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验室代表着一个国家相关领域的最高科学技术水平,在探索科学前沿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报告》、《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报告》、《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报告》三份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
报告称,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79个,上海32个,江苏20个,湖北18个,陕西13个,广东11个,浙江9个。
福建、广西、贵州、新疆、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河南、云南省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足4个,西藏、青海、海南、宁夏、内蒙古省空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基本反映了我国基础研究实力的区域分布。其中,北京、上海、苏联是科研资源最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北京,其国家实验室的数量是上海的两倍多。湖北、陕西依托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以武汉、xi安为代表,成为强大的黑马。对于广东和浙江来说,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资源与它们作为经济大省的地位并不匹配,但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提升,有望在弯道超车。
北京上海苏联都在第一梯队
据报告统计,目前全国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54个,主要分布在教育部和中科院,其中教育部131个,占51.6%;中国科学院78所,占30.7%;其他部门和地方45个,占17.7%。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79个,上海32个,江苏20个,湖北18个,陕西13个。
科技部报告称,该区域分布数据基本反映了我国基础研究实力的区域分布。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上排名第一。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三地成为第一梯队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学和研究所的集中,二是经济实力雄厚,吸引了众多人才。据当地统计局统计,2017年北京GDP总量达到28000.04亿元,上海GDP总量超过30133.86亿元,江苏省超过8万亿元,仅次于广东。
在区域发展定位上,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脑科学研究等具有代表性的前沿科技领域,在“中国大脑工程”布局中,在北京、上海建立了研究中心。2018年3月22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成立;5月14日,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成立,形成南一北两个中心。
21世纪经济研究所认为,虽然北京和上海在许多创新指标上领先全国,但在与美国硅谷等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竞争时,仍有改进的空间。
此外,北京和上海拥有全国最好的科技资源。除了发挥国家实验室的作用外,还应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对基础R&D和实验R&D的投资,特别是对企业增加基础研究的热情。
目前,北京、上海、合肥都已获批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任务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江苏也在积极努力发挥地方科教优势,在南京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陕西、湖北优势突出
湖北和陕西国家实验室数量排名第二,其中湖北18个,陕西13个。以Xi和武汉为代表的这两个省份,拥有大学集群和突出的科研优势。
据统计,武汉有高等院校82所,数量全国第二,大学生人数全国第一,达到104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武汉大学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有4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各有2个。
Xi有63所高等院校。截至2016年底,Xi交通大学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各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Xi、武汉作为科研城市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孔雀东南飞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何利用好科研优势,是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Xi安的努力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地方科研院所优势,打造“硬技术资本”。“硬科技”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体现了核心、产业、实体、原创等“硬”特征。另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大学生来Xi安定居,改变过去“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武汉也在下大力气留住武汉的大学生,吸引校友来武汉投资,充分挖掘大学资源;此外,武汉在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体制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改革突破,努力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活力。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Xi和武汉能否真正抓住科教优势,将成为它们在新一线城市竞争中崛起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国内一线城市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人才的外溢已经开始。作为一个大学聚集的区域中心城市,它现在正迎来最好的机会。
赶超粤浙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虽然他们排在国家的中部,但与他们作为主要经济省份的地位并不相称。比如东北的吉林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的甘肃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1世纪经济研究所认为,广东、浙江缺乏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原因之一是这两个地方的大学资源不如北京、上海、江苏、湖北、陕西等地丰富,大学是目前基础研究的重要载体。比如江苏211所,湖北7所,北京26所,上海9所。浙江只有一所211高校,即浙大,广东有四所211高校。
其次,从历史渊源来看,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科研基础设施是与大学、实验室、国企等一起配置的。,广东和浙江不是重点分布地区。
近年来,浙江对此问题非常重视。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文汶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沪、苏、皖三省都高度重视中央部委和科研机构的支持与合作,以基础研究为重点,密切关注未来产业发展,提前布局战略核心项目和重大科技设施,培育了一大批战略性、先导性、革命性产业。相对而言,浙江省基础研究、科学装备、前沿研发基础相对薄弱,成果不够。
广东省也面临类似问题。2018年初,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表示,广东的基础研发投入只占R & d;D 4.23%的资金,尚未达到全国基础研究投资5.2%的平均水平。相比北京的14.22%和上海的7.4%,差距还是很大的。
广东和浙江也是近年来教育改革创新力度最大的城市。一方面,两地经济快速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资源更好的匹配;另外两个地方,企业创新活跃,财力雄厚,民间资本活跃。比如浙江新成立了西湖大学和枝江实验室。以深圳为代表的广东,通过参与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大学合作办学,弥补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近年来,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在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1世纪经济研究所认为,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大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比如杭州的阿里,广东的华为,在资金和人才的加持下,浙江和广东的科研能力在近几年将会迅速加强,枝江实验室、西湖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创新平台将会增多。
1.《华中农业大学地图 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地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华中农业大学地图 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地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67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