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

李清南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农村儿童暑期阅读实践的通知,农村图书馆成为农村儿童重要的阅读阵地。到2016年,广西农村书店有15000家,有些经营得很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老人读书和中小学生读书。

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在坚持和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图书对当地受众吸引力不够,那么部分发行的图书就不适合农村读者;品种不够多样化,因投递限制,报刊数量少;管理者缺乏专业技能,图书分类不够准确,农民借阅不够方便;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固定的管理人员,以及账本流失。

如何让农家书屋真正“活”起来?笔者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管理”和“使用”的关系。

农家书屋存在两大问题,即“管理”和“使用”。长期以来,有人把缺乏保障资金和标准场所作为主要问题,要求政府解决困难。他们以为解决硬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其实不然。“用”好是问题的关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北海市一家农家书屋由村干部管理,制定了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打通了电话订票“用”的渠道。

另外,要从选书入手,求人民需求。目前,国家每年出版1900多份农村书店入围的书报名录,涵盖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然而,什么样的书和报纸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各地不同。据调查,农民比较喜欢的书报有四类:儿童、医疗、法律知识、妇女歌舞。所以选书要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选好书,还要做好精准服务,努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比如特别注重以学生为阅读主体,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根据各类家庭的情况,主动引导报刊杂志阅读和选择,在一些传统节日组织村民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为了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有必要建立农村图书馆的长效机制。有关部门还需要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农村书店的管理,以及研究和组织各种活动。同时,拓宽农家书屋的途径。比如城镇周边的书店可以进入城镇、社区、建筑工地进行移动服务。紧跟时代步伐,引入数字阅读材料,通过互联网进入农家书屋,引导农村受众进行数字阅读。要进一步丰富书店的服务品种,使其成为娱乐、餐饮和阅读的好地方。积极与其他惠农项目合作,如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心设立农村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甚至将农村图书馆变成应急广播的工作平台,通常是广播室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信息发布中心,或将农村图书馆变成面向中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活动中心和学生写作中心, 偶尔邀请专家普及老年知识,组织征文比赛,使农村图书馆真正扎根农村,为人民服务。

1.《农家书屋发展之我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农家书屋发展之我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8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