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6月26日电:用科技为西藏人民的“口粮”保驾护航——记党委副书记、西藏农牧学院院长尼玛·扎西

新华社记者黄兴

小的时候尼玛扎西老家地力差,产量低,村民去异乡换粮;如今,由于他培育的青稞品种,昔日的缺粮村变成了“家家户户谷的满仓”。

青藏高原土壤肥力差,农业落后,青稞口粮供应不易保证。尼玛扎西,党委副书记,西藏农牧学院院长,多年来致力于解决西藏人民的口粮问题。他育成的品种“藏青2000”亩产350公斤,是青稞产量的新高。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0多万亩,使数百万农民受益。

“农民努力工作,但收获很少。新中国成立前,西藏亩产粮食只有100公斤。用技术促进生产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当党员更是义不容辞。”尼玛扎西说。

1984年,尼玛扎西从西北A&F大学回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开始了他的青稞研究生涯。首先,他系统地鉴定了几千个青稞品种,几年来,他每天都投身于青稞田,就像一个“土壤专家”。之后不断调整育种目标,参与选育了20多个青稞新品种。

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西藏青年2000》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了培育这个品种,尼玛扎西带领团队在实验场呆了很多年。“今年往往充满希望,明年就不行了。它将年复一年地在希望和遗憾的交织中度过。”他说。

2002年,在白浪县尼玛扎西发现了理想的青稞种苗。“种子、颜色、株高都很好”。此后,基于这一青稞苗,他反复进行各种试验,终于在2013年通过了品种审定。当年,该新品种推广种植10多万亩,平均亩产350斤,创历史新高。

“办公室里没有综艺。只有脚踏大地,触摸绿苗,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只有倾听农民的技术需求,才能真正帮助他们。他们有收获,我们的农业科技创新是成功的。”他说。

近年来,随着遗传科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尼玛扎西一头扎进了这个前沿领域。他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对古青稞品种“拉萨沟芒”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首次绘制了高覆盖率精度的基因图谱。从此,青稞育种进入了基因组学时代,青稞育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他也希望把青稞推向全世界。早在1992年,他就提出了在青稞加工中突出β-葡聚糖含量高的品种的想法。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发青稞红曲酒、青稞方便面等产品,广受青睐。

尼玛扎西作为西藏农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自觉“以党建促科研”的行动,注重激发党员的创造力。“科学技术领域的党员应当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党性掌握科学研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专长,为工业进步和人民增收提供支持。”他说。

随着“两学一工”学习教育的开展,自治区农牧学院党员主动把学习教育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成为合格的党员。

现在,这个70%党员的科研机构,正在成为西藏科研的高地,在青稞、牦牛等领域取得了成就。去年,农牧渔业部联合建立的青稞、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成为西藏农牧科学院的优势科研平台。今年,该科研机构将实施186个各类项目,总支出4.18亿元。

“围绕领军人才,培养优秀团队,打造优势学科,扶持富民产业,带动人民致富”。如今,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正朝着“科技促生产”的道路前进。

1.《用科技护航藏族群众"口粮"安全——记西藏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用科技护航藏族群众"口粮"安全——记西藏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8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