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
临床特征:母乳喂养后不久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尤其是足月儿。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4-7天出现黄疸,母乳喂养的黄疸在2-4周达到高峰。黄疸一般持续3-4周,不溶血,不贫血,第二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以推迟到10周。停止母乳喂养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 50。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达到20% ~ 30%。也成为住院新生儿胆囊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该病预后良好,病情严重,需要治疗,但为了促进母乳喂养顺利进行,还是要注意的。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
症状1:儿童营养发育良好,体重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颜色正常。
症状二:肝脾不大。
症状3:儿童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症状4:黄疸通常在出生后4-5天出现,并逐渐加重。胆红素升高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逐渐减少黄疸,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最近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有关的母乳性黄疸肠肝循环增加有关。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葡萄糖醛酸酶含量高,活性高。这种酶主要来源于母乳,可以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这个过程是在新生儿的小肠中进行的。此外,儿童的肠道蠕动相对较慢,以至于大量本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作用分离成未结合的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
由于母乳本身的原因,推测主要原因是:
1.母乳中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的母亲母乳中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抑制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远高于牛奶和配方奶,使结合胆红素再次分解,增加小肠的重吸收,增加肠肝循环。β-葡萄糖醛酸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
1.母乳引起的黄疸通常在出生后4 ~ 5天内出现皮肤粘膜黄色染色,无其他异常,黄疸逐渐加重。出生后10 ~ 15天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 ~ 513 umol/l 。如果继续母乳喂养,胆红素升高可持续4 ~ 10天,然后缓慢下降,3 ~ 12周恢复正常水平,黄疸完全消退。如果停止母乳喂养,血清胆红素可在48小时内明显下降。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下降或减少。停止母乳喂养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即可确诊。
3.如果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会上升17 ~ 51 umol/L ,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4.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应与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相鉴别。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1.停止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按150ml/kg·d计算,在母乳暂停期间,用吸奶器吸出母乳,保持乳汁分泌充分,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2.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和营养,预防感染;鼓励哺乳母亲多次少量母乳喂养,增加孩子的大便次数。严重者给予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止母乳喂养后黄疸消失。
至今尚无胆红素脑病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应鼓励哺乳母亲尽早开奶,多次喂少量牛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从而减少黄疸的发生。此外,儿童应给予保暖、增加热量、防止感染等支持性治疗,以防止黄疸加重。
母乳性黄疸的预防:
怀孕期间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酒精和刺激性产品,不要滥用药物。如果孕妇在母乳喂养期间有黄疸病史,可以口服黄疸银珍颗粒。从确诊到分娩服药两个月以上为宜。
婴儿出生后,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及时诊治。注意黄疸过早出现或晚期消退或逐渐加深或复发,以便及时破坏感染。一些研究表明,早期增加牛奶的摄入量可以增加新生儿的热量,降低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能促进肠道蠕动,尽快排除胎粪。降低胆红素肠肝循环和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而且新生儿能及时得到丰富的初乳。应密切监测健康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加强随访,尤其是对出生后2 ~ 3天出院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应建立必要的随访,通过早期干预防止脑损伤。
1.《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9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