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3日电一位医生离开舒适的环境和他11个月大的女儿,毅然前往新疆阿合奇县。为了降低当地极高的孕妇死亡率,他日夜奔波于手术台和诊室之间,创建了流动的“巴扎诊所”,为阿合奇县的柯尔克孜人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她是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的陈瑜医生。前几天,江南大学1501药学院雷锋举办了以“与信仰对话”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同学们与陈瑜博士就信仰和使命进行了生动的对话。

陈瑜医生讲述了他援助新疆的经历。中国青年网记者沈丹摄

说到“奉献”这个词,陈瑜博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作为新疆无锡医疗救援队成员,她于2012年8月至2014年初前往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参加新疆的救援工作。阿合奇干燥恶劣的气候,落后的医疗设施,居民保守的思想,给新疆救援队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他们并没有停止帮助阿合奇县的妇女,而是直面困难,让一个婴儿顺利出生。医疗队跟随村民来到“巴扎”,免费治疗当地居民。仅仅工作半个月后,陈瑜医生就拜访了25名门诊病人,并做了5次手术。中午打了两次电话,晚上打了四次电话给病人治疗。如此复杂的工作从未让她放弃。这种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当我知道新疆有援助项目的时候,我没想那么多。我想,有机会一定要参加。”在采访中,当陈瑜博士被问及为什么离开一岁以下的女儿,毅然参加援疆时,她这样说。抛弃小爱,成全大爱,不要忘记自己的主动心态,是支撑陈瑜博士的精神,感染着医药行业1501团支部的成员。她当场对学生提出了期望,希望每个人都能磨练自己,奉献青春,在急需支持的偏远地区找到生活的真谛。

讨论过程中,医药1501团支部的同学也以视频等多种形式分享了自己的奉献经历。无论是清晨为马拉松运动员准备比赛资料,还是走进社区传播健康知识,无论是在养老院陪伴老人还是陪伴智障儿童,学生们都从志愿活动中获益匪浅。

“像陈瑜博士这样不怕困难的援助人员值得每个年轻学生学习。”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单晓婷告诉大家,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但只有几步急。我希望每个人都坚定地相信它,就像千千成千上万的援助人员一样,在国家需要它的时候挺身而出,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升华。这些话让同学们感触颇深,相信代代相传的奉献会成为同学们一生的坚持。

欢迎致电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电子邮件youthpress@126.com;关注“中国青年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直接找记者对话,揭示线索。

1.《对话移动的巴扎门诊 “与信仰对话”主题团日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对话移动的巴扎门诊 “与信仰对话”主题团日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2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