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对互联网念念不忘?儿童痴迷于互联网的主要原因有五个:
1.泽戈尔尼克心理学
2004年冬天,21岁的周强走进一家网吧,饿了就吃一碗泡面,困了就在电脑前睡觉,整天沉浸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当他走出网吧的时候,已经是2005年的夏天了。半年后,他浑然不觉。
一个喜欢玩游戏的孩子说:“一开始玩游戏只是觉得好奇。在同学的推荐下,我玩了一会。然而,这场比赛已经结束了,我为了胜利坚持了两个小时。同学们都觉得我很厉害,但是比起那些经常玩游戏的人,我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为了赢,为了通关,我每天都像着了魔一样战斗。父母不理解我,总是骂我打我,让我更沉迷游戏。只有玩游戏才能获得成就感,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幸福。”
对于孩子的疯狂执念,父母更多的是不解和无奈。其实孩子的迷恋是有心理因素的。
1927年,德国心理学家泽戈尔尼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她给了一些人22个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彼此不同。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者需要坚持完成,完成后才进入下一个任务;而另一种不要求实验者坚持完成。当实验者即将完成的时候,总会有其他事情来打断它。这两类任务是随机安排的。
实验结束后,当被试被问及刚刚完成了什么任务时,他们能回忆起68%中途中断的任务,但只能回忆起43%他们坚持要完成的任务。
因此,实验者对被打断任务的记忆效果要比他坚持完成的任务好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泽格纳克效应”。
后来用“泽格纳克心理学”来解释持续完成某事的欲望。比如你在洗碗的时候,如果有人让你干别的,你会坚持先洗碗再干别的;比如你习惯每天看一部电视剧。有一天,有人约你去逛街,刚好是系列大结局。这时,你可能会选择放弃购物,坐在电视机前。
每个人生来都有这种想有所成就的欲望,孩子也是。正是这种“泽格纳克心理”成为了孩子沉迷网络、患网瘾的心理因素。同时,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很多孩子其实是想戒掉网瘾的,但往往停不下来。
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孩子的“泽格纳克心理”。所以,聪明的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孩子从网络上获得成就感。
2.身心发育不成熟
在“泽格纳克心理学”效应的基础上,青少年更容易迷恋互联网,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成熟。
青春期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强的时期。他们对外界的各种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总是喜欢探索新事物。尼采曾经说过,人类最好的体验是神秘。互联网的幻觉恰恰给青少年提供了体验神秘的需要。同时,青少年认知能力有限,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成熟,自制力差。一旦上网,他们很容易被一些奇怪的游戏和信息所吸引。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自我意识强,逆反心理加强。卢梭说:“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知道什么是痛苦,因为他自己也受过苦,但他几乎不知道别人也在受苦。”青春期的孩子总喜欢违背父母,但心理上,他们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父母总是反对他们,处处限制他们,所以觉得很痛苦。其实父母的苦是一样的。
青春期,大部分青少年倾向于成年,他们把自己当成独立的成年人,尽管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渴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控制,想抛弃书本,追求独立和自由。但这些孩子往往因为从小被宠坏,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遇到挫折后,情绪波动很大,无法自我安慰。所以他们无意识的为他寻找逃避的方式,互联网正好符合他们的要求。在网上,他们可以逃避现实,发泄不满和愤怒。
相对来说,男生网瘾比女生严重。这是因为男孩和女孩在行为上有差异。
一般来说,男生更好奇,更爱冒险,容易被互联网这个新事物吸引。同时,男生更独立,与父母的交流也更少,这也是他们选择互联网的原因之一。女生往往比较保守,同时又高度依赖,喜欢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好奇,面对新事物。他们总是想集中精力,体验自己的能力。对于孩子的心理,父母要适当引导,千万不要盲目压抑,这样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打破亲子关系。
3.应试教育的压力
在对40名中学生进行的匿名问卷调查中,近一半的人选择毫无目的地上网,40%的人选择“打发时间”。或许很多家长会有疑问:中学生学习那么紧张,为什么会选择“网上打发时间”?难道他们学习压力不够大吗?
相反,孩子的学习生活压力很大。他们无处释放,所以孩子一上网就被网络吸引,在那里可以完全释放!
在中国,孩子们在学校接受高压、义务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压力让孩子喘不过气来。他们经常寻找释放自己的方式,网络正好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在网络上,他们的心理压力和不满得到发泄,他们沉浸在这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
据说南方某中学生独立建立了一个学习网站“做文案”。网站提供各科作业的标准答案,需要“抄作业”的同学可以使用。由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做文案”网站在空之前立刻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这个新生的“做文案”网站终于关闭了。关闭前,这名中学生在网上留下了一条悲惨的信息:“从今天起,这个网站将无限期关闭。感谢大家对网站的热情支持。‘do copy’网站,它休眠了,但它就是休眠了,未来肯定会有‘新do copy’和‘伟大do copy’的。”
总的来说,应试教育的压力对于两种孩子来说都是非常严重的。一个是成绩差的孩子,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孩子。
“上了高中之后,成绩上不去了。我的父母非常焦虑。他们为我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我的生活充满了公式、语法和例子,我没有时间呼吸。我花了很多钱,但我的成绩没有提高。我爸妈总是骂我不是读书的料。我压力很大。有一阵子,想到第二天要去上学,我就失眠了。”
因为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学习是判断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所以一旦他们不善于学习,就会感到挫败。网络上没有高低之分,网络游戏很容易让孩子体验到现实中很难找到的成功感,所以孩子非常迷恋。
有些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对孩子的期望总是高于孩子的现状。比如孩子考第二次,家长会说:为什么不能考第一次;如果你得了一等奖,父母会说:别骄傲,还有更好的。孩子总是在这样的弦上,很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李煜,北京市崇文区初中生,不仅学习成绩排名前五,而且担任班干部,被老师和家长公认为好学生。然而,有一天,李煜的母亲无意中看到儿子在“认真”浏览色情网站!
李伟总是告诉她妈妈她用互联网查信息。然而,她母亲看到的却是这一幕,这让李伟的母亲十分不解。“这孩子平时不错。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成绩好的学生整天忙于学习,学习压力大,上网成了缓解压力的手段。
很多学习好的同学,在上学或者转学之后,都不如以前了。因为以前“学习的动力”是为了让班级保持“尖子生”的地位,一旦失去了学习优势,就怀疑学习的目的。按照老师和家长的逻辑,学习就是上一个好大学,然后找到一份好工作,然后赚钱,但是当他们失去优势的时候,就缺乏学习的动力,于是就有人痴迷于互联网。
4.缺乏家庭教育
“成绩不好,老师每天说两句话是必然的;回到家,爸妈唠唠叨叨的聊着一些学习上的事情。谁不想好好学习?但是我们一看到书就头晕。哎,下次考试我考不好。不知道老师和家长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所以,我们可能整天泡在网吧里,不愿意上学,也不愿意回家。因为这不是我们自己的舞台…在网上杀人、玩奇物、挖宝、PK,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一种很大的乐趣,因为我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释放自己的不满。我们去了网吧,我们上瘾了,我们真的被暴力血腥的游戏和惊心动魄的画面陶醉了。啊,我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我们在这里唱歌跳舞。我们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没有人敢说我们都错了。放出来,因为我们实在受不了。”
这是一封由化名为“毛妈匡匡”的学生发给羊城晚报的电子邮件。
从这位学生的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之所以刚刚爱上互联网,很可能是因为无法承受父母的过高期望。
一个中学生曾经说过:“现在我们压力很大。当我们在学习上受挫时,我们经常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告诉父母的结果就是骂。没有办法。为了发泄内心的压抑,逃避不想面对的现实,我不得不上网寻求刺激和快乐。”
另一个喜欢网上聊天的孩子说:“我爸妈忙着做生意,家里总是只有我一个人,总是自言自语。第一次网上聊天是在同学家。我觉得很过瘾,可以毫无保留的说任何话……”
通常家里得不到温暖,和父母缺乏交流的孩子,都渴望和别人交流。他们在网上提出的每一个小小的要求,几乎都会得到回应和呼应。现实与虚拟生活的反差,让“问题”孩子很容易躲在网里。
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思想交流,很少花时间陪孩子,有些父母对孩子教育不当,导致孩子心烦意乱时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而一旦卡住了,这些孩子就出不来了。
华中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陶宏开说:“孩子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父母的爱多表现在物质上的慷慨,而忽略了精神和情感上的关怀。
5.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低级媚俗的网络文化产品也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这显然对未成年儿童有害。
但是很多网络运营商看中青少年缺乏辨别能力,把矛头对准了孩子。通过这些不成熟的孩子,网络运营商赚了不少钱,但是青少年的身心却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政府互联网工程专家委员会第一批专家成员谢延德说:“年轻人要正确学习和使用网络,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吸取其精华,避免其糟粕,就必须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网络文化。”
目前,国家颁布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禁止在中小学附近开设商业歌舞厅和电子游乐场所;而且要求商业歌舞厅、电子游乐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标志。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经营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经营场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处1.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然而,很少有企业能够真正执法。所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孩子被迷惑,被诱惑,最后沉迷网络,无法自拔。
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互联网的受害者。作为父母,我们不能禁止别人迷惑孩子,但可以教育孩子提高自制力,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脑。
1.《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 拯救青春期!孩子沉迷网络的五点原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 拯救青春期!孩子沉迷网络的五点原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8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