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站报道,新西兰商务、创新和就业部发布的题为《定居新西兰:移民经历的思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新西兰,超过一半的中国移民就业困难。对于生活在国外的华侨来说,就业是他们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和发展的第一步。他们的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海外就业面临的挑战

“据统计,目前大约有6000万华侨分布在各个海外国家和地区。”暨南大学海外华人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维农对本报表示,“海外华人的就业情况非常复杂,各地区差异很大。”

“现在,在美国找工作真的不容易。”在俄亥俄州从事会计工作的中国人安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坦言。她说,“许多大公司为没有获得‘美国身份’的外国人制定了严格的准入规定。”据安信介绍,2016年美国只发放了8.5万份H1B工作签证,胜率不到50%。竞争非常激烈。

据菲律宾华文教育中心交流部前主任、侨务办公室外籍教师杰森说,东南亚华人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这里的中国人经济地位很高,当地的中国公司更愿意雇佣中国人。会说中文是很大的优势。”杰森补充道。

对此,高维农分析说,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本地华人数量、地域文化亲和力等因素的影响,海外华人的海外就业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但总的来说,他们在海外就业市场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文化融合成为一个问题

“‘老华侨’已经基本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这对找工作很有帮助。”在美国工作了30年的美国华商协会顾问蔡认为,这恰恰是年轻一代“新华侨”所缺乏的重要资源。老华侨和新华侨按移民时间划分。“改革开放后从中国移民到海外的人,一般被称为‘新华侨’。”高维农说。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人的整体职业形象正在发生变化。”早期移民海外的“老华侨”主要靠“三把刀”——菜刀、刮胡刀、泥刀,也就是中国移民最擅长的三个职业:餐馆、理发、建筑。

“新华侨”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三师”——律师、医师、工程师成为他们新的职业追求。

新的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年轻一代的“新华侨”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他们需要打破文化障碍,融入当地社会。

杨,一个法语说得很流利的中国女孩,就读于法国诺欧商学院,毕业前就已经赢得了巴黎一家投资银行的青睐。谈到她的求职经历,杨认为克服语言障碍非常重要。“在法国求职的中国人,有时候会留下保守不说话的刻板印象,其实是因为语言不够。”她说,“熟练使用当地语言是弥合文化差异的重要先决条件,否则就不可能在工作场所感到舒适。”

“人际交往能力太重要了。”说起我的日常工作,我觉得很轻松。当地一家公司的面试官曾经告诉她,能够快速融入工作团队是员工最重要的资格。“公司最看重的是你的沟通能力和情商。与当地人相比,中国人在这方面可能更差。”安心说。

蔡告诉本报记者,在他看来,一些中国人更喜欢与自己的民族即当地的华人社区打交道,而忽略了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融合。"促进交流,扩大接触,更有利于就业."蔡对说道。

趁热打铁需要艰苦的工作

“人需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谈到她对同龄人的建议,杨坦率地说。“年轻一代华侨受双重文化影响,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工作勤奋,有一定的求职优势。”她认为,在学好一门语言的前提下,要积极适应新环境;同时,我们要和当地的同事朋友保持联系,与他们相处,让他们逐渐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双向文化交流非常重要."杨接着说道。

俗话说,趁热打铁,需要硬。提高个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求职路上的第一步。

"华侨华人有守望相助的传统."高维农说。加强海外华人的感情纽带,分享就业经验,也是促进海外华人就业的有效途径。对此,杨认为,可以成立更多的海外行业协会,为同专业领域的华人提供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华人社区的帮助是必要的,但对于生活在海外的华侨来说,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更重要。”蔡建议海外华人应该“与他们的邻居、当地的朋友和同事交流感情,建立友谊,然后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帮助。”

对此,安信告诉本报,“在国外找工作,需要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现在欧美流行通过社交网络找工作,基本上大家都在用。”在求职社交网站注册账号后,你需要主动联系准公司员工,介绍自己的优势,才能拿到推荐名额。“在国外找工作,需要有自我推荐的勇气和顺畅沟通的能力。”

1.《异乡打拼的苦辣酸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异乡打拼的苦辣酸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8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