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8日8点32分,当第六农业师的老首长王守臣以82岁的高龄结束了他非凡的一生,离开他耕耘了56年的绿洲时,王守臣五家渠市沉浸在拓荒者们修建的军垦新城的悲痛之中。

十三年过去了,六师五家渠的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这片热土。

今天,王守臣的女儿卡佳写了首诗《吴彤禾》,以纪念她父亲去世13周年。

梧桐窝

吴彤·沃,

梧桐窝唱一首老兵的歌

广阔的戈壁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他带领军队开垦士兵度过艰难时期

梧桐窝有绿树、鲜花和爱情

蓝天白云快乐

吴彤·沃,

梧桐窝唱一首老兵的歌

木床,坑坑洼洼的汤,破藤椅才是本色

双袖清风呜咽

他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颗心,没有拿半根草

几十年的饮雪吞沙

吴彤·沃,

梧桐窝唱一首老兵的歌

他的灵魂融化在荒野和新城市中

他慷慨的心总是温暖的

梧桐窝讲述他的故事

就连吴彤也一起唱起了怀旧之歌...

下面,我们摘录一下卡佳写的《我的父亲王守臣》里关于八一农场的章节,纪念老首长和老部队。

在戈壁沙漠上建造家园

1951年11月,17师副师长勾成福带领赵福康、尚等八人,从米泉流子寺向北,走了很久,来到一个威瓦湖。有三个叫蔡的农民住在这里,于是有了蔡家湖。他们先挖了个坑,点起梭梭木烤高粱面囊,用碱水吃了他们的第一顿晚餐。天当房事当床,野菜当干粮,在一片红柳中过夜。第一口井被挖出来,命名为军垦村。第二年春天,大批士兵来到开荒种地。1952年1月27日,他被分配到农业第六师,并改名为金梦农场。何庆德任团长,段吉林任政委。1953年6月6日,成立第十六团农场,团长赵福康,政委范明德。

从八一农场,准确的说是五通窝子开了第一个军垦犁,把五家渠五户人家居住的贫瘠沙滩变成了绿洲和新城,按照当时流行的风水,这真是一块宝地。宝地势必汇聚各方人才。在这里,我们可以再列举108位将军,但他们并没有联合起来造反,而是献身于开荒、守边的伟大事业。

面对民国初年,“王”带领士兵在窝子开军垦第一犁,让父亲接手;

八千湖南女人走进天山,八一农场出现了一个中国“卓娅-保罗-贝利”王梦云;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发卫星。第六农业师产生了“彭”式的“崂山兵团”;

……

也有像杨、王长瓦、张财神、、这样的天才...

要说第六农业师的建立,请先听一个故事:1951年冬天,中央决定把一批六方面军的干部调到兰州军区,建立中国第一个西北空方面军,罗元发司令员被调到司令员,六方面军一批优秀干部和战士入选兰州。17师的程老师在名单上,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存在。程师长想不通,走到王司令面前:

“为什么调动空部队没有我?”

“没有你,这是我的决定。”

“难道我不够格吗?”

“条件绰绰有余。”

“那为什么?”

“我愿意领导你。”

程师长只好服从。叔叔走后,程接任第六军军长。

1952年2月1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

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七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农业建设第十七师的改编计划,给你们祖国经济建设的光荣任务。你曾经是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作战部队,相信你会成为生产战线上技术娴熟的建筑突击队员。你会以英雄为榜样,为全国人民和自己未来的幸福说话,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取得辉煌的胜利。现在你可以保存你的战斗武器,拿起武器进行生产和建设。当祖国需要召唤你的时候,我会命令你重新拿起你的战斗武器,保卫祖国。

-毛泽东

195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六师成立,下设八一农场、十六团农场、军区后勤部直属金梦农场。郑、任师长,苟成福任政委。

我爸爸负责八一农场。他是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组织严密。他的行为准则是“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他尊重上级领导同志。他认为这是一种组织关系,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没有严格的组织制度和程序是无法管理的。1957年,党中央部署反右斗争,他坚决地进行了。农场上虽然只有几个知识分子,没有反党言论,但是阶级斗争不能忘记,17个右派被逼在一起,确定了111个落后分子,52个坏分子。

后来,在“三反”整风运动中,查处了38人的错误。我父亲在政治运动中并不活跃,但自觉服从他的决定就足够了。后来父亲在一次会议上主动视察:“八一农场反右扩大,我负责。我向受伤的战友道歉。”

反右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1958年,国家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父亲很开心,觉得以后应该少运动了。他决心专注于生产,在戈壁沙漠上建造花园。这是他的崇高理想。当时毛主席制定了“努力工作,争取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他父亲要求Demp好好宣传,把“总路线”写在观众中所有公司的显眼墙上,让观众中的干部职工都知道。然后,伟大领袖下达了“中国大跃进”、“全国炼钢”、“人民公社好”的指示。当时风中飘着三面红旗,满天都是卫星。“超级英国追上美国跑进共产主义!”已经成为全国亿万人民的共同行动。八一农场不能例外。我父亲也是这样,从来不走自己的路。

稍晚的“三面红旗”,终于在天山南北飘扬。看到“大好形势”,作为分管工作的党委书记和政委,我父亲安跟不上形势。但他是个务实的人,还是有“风”的空间的。他召开干部大会部署“大卫星”,却定了三个标:争取指标,争取指标,明确指标。

1958年8月2日,兵团《生产战线报》头条报道:“农六师党委提出争取创120亩棉田世界纪录,亩产皮棉2000公斤;两周后,据报道,八一农场警卫公司雷志青队提出50亩高产麦田,亩产7000公斤,其中两亩产量10吨。”

父亲看到的时候,似乎很奇怪,他吃错了药,心里很难受。当时我妈是团委书记。响应党的号召,她带着一群热血青年去老龙河实验场“放卫星”。他们的实验场是上级安排的,我父亲批准的。

深秋的一天,父亲来到老龙江边的二队。我妈正忙着两亩“卫星田”上的年轻人。田埂上的木牌上写着“小麦亩产五万斤”。那是郑老师叔叔亲自布置的政治任务。他们被要求挖1.2米深,施1万公斤肥料,每亩播种600公斤冬小麦种子。春小麦出现后,由于密度太大,拥挤不堪,不得不安装鼓风机向麦苗内吹气。父亲在田里走来走去,本意是想通过他们的试验田看看春小麦能出多少。

秋日阳光灿烂。我爸是八一农场党委书记,我妈是团委书记,沿着老龙江来了一场“二书记对话”:

父亲说:一亩地只有666平方米。如果你能生产5万公斤小麦,你就得每平方米生产75公斤,比麦田还厚。这可能吗?为什么要号召年轻人去做不可能的事?

母亲说:报纸上有卫星田,亩产13万斤!

父亲说:我不信。

母亲说:信不信由你,我们是响应党的号召。再说这是郑老师亲自安排的实验场。

父亲说:周婉容,我不逼你等到明年再看成绩!

妈妈说:看结果看结果。我遵循毛主席制定的总路线。

父亲说:但是毛主席说过,要反对三种不正之风:一种是装,一种是吹,一种是偷。

他们的争论结束了,因为任务是由部门分配的。但是第二年春天,一场洪水淹没了这个卫星场。虽然不是年底,但结果早在父亲预料之中。其实我妈也不信,但是怎么能不执行上级布置的任务呢?

父亲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个标题“麻城建国公社出现了世界第一块田,早稻亩产36900斤以上”。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有些疑惑,但是党报上的消息会错吗?他只能自我批评:保守,跟不上形势。时隔26天,《人民日报》公布了广西环江县水稻亩产13万斤的“大卫星”。迫不得已,他说什么也不相信。报纸上的详细数字是130343.14公斤,6000人参加了镰刀的开幕式,400多人收割。县委书记亲自砍了第一把镰刀,密植的水稻连孩子爬上去都掉不下来,这也吸引了越南和苏联的专家来学习。有枝叶,印了一张照片。我父亲仍然不相信。

“钢铁大冶炼”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又一号召,必须热情响应。这时,田主任李振海去了Xi西北党校学习。为了响应号召,我父亲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经事业部党委反复研究批准,决定由参谋长李家三带队在黄山炼钢。

参谋长李带领一批干部职工在大黄山炼铁。他们找铁矿,挖煤,挖坑,留在工地,日夜奋战,一个个炼“铁”。

李嘉善是起义干部,在国民党军队中当过少将。起义后,他在军事后勤部主管财务,一尘不染。妻子被调到八一农场当参谋长后,一直住在乌鲁木齐的一个贫民窟里。

我父亲对他们两个人都特别关注,除了在工作上支持他们,生活上也特别关注他们。每年元旦放假,我们都要给参谋长李家里送肉和菜。他对外地办事处主任张福年说:“这不仅仅是送点礼物,更是把党的温暖和政策送到他家里,送到他心里。一个在老部队干了半辈子的人,能像他这样清正廉明,实属罕见!他是和平解放新疆的积极部长。我们党的事业非常需要这样的人!”

有一年春节,父亲亲自来到他家,看到他住的是一间土平房,只有一个土炕,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他点点头,对随行干部说:“他是国民党起义的军官。我们共产党赢了,但是要防止变质变质!”。

初冬的一天,父亲去大黄山逛了一会儿,把李嘉善的参谋长拉到一边:“李参谋长,这是铁做的吗?”

李嘉善摇摇头,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父亲又说:“这叫浪费钱和劳力。”

李嘉善长叹一声,说道:“是啊,我只是想提个建议,不要再炼制这种废物了。”

“怎么办?”

“讨论讨论。”

经过多方考虑,父亲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多次向郑的老师、政委胡天勋汇报。最后他做了正式汇报,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把“大炼钢铁”改成了“大炼焦炭”。第二年,成立了焦化厂,产品非常繁荣。焦炭不仅供应到新疆,还出口到大陆。

王守臣:绿色树木的守护者

1.《夜窝子 王寿臣与梧桐窝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夜窝子 王寿臣与梧桐窝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66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