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市场饱和了吗?有两个答案。
一个是饱和,产能过剩,市场结构基本固定。零售、B端、出口、高、中、低端方向都有大牌玩家。
还有一种回答是刚刚起步,根本不饱和,因为有很多产品可以再次迭代,取代原有产品,颠覆原有市场结构。
至少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智能照明。公司很多,几百家,但是顶尖的很少。在一个小区里,很少有家庭安装了由手机或声音控制的智能灯。
另一个方向是护眼灯,几乎是一二线品牌做的。但是很多集成照明企业并没有把它当做一件大事,反而有一些垂直的中小企业投入了注意力。
01
护眼灯的现状是:
缺乏行业标准、缺乏认可度高的龙头品牌、缺乏稳固的消费信任感,但是市场需求空间非常大,在2016年的时候,百度指数的单周平均值曾涨到620。不过这两年又下滑了,可能是受舆论影响。
如果突破技术瓶颈,真正达到严格的护眼要求,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其实就是传统台灯的升级版。
做得好,有可能取代传统的台灯市场。经常使用电脑、看书或有孩子的家庭的人在购买台灯时会选择保护眼睛。
如果跳出台灯的局限,做万能护眼灯泡,改成儿童房、自习室等场所的护眼吸顶灯,可能会成为家庭的新标准。这个市场在空之间足够大。
因此,大彩研究创始人邓朝明认为,在理想的情况下,护眼灯可能会撕开传统照明市场,新兴品牌也可能会打破Op、NVC、飞利浦、阳光、佛山照明等公司组成的市场结构。
目前尝试做护眼灯的公司不多,对大材料的研究集中在几十个品牌,包括一线集成照明企业,如Op、飞利浦、松下、美的、三雄极光等。
还有冠亚、小世宝、米家、戈雅、亮亮、叶莱特、联创、宝石、爱德华博士、好视力、小二郎、万火、九良、德力来、德利、玉商、陈光、钟石、星窗、庄园星等等专业品牌,或者新势力。
好像做的人很多。光是天猫上开店的就有几百家。算上不知名的,全部加起来可能有几千。
看这种情况,市场是饱和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说到灯,我们想到的是Op和NVC,但说到护眼灯,众说纷纭,根本没有统一的答案。
在一个细分市场中,没有领先的寡头垄断品牌,也没有构成壁垒的技术专利,所以意味着无限的机会,前三位都是留给大家的。
在上面提到的众多玩家中,谁可能会脱颖而出成为一支生力军?
为了识别在这样一个细分市场中,哪些品牌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大材料研究的观点是,除了创始人、核心团队、股权结构、净收入、估值、投资成本等因素外,还需要考虑以下措施:
一个是有没有过硬靠谱的技术,手上的专利数量与质量。二是有没有过硬、增长空间比较大的核心渠道,无论是电商、商超、卖场、门店、医生等,还是学校等B端渠道。三是目前的市场认可度。认可度就是生产力。从发展史来看,像奥普和NVC这样的人都是老前辈了。他们绝对是大咖在灯研发上的技术和专利积累。他们还有护眼灯产品,全频道销售。还有总销量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爆款。但在整个灯具市场,交易规模并不大。
Op拥有的护眼灯比较多,有的很便宜,销量也比较可观。比如一个19.9元的充电式LED护眼灯,月营业额6.5万。一个99元起的LED台灯,月营业额2.6万。一款USB充电护眼台灯,售价19.9元,月营业额2万。
不仅是Op Lighting的官方旗舰店,当地很多专卖店都在卖Op护眼LED台灯。他们也在天猫上做生意,营业额很好。
比如Op Lighting乐城店,49元的LED护眼台灯,月营业额1.7万。在高恒店,99元的LED护眼灯一个月卖14000只。总体来说,可以说Op的护眼灯在网上卖的很好。
和飞利浦、小米、美的、松下一样,护眼灯的电商销售也很强劲。
仅以天猫店护眼灯销售为标准,飞利浦月均营业额2.9万;小米月营业额2.7万;美的月营业额2.4万、1.5万;松下月营业额2.2万,1.7万。
但是,这些前辈有两个问题。第一,他们不把护眼灯作为战略范畴,而只是作为所有灯具中的一个系列。他们卖的好,基本靠价格优惠和品牌代言。
另一个问题是,在细分市场上,Op、NVC等大品牌拥有多项专利,但与护眼相关的技术却远远没有明显领先,也没有建立行业标准。
当然,如果Op和NVC独立成立公司,把护眼灯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然后依靠自己的规模支撑和品牌背书,完全有可能再造一只独角兽。
所以还是比较关注那些专注于做护眼灯的垂直品牌和新势力。
02
在专业品牌中,根据电商的销量、百度指数、微信指数、公布专利等指标,大材的研究选择了几个这样的品牌:小世宝、爱德华博士、好眼力、护眼、小米。
如果我们想把护眼灯做得又好又坚固,技术是最重要的障碍。毕竟要对消费者负责。
到底用了多少优秀的专利技术来支撑护眼灯的产品竞争力,还没有找到权威的公开信息。但首先,我们可以引用一些第三方机构做的产品评估作为参考。
2017年,凤凰家园进行了评估,考虑了光源角度调整、照明、色温、蓝光、眩光、显色、频闪、证书等指标。结果显示综合性价比:学霸>:儿童宝>:米家>:飞利浦>:视力好>:Op。
今年6月,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出面,加入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针对遮光、照度、照度均匀度三项指标,对包括多个品牌在内的读写台灯进行评估。
结果如下。遮光表现排名如下:宝时达、冠亚、飞利浦、好时温斯通、儿童保健、童世宝、Op、甘钢、康铭等。
倾向于小面积采光,照度排序为:仙岗、Op、温斯顿、虎视宝、康铭、宝时达、冠亚、飞利浦、儿童保健。倾向于大面积工作,照度排名为温斯顿、仙刚、Op、虎视宝、康铭、飞利浦、冠亚、宝时达等。
还有照度均匀性的评价。如果是小区域运营的话,排名依次是温斯顿·温斯通、仙刚、爱世宝、飞利浦、康铭、冠亚、Op、宝世达等。在大规模运营的情况下,排名依次为温斯顿、虎视眈眈、飞利浦、康铭、冠亚、宝时达、仙岗、Op等。
在本次评估中,没有考虑对眼睛更为关键的蓝光、频闪光、显色指数、色温和辐射。评估后,可能是另一种情况。
还有很多其他的评价,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活跃的眼灯品牌的性能并不是一流的,但是基本是令人满意的。
03
从历史上看,紫石宝的技术积累应该是比较强的。
根据公共信息,他们从1999年开始制造护眼灯。2010年,护眼用LED台灯投放市场,概念明确推出,产品不断迭代。孩子们看到宝藏的时间更早。
如果这样切入护眼灯市场,不积累大量专利,突破一些技术成果,就太不合理了。
著名医生爱德华博士,也是一家有点历史的公司。在官网由美国眼科医生介绍,国内深圳康世佳运营,2012年开始。
具体背景不易纠结,宣传中突出了频闪、人体工学设计、润光板、防阅读眩光等八项技术。
在Edward博士的官网上可以看到专利证书和几个测试报告,如抗蓝光、无伤害紫外线检测、无辐射检测、抗蓝光专利、抗重影专利、抗眩光专利、CQC证书、ETL证书、CCC证书等。
这家公司突出了自己的技术能力和自己的专业品牌形象。这在渠道上也是有经验的,他们也在多发展医院。
宝视属于比较新的公司,很少表现出技术实力。要看护眼灯真正的专利,不仅是外观专利,更是解决传统灯具对眼睛伤害问题的核心技术。
儿童世宝天猫8年店目前领先,号称双11是护眼台灯的领头羊,各大超市主要是推线下。其部分产品的销量可与Op、松下、美的媲美。
有一款产品售价419元,月营业额2.7万,总销量21万以上,非常厉害。至少有7款,总销量上万,从1万到10万不等。
爱德华医生6年的天猫店专注于医院市场,但电商销量不够爆款,主要是价格很高,比同类产品高很多。以天猫店为例,大材小用的研究发现,爱德华博士贴了15款左右的产品,最便宜的是一款护眼LED灯泡,139元。
其他成套的LED护眼台灯都是1000元起的,有的价格在2000元以上,所以销量不是特别爆款。最畅销的产品是一款售价1499元的产品,每个月有2400多笔交易。还有一个月成交近500,定价1698元。
天猫视力保护3年店有专门的电商公司运营,产品款式比较少,但是电商销售表现不错。
有过爆款,总销量142万,月销量9.7万,价格在49-69元之间;一个142元的护眼台灯,月营业额1.4万;有几款月销量上万,说明有很强的电商能力。
小米是后起之秀,公司是护眼。短短几年,随着小米的流动,已经挤进了前护眼器的顶端。
据大财调研观察,天猫店只有一款售价169元的小米护眼灯,月销量达到29万支以上。智睿护眼台灯与飞利浦合作定制,针对大学生,199元,月销量突破1万。还有一款主要感知环境卖点的LED护眼灯,可以用手机控制,月销量近7000支。
另外,在小米产品的众筹平台上,飞利浦智能护眼灯曾经推出过众筹,众筹价格269元,吸引了2879人的支持。
可以通过小米智能家居APP控制,里面提到了两个技术卖点叫做“光校准算法”,用来优化光效,正在申请专利。另一个是防眩光“蜂巢镜片”专利,也在申请专利。
可以选择儿童学习、成人工作、休闲阅读、电脑阅读四种亮度优化模式。特别是专家背书方面,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还有IEC62471光生物安全测试。
超过一定时间使用眼睛时,飞利浦的智能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醒,一种是手机推送,一种是闪光灯。
在小米的生态链中,另一款Yeelight也起到了护眼灯的作用,从智能切入,一步步增加影响力。
今年5月左右,Yeelight在小米众筹平台上推出了智能护眼台灯Pro,众筹价格高达599元,在护眼灯产品中算是比较高的了。目前商场售价799元。
就产品卖点而言,自然光、无蓝光危害、AA照度等。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毕竟这些卖点才是护眼灯“护眼”的关键,至少目前有这样的共识。
区别在于更具体的技术细节。正是因为具体的技术,产品才能落地。Yeelight提到了88个SunLike灯珠,紫色灯珠激发和高精度RC滤波器,保证了上述卖点的实现。认证方面,德国TUV莱茵通过了低蓝光认证,还有光生物安全标准。
它有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支持米家APP的智能控制,比如使用APP选择课堂模拟、pomodoro技术等多种模式,从智能规划的角度帮助保护眼睛,这是很多同类产品做不到的。
根据天猫店的数据,Yeelight有几款护眼灯在卖,比如一款书桌用的LED护眼灯,售价499元,一个月卖近800支。还有一款899元的护眼台灯Pro,每个月300多交易。另外还有129元、799元、719元、249元、629元等各种价位的产品。客观来说,价格高于市场。
在护眼灯界,冠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可能感觉大众知名度不高。但从护眼开始,冠雅形成了台灯、夹子灯、卡通灯、落地灯、充电灯等多个门类。
电商销量还不错。最大的爆款产品是一款99元的护眼LED台灯,总销量超过21万。另外,至少有4款产品,总销量上万;至少有5款产品,总销量在5000到1万支之间;至少有13款产品,总销量1000到5000。
除了Tesco,冠亚还是Tesco和苏宁易购的旗舰店,有一定的销量。目前冠亚已经推出线下渠道,努力招商,但是渠道网点数量和城市覆盖面还没有公布。
最后视力好,名字很好。北京还有一家视力好的公司,是做视力保护产品的。不过这种视力好的灯是深圳通建光电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01年注册商标。并且在2013年,他们在上海注册了好视力照明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表现相当不错。以天猫店为例。一款爆款产品249元,书桌用护眼台灯每个月销量6000多,评测22000。
每月营业额超过1000单的产品至少有6种。还有6款产品,月营业额100-500不等。价格从59元到399元不等,多集中在100元和200元,如119元、169元和249元。
04
综合大品牌、垂直专业品牌、新势力三大势力,可以看出目前综合大品牌在护眼灯行业的影响力比较强。
至少在天猫、Tesco、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上,Op、美的、松下等传统照明公司总体上保持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还有庞大的线下销售网点支持。
在新生力量中,小米表现相当出色,在护眼灯产品上的市场影响力可以与传统照明企业比肩。而且它根本不是作为灯而生的。
紫式宝、爱德华博士、冠亚、好视力等专业品牌组成了另一个群体,其中紫式宝的网络影响力足以和绝大多数一线玩家华山论剑。
专业品牌中,虎视宝表现不错,线上线下都有。不考虑出口,至少有两个主流渠道表现不错,尤其是大规模的店主,他们有机会把护眼灯做成标准的家居照明。
但是没有明确的核心技术专利和具体的技术突破。作为一个合格的公司,在技术上要考虑突破和领先的成果。同时,下一步要拓宽渠道,比如进灯店,进医生的渠道,进学校,进品多多,这样才能支撑起一个更有想象力的品牌。
爱德华医生也有两大渠道,其中医院渠道和体检中心更倾向于视力可能需要矫正的人群,有助于打造专业品牌。然而,过度专业渠道的市场容量相对有限。
想要更上一层楼,就要考虑拓展新渠道,打造相应的爆款产品。另外,价格高也是阻碍大众消费和普及的关键问题。如果想在规模上有所突破,推出适合大众群体的产品,预计是一个新的产品战略考量。
就宣传而言,胡士保博士和爱德华博士在全渠道相对活跃,不仅专注于天猫和JD.COM门店,还关注线下渠道和社交媒体。
根据大材料的研究,仅仅依靠目前的措施来成熟护眼灯的类别和扩大行业规模是不够的。如果专业品牌能打出一面旗帜,被护眼灯的市场潜力激活,反击一线照明品牌,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输赢可能取决于以上三个标准谁有新的突破。
1.《欧普护眼灯 应战欧普、松下等大牌,护眼灯能不能撕开照明市场的口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欧普护眼灯 应战欧普、松下等大牌,护眼灯能不能撕开照明市场的口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9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