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已经成为长江中独一无二的物种
如果你还记得的话,长江曾经有一种水生生物叫白海豚,可惜十几年前就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了。它们曾是长江最著名的水生生物,也是长江特有物种。
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鄱阳湖、洞庭湖,有一种叫“朱江”的动物,胖乎乎的,比成年人略小,圆胖的脑袋,圆圆的嘴巴,没有背鳍,只有微微凸起的脊背。
这种头胖、嘴圆、无背鳍的水生生物不仅见于长江流域,也分布于中国沿海和沿环太平洋至印度洋一带。
直到二十年前,人们还认为新霍卡娜属只有一个种,最多分成三个亚种生活在不同的地方。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江豚有不同的长相。有一群稍微向北分布的江豚背部较窄,身体颜色和背部疣粒分布与南方江豚不同。尽管这两只江豚在中国许多海域的分布是一致的,但从未发现中间杂交个体。
因此,被认为只有一种的江豚被分为两种,即新江豚,主要生活在台湾海峡以南至印度洋的水域。北部窄脊江豚主要生活在台湾海峡以北至日本和长江流域的水域。
你是不是总觉得有问题?长江江豚虽然和海里的江豚差不多,但是一只生活在河里,一只生活在海里,习性和生活环境太差了吧?它们不会在长江和大海之间迁徙。科学家们对两组江豚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有足够的差异来区分物种,尤其是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差异很大。所以今年,科学家们提议将窄脊江豚分为两种:长江中的亚洲江豚和台湾海峡北部水域中的北美江豚。
由此,长江江豚成为独立的物种,成为长江特有的物种。如果你还记得的话,长江特有的最后一种鲸鱼——利波特斯·维克斯利弗,在十多年前就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了。长江江豚是什么情况,已经接过了特有物种的大旗?
住在长江并不容易
生活在各地的江豚或多或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长江江豚处境尤为艰难。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长江江豚被评定为极度濒危。
据2017年最新科学调查,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只,其中干流约445只,略少于2012年;洞庭湖约110头,鄱阳湖约457头。
长江江豚吃什么?他们吃不了大鱼,主要是体长不到20厘米的小鱼,比如小鲫鱼、餐条,听起来都像普通的鱼。可以在菜市场买到的鱼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所以不要挑食,起码吃饭应该没问题吧?
有一个问题,问题还是很大的。首先,即使你不挑食,你也不会得到足够的食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的鱼类群落逐渐衰退,这是由于高坝工程的严重围堵、湖泊周围的开垦和过度捕捞。餐桌上最常见的草鱼、鲢鱼、鳙鱼野生种群也处境艰难,因为它们曾经位于长江中游的主要产卵场,三峡大坝建成后就变得遥不可及。现在,人们每年都会向长江投放数吨人工养殖的“四大鱼”,希望它们能再次在长江繁殖。鲫鱼等小鱼资源处于枯竭状态。长江江豚数量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食物不安全和长期饥饿。
而且长江的渔民和长江江豚追的是同一条鱼。在“争食”过程中,江豚很容易被渔具伤害。电鱼、迷宫、大型底拖网等都可能直接伤害长江江豚。自2017年6月起,阿拉善SEE专项“保持长江微笑——拯救江豚”发展了转业渔民成为助理巡警,协助渔政部门拆除非法渔具,严厉打击鄱阳湖河口等江豚重点栖息地的非法捕捞活动。这不仅是为了给长江江豚节省食物,也是为了防止这些渔具直接伤害江豚。
江豚受伤甚至死亡的另一个原因是船只撞击和螺旋桨撞击。在长江中,长江江豚视力较差,主要依靠超声波进行觅食、导航和避障。而长江上的运输船和采砂船,恰好是有噪音有障碍物的怪物。它们发出的噪音严重干扰江豚的超声波,使它们失明,完全失去方向感。在船只密集、高速航行的长江,经常会发生干扰超深博系统的江豚被船只击中或被螺旋桨杀死的情况。一个又一个悲剧,我们不禁担忧,我们要深思,我们该怎么办?
离开长江不是那么容易的
堤防高,航运忙,钓鱼太辛苦...既然在长江生活这么难,那逃离长江怎么样?如果纯粹是为了保存这个物种,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甚至长江以外的。
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努力可能是天鹅岛老路的迁地保护项目。天鹅岛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原为长江的一部分,是长江江豚的栖息地。1972年长江自然弯曲拉直,留下一个牛顿湖,没有长江繁忙的交通,安静多了。自1990年以来,人们试图将长江江豚重新引入天鹅岛。前期和后期江豚约10只,但2016年普查显示,天鹅岛江豚70多只,数量增加了数倍。近年来,人们将江豚引入长江其他几条老路,试图复制这种迁地保护模式。
然而,这个最成功的迁地保护项目也面临着各种困难。首先,天鹅岛的老路虽然没有长江那么繁忙,但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大坝建成后,天鹅岛不再与长江相连,经常受到水量减少的困扰。其次,小而封闭的种群容易近亲繁殖,所以仍然需要从其他种群中引入新的个体,以保持基因多样性,防止近亲繁殖下降。第三,封闭水体经常面临的面源污染在这里是不可避免的。周边农业的污水流向老路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容小觑。毕竟是封闭水体,污染会积累。目前,雨季从长江灌溉幼苗势在必行。
人们不顾各种争议,不断提出各种方案,让长江江豚离开长江保命。也许是因为有了白海豚的先例,人们才害怕再失去它——长江的环境短期内不会改善,如果不保留这个物种,即使长江的环境有一天改善了,也没有办法邀请江豚回到长江。
2002年6月,《中国绿色时报》的一篇报道写道:“白鳍豚的总数还不到100只。如果不采取特殊措施加大抢救力度,20年内将彻底灭绝。”并呼吁尽早迁地保护——尽可能多地捕捉长江中残存的白海豚,并将其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反对迁地保护的声音很多。例如,2002年《中国环境报》的文章《如何保护白鳍豚》认为,当时的迁地保护技术不足以“喂养”白鲭鱼,而圈养的齐琦白鲭鱼充其量只是“一个还活着的异化标本”。人们在争论是迁地保护还是就地保护,哪种方法更好。但是灭绝来得太快了,人们没有时间争论。当年7月,最后一只圈养鲭鱼奇奇在武汉白海豚博物馆去世。从那以后,除了2004年发现的一具搁浅尸体,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野生鲭鱼的存在。2007年,白海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白海豚曾经是长江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当白海豚灭绝后,人们哀叹其旗舰沉没,庆幸长江江豚能继续引领长江生态保护。今年新研究公布后,长江江豚也成为长江特有物种。
到目前为止,每一次调查似乎都发现长江江豚的总数量比上一次要少,而且越来越接近白海豚的老路。这次我们能做什么?或者说,应该怎么做?
如果我们想保护这个物种,我们也知道我们需要保护这个物种。同时,保护这个物种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喊了太多口号,但真正缺少的是行动。
我们如何保护它
物种?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提出了“社会化参与救助长江江豚”的新思路。在保护过程中,政府、企业家、大学、研究所、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形成社会化参与保护的趋势,各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发挥各自在保护中的作用。
人们拾柴火焰高,长江江豚的保护也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那么,我们都爱江豚,都想保护它们,但是作为普通人,现在该怎么办呢?
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全职的助理巡警,每天开着船,守护在江豚身边;我们不一定能成为专门的研究人员去探索一个又一个深刻的科学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说,给周围的人讲更多关于江豚的故事,会影响更多的人去关注江豚,参与江豚社会化保护的热潮。
我们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献出我们对江豚保护的爱,捐款支持江豚卫士的保护行动。一元钱可以支持和协助巡警巡逻50米河段。如果50米内有江豚的威胁因素,巡警会积极消除,将江豚送回安宁的家园!
加入我们,携手拯救长江
江豚!
注:饲养江豚的照片是在白鳍豚博物馆拍摄的
礼貌地留言
对长江江豚的保护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我们仍将选择3条信息,每条信息将获得。
在“99公益日”期间,我们将一起“保持长江的微笑”。
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很棒!
1.《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我该怎样来爱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我该怎样来爱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2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