散邪。
70.九味羌活汤与防风配伍的主要意义是祛风散寒、祛湿。
71.白度散柴胡配伍的主要意义是祛风邪。
72.卫青粉中升麻配伍的意义包括:升阳散火。
73.当归补血汤的君药是黄芪。
74.理中汤里的君药是干姜。
75.四君子汤里的君药是人参。
76.四逆汤中的君药是附子。
77.补中益气汤的君药是黄芪。
78.治疗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补中益气汤。
79.治疗血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当归补血汤。
80.治疗气阴两虚的代表方剂是生脉散。
81.补中益气汤配伍中,柴胡宜小剂量使用。
82.在痛泻要方方耀的加减应用中,柴胡不宜使用。
83.在大补阴丸的加减应用中,应禁用柴胡。
84.小柴胡汤的配伍中,要用大剂量的柴胡。
85.逍遥散配伍中:柴胡宜适量使用。
86.麦味地黄丸的作用是滋养肺肾。
87.青蒿鳖甲汤的作用是:滋阴透邪。
88.大补阴丸的作用是:滋阴降火。
89.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
90.运女汤的作用是:清胃滋肾。
91.甘麦大枣汤的作用:保持中优先级,养心安神。
92.朱砂安神丸的作用:清热泻火,宁心安神。
93.酸枣仁汤的作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94.天王补心丹的作用:滋阴养血,强心安神。
95.归脾汤的作用:益气养血、健脾养心。
96.对于心肾两虚、阴虚火旺所致的心悸失眠,宜选用天王补心丹治疗。
97.心火亢盛、阴虚血亏所致的心悸失眠,宜选用朱砂安神丸治疗。
98.对于气血两虚心脾两虚所致的健忘失眠,宜选用归脾汤治疗。
99.酸枣仁汤应作为治疗肝血虚型失眠的首选药物。
100.肝脉大枣汤用于治疗脏阴不足、心肝脾失调所致的脏躁证。
101.那些感觉到邪气的人,突然晕倒,胸腹部满是疼痛和寒气,痰呛着了。合适的治疗方法是苏合香丸。
102.高烧,易怒,谵妄,抽搐,口渴,嘴唇灼热,舌红紫,脉弦数根。治疗宜用安宫牛黄丸。
103.高热、舌淡、舌红、苔黄、脉数强者。治疗宜用安宫牛黄丸。
104.言语谵妄,身热痰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者。知宝丹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105.神不省人事,张口闭眼,手散遗尿,四肢汗寒,脉微丧。治疗宜用沈度汤。
106.申思丸的作用:温肾健脾,收敛止泻。
107.当归黄流汤的功能:滋阴降火、固表止汗。
108.真人养肠汤的作用:涩肠、益气养血。
109.牡蛎粉的作用:益气固表,滋阴除烦。
110.阴虚血虚自汗盗汗证。适合选择:当归黄流汤。
111.热伤气阴,阴液外漏致多汗。合适的选择:生脉散。
112.心阳不潜阴不守所致盗汗。适合选择:牡蛎粉。
113.脾肺气虚、体表虚不固所致自汗。合适的选择:玉屏风散。
114.肝肾阴虚、虚火盗汗。适合选择:大补阴丸。
115.固冲汤和金锁顾靖丸都含有龙骨和牡蛎。
116.逍遥散和真人养肠汤都含有白术和白芍。
117.玉屏风散和补中益气汤都含有黄芪和白术。
118.镇仁养肠汤和申思丸都含有肉豆蔻。
1.《中医方剂学 118个中医方剂学精华总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医方剂学 118个中医方剂学精华总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61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