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财经》杂志刊登了《基金黑幕——关于基金行为的研究报告解析》一文,指出基金不仅没有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而且存在违法操作,如通过“对倒”和“倒仓”来制造虚假的成交量。McS鹿先生侃娱乐

此文一出,随即引发了一场关于基金到底存不存在黑幕的口水战。包括华安基金公司在内的全部10基金公司联袂反击,联合发表声明,指出《基金黑幕》依据的资料数据采样不准确,研究方法不科学,对基金的交易行为的判断与事实严重不符。McS鹿先生侃娱乐

McS鹿先生侃娱乐

为了让大家理解基金,先给大家讲解一下基金的分类。不同的基金性质完全不一样的,不可一概而论。McS鹿先生侃娱乐

从投资标的(就是拿你的钱做什么去了)上来说,常见的基金有:货币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期货基金。McS鹿先生侃娱乐

我们在银行买的固定收益产品、余额宝等都属于货币基金,此类基金可以算作无风险的基金,收益一般略高于银行存款,基本也就在4%、5%左右。McS鹿先生侃娱乐

而其他类型的基金基本都属于风险基金,投资者可能遭遇亏损,也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我们购买时一定要当心。McS鹿先生侃娱乐

而从募集方式来说,最常见的便是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国外叫对冲基金),要求投资金额不低于100万,对象主要为高净值的客户和机构。McS鹿先生侃娱乐

公募基金则不限最低投资金额,可以向大众公开募集资金。McS鹿先生侃娱乐

公募基金大多是股票型基金,私募基金投资标的可以包括股票、期货、债券等多种标的。McS鹿先生侃娱乐

McS鹿先生侃娱乐

基金黑幕之一·“对倒”--制造虚假的成交量McS鹿先生侃娱乐

众所周知,要将一种商品卖出去,必须有人来买。如果买家和卖家的需求和供给差不多,价格和交易行为都会十分稳定。可惜的是,市场经常会产生供不应求或求不应供的现象。当求不应供的时候,商家只能靠降价来吸引顾客,甚至不得不“大甩卖”。股票也是一种商品,被迫低价抛售股票亦即“割肉”。但是,由于“买涨不卖跌”的顾客心理,“割肉”也未必有人买,做鬼的办法就是自己做托。在证券市场上,这种做法被称为“对倒”,系严重违法行为。McS鹿先生侃娱乐

基金黑幕之二·“倒仓”--更能迷惑人的操纵行为McS鹿先生侃娱乐

事实上,倒仓在市场中时有发生。我们还可以宽泛地描述这样的现象,即使双方在价格、数量和时间上没有事先约定,由于对某只股票的价格空间有分歧,也可以出现甲方将手中持有的大量股票抛售给乙方的现象。但是,这样“倒仓”对甲方而言经常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做庄的人都知道,从收集筹码(股票)到将股价拉抬至高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一半;最困难的事是如何将筹码抛给别人,最终变现。所以,市场上流传着许多故事:庄家糊里糊涂地吃进许多股票,却怎么也走不了,最后做庄做成了大股东,进了董事会。McS鹿先生侃娱乐

McS鹿先生侃娱乐

基金黑幕之三·“独立性”--一个摇摇欲坠的幻觉McS鹿先生侃娱乐

从对倒到倒仓,乍一看都是为了基金投资人的利益。不过,当倒仓行为频繁出现时,人们不可能不会想到,这种倒仓不仅可以发生在同一公司的两只基金之间,也可在更大范围实现利益目的。这就牵涉到了基金的定位。作者在论述基金的定位时,认为“如果基金发展为股东或发起人服务,那么基金的独立性就很成问题。非理性操作例如高位‘接仓’等就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McS鹿先生侃娱乐

基金黑幕之四·“净值游戏”--不仅仅是表面的欺瞒McS鹿先生侃娱乐

将对倒直接用于提高净值是基金特有的做法。过去的庄家或机构由于没必要公布自己的经营业绩,所以一般不会这样做。然而,由于股票质押贷款的合法出现,机构质押的股票市值与质押的款项的数量正成比。如不严加监控,庄家机构极有可能出现类似基金为净值而进行的对倒行为。McS鹿先生侃娱乐

基金黑幕之五·“投资组合公告”--信息误导愈演愈烈McS鹿先生侃娱乐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准则第五条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指引中规定,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个基金会计年度结束后90日内编制完成年度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的前6个月结束后60日内编制完成中期报告;投资组合公告每季度公布一次,应在公告截止日后15个工作日内公告。 然而,证券市场中人在这方面很少感受到法制的威严,所以,政策总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McS鹿先生侃娱乐

1.《基金黑幕:为了家人,慎买基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基金黑幕:为了家人,慎买基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