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世界不是世界本身。每个人都在努力构建自己的认知世界,成为自己认知世界的囚徒,每个人都被困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

-大卫·科波菲尔

在一次聊天中,我问阮波教授,他在大学里教什么课。她是中山评论家协会会长,知名作家、评论家,在中山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她回答说她教美学和文学鉴赏,因为大家都觉得没用,所以来上课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美学课已经停了。声音里有一些落寞和无奈。

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浓厚文学情结的人,阮教授的话多少打动了我。后来我一直在想,在这个利益至上的商业社会,曾经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真的没有用吗?经过和一些朋友长时间的思考和交流,答案是否定的;只有那些一直能够理解“无用之用”的人,才是少数人,而这少数人重视的“无用之用”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大部分还处于追求“有用”的阶段。

有几个“故事”在我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凯尔的。

马可在时尚界很有名,但在社会上不太出名,他在2013年突然成名。

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上任以来首次出访俄罗斯。他的妻子彭丽媛出现在一个中国本土服装品牌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她背的皮包和穿的服装品牌也立刻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几乎一夜之间,高端设计师或定制服装品牌,包括“例外”和“无用”,成为大众搜索的热门词汇。

凯尔,一个“没用”的设计师,天性低调,早就被圈里公认为天才女设计师。她是东北长春人。她17岁考上杭州大学,21岁分到广州一家小服装公司,23岁获得第二届兄弟杯比赛金牌。她仍然是最年轻的金牌记录保持者。当时有一个评论说“这部作品一诞生,立刻纠正了中国人一提到传统服饰文化就一定要叫旗袍的问题”。1995年,凯尔成立了“国家”公司,创立了自己著名的女装品牌“例外”。2006年,珠海成立无用设计工作室,2007年受邀参加“巴黎时装周”,发布个人品牌“无用”。

凯尔说,“无用之人”是一个致力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的公益组织,其目标是通过手工制作的产品向世界倡导:过自由简单的生活,追求精神上的成长和自由。凯尔,“最欣赏的设计师是自然”,认为崇拜自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发现自然之美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30岁之前,我想了解‘我’是谁,如何让这个‘我’在30岁之后消失。”凯尔在采访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其实,“我”是“有用”和“无用”的根源。有了“我”,才有了“有用”和“无用”的概念。凯尔认为,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性,有用与否甚至成为了做事的前提,但现在的有用性和未来的价值往往是不同的。她想把无用的东西变成人们眼中有用的东西,她希望人们不再把有用作为选择的原则。所以,只有让“我”消失,才能真正发现“无用”的价值,才能给“无用”以“未来”的价值。

凯尔曾经说过,她理解的设计师的责任包括三种:传承过去文化的责任、对现在的道德责任和对未来的生态责任。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个责任,尤其是工业经营者。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饿哦的偶像史蒂夫·乔布斯。

苹果公司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2017年全球企业净利润排名第一,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2018年9月11日,市值1.08万亿美元。苹果公司是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芬·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于1976年4月1日创立的。1985年9月17日,乔布斯辞去苹果董事长后,苹果经历了十年的衰落。真正让苹果风靡全球的是世界上最“笨”的手机,第一代iPhone,2007年乔布斯再次掌舵后推出。很多人嘲笑苹果iPhone,没有键盘的手机也叫手机?不能换电池的手机也叫手机。但是后来的表现让大家都懵了。

乔布斯曾经要求苹果的产品不仅仅是数码产品,还要做成艺术品,甚至手机的图标都要“让我想用舌头舔”。毫无疑问,乔布斯的产品理念成功了。而他的产品理念,将“无用”到了极致。

文化评论家张颐武说,乔布斯的优势在于准确把握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时尚趋势。因为消费主义的核心不是使用价值,而是标记你的身份,塑造你的性格,标记你在社会中的地位。就像使用LV包和普通包一样,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人觉得使用LV包更好。这就是消费主义,你用的是你和潮流的契合度。有时候,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符号。

很多人对乔布斯本人也有着强烈的崇拜,因为乔布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歌手,强调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试图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美国人怀念和哀悼他的不是作为一名企业家,而是作为一名摇滚音乐家或电影明星,一位陪伴他们多年的老朋友。

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引人入胜的传记,演讲,格言,与大众保持距离,不迎合大众。但实际上,他知道如何参加活动,如何接受采访。他采用的是一种拒绝和迎合的方式。我没有取悦你,你却来崇拜我。在消费主义中,往往有这样一种以拒绝讨好的策略,可以说是屡试不爽。而完全排斥大众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他早年做Mac的时候不怎么成功,甚至被IBM压垮了。后来,他发现自己的领域是消费时尚。乔布斯换了空,把电脑的适用性变成了苹果产品的附属角色,做娱乐产品,于是非主流的做法反而成功了。

有人认为乔布斯除了刺激人们过度消费的欲望,什么都没留下。其实这些欲望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仅是人性需要,灵魂也需要。人性对无用的东西感兴趣,乔布斯迎合人的心理。就像鸡蛋和鲍鱼一样,鸡蛋比鲍鱼便宜很多,营养价值更高,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鲍鱼更好。他在功能上准确把握了人的思想,是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也是一个表演艺术家,把他所谓的“无用之用”发挥到了极致。

十几岁时,乔布斯具有美国战后一代的两个特征:卓越的智力和愤世嫉俗。中学二年级开始接触大麻,经常“吸大麻看名著”。他的中学老师说他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那些没抽过迷幻药的家伙总是跟我过不去。”他不止一次向朋友抱怨。服用致幻药物对乔布斯的重大意义在于他对西方理性的集体失望和对精神突破的追求。

“我们想体验那些让我们感到真正活着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舒适地生活。20世纪60年代最好的事情是人们摆脱了唯物主义的盲目性,所以我们开始寻找更深层次的东西。”在一次采访中,乔布斯打破了他那一代人深信不疑的价值观。

正是这些“嬉皮士”的经历,让乔布斯对物质主义保持警惕,对制度和习惯的东西充满不信任;正是因为如此,乔布斯敢于突破世俗的刻板印象,大胆创新。或者可以说,正是“嬉皮士”的经历让乔布斯对“有用”保持警惕,转而追求“无用”的价值。

1972年秋天,乔布斯逐渐告别了LSD,不是因为他超人的意志力,而是因为他的心智完全被印度佛教征服了。印度的贫穷和陌生让他不再抱有幻想。

印度之行让乔布斯更加相信直觉。他认为,与美国人的理性思维相比,印度人的直觉非常强大;西方理性思维是西方文明的伟大成就,但直觉和经验智慧的力量在某些方面与理性思维具有同等价值。

直觉是对世界的本能反应。如果情感的感受比意识的想法更可靠,人就不需要清晰的想法;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再理想也无法阻止人类犯错。正是因为乔布斯长期依赖直觉,所以他在产品哲学中加入了许多哲学和艺术元素。比如他练字是为了让系统字体更完美;他用禅宗思想指导设计,去掉了一些多余的功能和配件。极简风格让苹果产品大受欢迎。

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技术和苏格拉底交换一个下午。”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乔布斯愿意用自己所有“有用”的东西换来一个“没用”的东西。

他的一生证明,正是他所追求的这种“无用之用”造就了他。

第二个“故事”是我和朋友一起创办的“浪费时间”文化餐厅,倡导一种“无用”的生活方式,号召大家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把自己定位为用文化@人,口号是“浪费时间,被时间所爱”。2013年成立前,我患有“超人病”,一直焦虑。所以是对超人的一种反抗,是对生活的一种自救。

因为创始人是诗人,所以决定这家餐厅注定“一事无成”。很多人都知道,《浪费时间》是我、诗人兼小说家玛拉、徐琳、阿鲁、贝小北创办的。在我们的视野里,浪费时间不仅仅是一个餐厅,而是一个能给我带来快乐和精力的地方。我们最初的想法是,通过餐饮,与当地文化相关,然后可以浪费时间形成一定的生态,最终在餐桌上形成O2O。其结构包括餐饮、培训、文化、贸易、网上商城五大部分。它倡导一种生活方式。

这几年来,我们创造虚度时光的第一个愿望实现了,那就是通过一个“文化餐厅”,在中山创造一个文化地标。中山已经有两家店铺,不仅受到中山当地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喜爱,还接待了包括台湾、港澳在内的全国各地的许多名人,以及港澳台、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和越南的艺术家。目前已在中山、佛山开设了4家分店。

为什么中山的文艺界、商界、办公室白领都喜欢浪费时间,甚至成为中山新的文化地标?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没用”的东西。比如一个可以发呆的舒适环境,一些可以翻翻的书,一段美妙的音乐,一些不定期举办的与阅读、诗歌、音乐相关的文艺活动,如果运气够好,可以在这里遇到自己喜欢的文艺人才。并且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待了文艺界数万名著名艺术家和新秀。

“道法自然”是我们精神的根本,我们始终敬畏法律。倡导一种“无用”的生活,通过文艺活动实践“无用”的生活,湖南土菜,设计空适合发呆的房间,因为我们相信这种“无用”的生活是一种开放,是一种自由,是一种自然的快乐,最终的目的是拓展生活的宽度和深度。很多人不明白,生命其实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生命的价值会达到我们认识世界的维度。所谓浪费时间,就是不断开拓自己的生活维度,让生活空更广阔。这种开放不会带来颓废,反而会带来更丰富的自我。公司浪费时间在省工商局查名字的时候,考官说这是一种颓废,不同意查名字,只能好好过。

事实证明,每个人追求的“浪费时间”,不仅仅是为这里的食物买单,更是为这里的“无用之用”买单。

说到这,我自然是从《庄子人间》想到的。“每个人都知道有用的用途,但我不知道无用的用途。”这句话。庄子举了几个“有用”和“无用”的例子来证明“有用”和“无用”的不同结果。举个例子,木匠提到一棵树,以为树“以为船会沉,以为棺材会很快腐烂,以为器物会很快毁坏,以为传送门是液体,以为柱子会被砸碎,这是无用的木头。”但是,正是因为这棵树“不可得,所以它才能活下去”。它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既美化了环境,又给人遮阴避雨。所以庄子感叹:人都知道什么是有用的,但不知道什么是无用的。

庄子的观点一度被惠子质疑:“晏子无用。”庄子是这样回答他的:“知之无用,可用言之。”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有用性和无用性,对“有用”和“无用”的理解促成了事物不同的命运。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有用性”日益受到追捧,导致“功利主义”和“唯物主义”泛滥。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世间万物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了功利,一部分为了美好。前者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有用的”,后者被认为是空虚的、多愁善感的、“无用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远见、勇于承担责任的企业家越来越重视“无用之用”。这种“无用之用”,体现了工业品的“人文理想”。随着新中产阶级的崛起,审美能力将是企业之间的一个差距。有审美能力的新工匠会随着新中产阶级的崛起而崛起。台湾著名画家、诗人、作家蒋勋说:“美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相信,未来打造品牌的方法,就是让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日本作家冈仓天心发现了“无用论”,这使他找到了从野蛮到人性的联系。在他的《茶经》中,有一章关于花的描写引人注目,作者提出情诗很可能起源于对花的爱的瞬间:“原始人类第一次给女性同伴戴上花环,就跨越了野蛮人的阶段。通过这个动作,他被提升到自然的基本需求,他成为了人。欣赏所有这些无用的神奇效果,让他进入了艺术的王国”所以,只有通过这个动作,人类突然抓住了一个机会,让人们变得更人性化。

文明的丰富是重复无用而积累的。在每一家浪费时间的商店里,都会展示一些画家的画和一些诗人的笔迹。绘画和诗人的笔迹能有什么“实用性”吗?完全没有。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画,喜欢看诗人的笔迹呢?他们在找什么?画家和诗人的创作能提供什么?

一位画家说,吸引人的不是因为绘画的技巧,而是你在画中画了什么,心中的一首诗,还是梦中的一朵云。正是这些不可估量的抽象美打动了观众,让他们找到了无法形容的自由和丰富。

我们的企业能为我们的用户提供什么?是什么触动了我们的用户?人心感动,不足以用务实的量化数字来解释。

反思“无用论”的实用性,就是反思人类对物质欲望的过度依附和对实用主义的盲目追求。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用论”的实用性就是生活、创作、爱情、欲望的实用性。

在整个科学史上,最终证明了大多数真正有益于人类的伟大发现不是由实际的欲望驱动的,而是由满足好奇的欲望驱动的。科学家对“无用论”的发现是工业技术进步的基础。比如,无论我们从广播中获得什么乐趣,无论广播和电台能为人类生活增添什么内容,马可尼的贡献其实微不足道,真正的功劳应该归于麦克斯韦和赫兹。虽然他们没有发明出什么东西,但是被一个聪明的技术人员抓住的是他们无用的理论,这个理论为通信、公用事业、娱乐创造了新产品。

目前最实用、影响最深远的发现无疑是电。在整个电力发展的一百多年里,是谁基于它做出了基本的发现?法拉第对实用性毫无兴趣。在他无与伦比的职业生涯中的任何时候,他对实用性都不感兴趣。任何实际的疑问都会限制他无尽的好奇心。

正如精神分析学家米格·班萨亚戈和贾哈·施密特所说:“无用之物给我们带来了最有用的东西——那就是不抄捷径、不慌不忙的创造。”

只有远离计算,迎头赶上,才能琢磨诗。按照里尔克的说法,“作为一个艺术家,意味着不去关心,不去计数,像一棵充满汁液的树一样坚强,在春天的风暴中挺立,不用担心是否能等到夏天的到来。”

正是对“无用”的重视,才使得苹果和“无用”的服装备受追捧。只要你把你的产品当成艺术品,你的产品就会通过艺术的感染力俘获用户的心,这是我几年前在公司内部提出“让冰冷的工业品在艺术中绽放”的想法的根本原因,也是这些年来超人品牌的追求。让产品艺术化就是尊重生命,敬畏欲望。

在商业运作中,传统的开发和生产过程是追求“实用性”。互联网改变了商业生态之后,我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把营销流程延伸到开发环节。换句话说,互联网思维让我们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对用户体验的追求是“实用”和“无用”的双重追求;更深入的思考,当产品陷入同质化时,我认为对“用户体验”的追求应该集中在“无用性”上,即产品能给用户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但是,为了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带给他们不同的、更“以心为本”的情感体验,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是远远不够的,从产品技术开发到工业设计、质量控制、售前售后服务都必须满足。正是“无用论”赋予了产品和品牌独特的“人文魅力”。

前段时间,偶然听了陕西科技大学杨素秋教授的讲座“无用武之地”。杨教授讲了一个关于飞机的故事。她说,飞机顺风高速飞行可能是好事,可以保证我们安全到达目的地。然而,当飞机高速飞行的导航系统出现故障时,无论速度有多快,飞机都不知道该飞向哪里。杨素秋教授说,哲学、文学、艺术和美学的“知识”相当于飞机的“导航系统”。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人文关怀,脱离了人的价值和温度,就像没有导航系统的飞机,高速飞行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而我们生活的社会已经退化成了金钱至上,娱乐消亡的赤裸裸的社会。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说过,一个伟大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哲学家。对于过去100年里那些成功的企业来说,他们的创始人从创业之初就用最简单、最朴素的人生哲学来指导自己,稻盛和夫先生用“作为一个人什么是对的”这种简单、朴素的人生哲学来指导自己的企业。哲学、文学、美学都被认为是“无用的”。所以,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能带给我们审美能力、思辨能力、进入社会的能力、头脑清醒的能力、担当精神。正如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所说:我们需要无用,正如我们需要空气。

2018年9月12日在二流馆修改

1.《无用 无用之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无用 无用之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5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