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周琛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厅介绍,2017年军费增长7%,主要用于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装备升级、改善基层部队训练和生活环境。

数据地图:图片为国产001A在建航母高清照片,拍摄于2016年12月初。

全国人大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宣布的军费年度增长,是可以预见的热点。同时,这也是国际舆论反复揣测中国军费不透明的高潮。为了更好地传达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防御性国防政策,国务院办公室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周琛消除国内外主要媒体的疑虑。

周琛首先介绍了增加国防开支的用途。他说:“今年国防开支的增加主要用于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还需要加强设备升级;同时,要改善基层单位的战备训练和工作生活条件;加大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投入。最后,我们需要支持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针对“中国目前环境严峻,军费增长速度应该更快”的观点,周琛说,“我们在考虑国防支出增长时,应该做出非常客观合理的判断,而不是因为外部因素的突然变化而改变国防支出整体增长的规模。除非爆发大规模战争,否则应该说中国不会长期面临大规模战争的威胁。我们未来面临的是外部因素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所以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把立足点放在打赢信息战,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准备上。”

据介绍,国防费增长有两个因素:一是国防需求,二是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其中,国防需求包括安全环境评估。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确实面临风险和挑战,应该说是复杂多变的,这是中国增加国防费时必须考虑的。另一方面,中国国防支出的增长与GDP和财政赤字收入的增长基本协调。"

同时,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和外国舆论的关注。关于军费开支是否会偏向海军发展的问题,周琛介绍说,“由于中国军队传统上是陆基、防御性和劳动密集型军队,我们的地理环境要求我们保持强大的军队。这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战争格局的变化,需要加强其他军种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海军、空陆军、火箭部队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建设,同时,我们需要精简军队,淘汰旧设备。因此,应该增加对这些服务的国防投资。”

周琛也认同中国海军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事实。他说,中国确立了建设海上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海军近年来发展迅速。

作为海军发展的标志,航母尤其受到关注。对此,周琛表示,“航母是中国海军发展的象征。辽宁航母大家都看过,无论是测试还是训练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至于第二艘航母,进展顺利,已经关闭,现在正在安装设备。至于中国未来需要多少航母编队,要根据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需要来确定。但绝对不只是辽宁,还是第二艘航母。我们还需要建造航母编队。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绝对不会像美国那样造12个航母编队,这对中国来说是没有必要的。中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我们的军事战略是积极防御。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这都不会改变。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我国海军和中国军力的发展将是有限和适度的。这符合我们国防政策的要求,当然也必须符合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

此外,周琛还介绍了2017年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据介绍,今年国防和军队改革开始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实力改革、军队政策体系改革、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改革。

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改革包括调整兵役比例和缩小规模。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包括建立文职人员制度、以军衔为主导的军官军衔制度和军官职业化制度。同时还有全军的军事院校、军事科研机构和训练机构。“高校的撤销和合并是改革的必然。

在以前的改革中,军队进行了改革。这一次随着全军规模结构和力量构成改革的深入,包括军事院校、军事科研机构和军事综合训练机构的改革,要统筹考虑。因此,这次学院改革将建立一个新的三位一体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院教育和军队培训,职业教育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周琛说。

周琛说,既然是革命,肯定会遇到很大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完成这项改革,使我军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界面前。今年是我军成立90周年,我军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于中国军事支出透明度的国际标准,周琛还介绍说,中国现已加入联合国军事支出透明度制度,要求中国按照联合国要求提交上一财政年度重大军事项目支出,涉及人员生活费、培训和维护费、装备费,包括R&D和采购,包括重大项目规定。

1.《今年军改将推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改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今年军改将推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改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9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