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订阅!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

空国家气象重点实验室

关于空之间天文科学研究的发展,有一句话叫做“二黑一黑三起源”:“二黑”指暗物质和暗能量,“一黑”指黑洞,“三起源”指宇宙、天体和宇宙生命的起源。2015年12月17日,为探测宇宙中的暗物质,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发射升空。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吴空”

如果我们要去寻找,就意味着我们认为这种东西“存在”。暗物质是什么?你认为宇宙中为什么会有暗物质?

早在1933年,天体物理学家弗里茨·兹维基就研究了“拉古纳星团”中八个星系的质量。他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估算星团的质量:第一种方法是分析大量星系的运动速度,因为速度与引力有关,所以可以间接估算星团的质量,得到的质量称为“机械质量”。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星系团中星系的亮度来估算质量,因为恒星的质量越大越亮,所以得到的质量称为“光度质量”。

在估算了行星等一些看不见的质量后,如果遥远的恒星空的质量大致是“所见即所得”,那么这两个质量应该是差不多的。然而,计算结果是机械质量比光度质量高大约400倍。换句话说,大部分机械质量是我们看不见的物质。如果没有这部分“看不见的物质”,这个星系团的引力将不足以像现在这样将星系结合在一起。

1936年,天文学家辛克莱·史密斯讨论了他在处女座星团中注意到的同样情况,并提出“星团中存在大量星系间物质”。

而且,即使把气体、尘埃、等离子体、类恒星物体、行星考虑在内,质量也只增加了15%,远远不足以填补“空的不足”。

与光度预测的质量计算结果相比,“落后星系团”中的星系跑得太快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天文学家薇拉·鲁宾测量了仙女座星系的星系旋转曲线。简单来说,她测量了距离星系中心不同半径处物质的自转速度,得到了下图。图中横坐标是离星系中心的距离,纵坐标是自转速度,红色是理论计算曲线,白色是实际观测曲线。

先说理论计算。假设一个星系中心的质量物质像太阳一样发光,通过测量光分布,猜测一些星系的年龄和恒星形成速率,就可以计算出光度质量比,也就是根据光度估算出大概的质量分布。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理论上离中心越远,物质旋转越慢。根据光度计算的质量分布,物质的转速随距离的变化应该是一条红色的曲线。

但是实际观测到的是图中的白色曲线:离星系中心不同距离的气体绕着中心以相同的速度旋转,绕着星系外围的旋转速度明显比计算的要快得多。她还观察了其他星系。在1978年的论文中,他们观察到的其他八个星系的旋转曲线都是直的。在其他射电天文学家观测到其他25个星系后,22个星系的自转曲线都是直的。科学家有理由相信宇宙中存在看不见的物质,这些物质为散布在整个银河系的气体提供重力。

星系外围的旋转速度显然比计算的要快得多

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普林斯顿物理学家吉姆·皮布尔斯和耶利米·奥斯特里克尔对银河系进行了建模,发现旋转的银河系是不稳定的,很快就会分裂或变成块状。只有不可见质量和可见质量大致相等,银河系才能保持稳定。1973年,他们发表了一篇文章,说银河系和其他螺旋星系的星系晕质量可能非常大。他们推测,普通星系的质量甚至可能被低估了10个数量级以上。

之后,科学家们在很多方面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存在大量“未被观测到”的物质质量,甚至比我们能“看到”的还要大。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正式提出“暗物质”这个名称。

我们越来越多地通过所谓的“引力透镜”来探测暗物质,也就是因为巨大质量物质的存在,光线发生了弯曲。通过研究我们看到的被引力透镜弯曲的背景星系,我们可以确定导致光线弯曲的前景星系的质量分布。下图中的弧线是引力透镜效应的结果。经过计算,前景星系的质量远大于光度计算的质量。这个方法也证明了暗物质与正常物质的相互作用要弱得多。

引力透镜

简单总结一下,因为在某些地方,我们计算出我们需要的质量比我们所能看到的多得多,我们需要一些“不清楚、不清楚”的物质,科学家们提出了“暗物质”的概念。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暗物质是什么,但是它是存在的。

其实还有看不见的物质,这是意料之中的,就像我们在遥远的地方看不到我们的地球、水星、火星等星球一样。但是暗物质就不一样了——实际的计算和观测表明,“看不见的”质量比想象的大得多,很难用一般的理论推测来解释,所以被重视并提出了“暗物质”。根据各种天文计算,星系只占星系团质量的百分之几,星系间介质约占百分之二十,暗物质的比例高达70% ~ 80%。

暗物质的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参与引力相互作用,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暗物质的所谓“不可见”,不仅是我们肉眼在可见光波段不可见,无论探测到什么波段的电磁波,如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都是不可见的。现在科学家认为暗物质确实是某种粒子。理论上有几个候选粒子,他们也在实验中寻找,都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实。我国发射的暗物质卫星“吴空”就是通过测量宇宙射线中正负电子的比例来寻找可能的暗物质信号。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气象重点实验室

身份证号:nssc1958

1.《暗物质 |“暗物质”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暗物质 |“暗物质”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667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