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后
国共双方隔江对垒
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的蒋介石
并不甘心
相继上演了“引退”“求和”的阴谋后
在宜昌至上海间
布置了1800余公里的长江防线
渡江战役一触即发
目标:江阴要塞
为了守住长江
蒋介石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
以及100多艘舰艇
日夜沿江巡弋
面对这样的局势
粟裕还是把渡江战役的突破口
选在了江阴地区
此役如果能够突防成功
就能和东向部队形成钳形夹击
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同时战役结束后
还可以继续向东、西两个方向
追击溃逃的敌军
“黎明之前”
由于江阴地区靠近南京
蒋介石将此处作为防御重点
在成立江阴要塞筹建处后
就不断调兵遣将
加强军事防御
但让蒋介石意想不到的是
此时的江阴要塞
其实早已被中共地下党秘密控制
江阴要塞少将参谋长梅含章
江阴要塞上校参谋处长
炮台总台台长唐秉琳
国民党国防部三厅职员
江阴要塞工兵营营长唐秉煜
江阴要塞游动炮兵团团长王德容
江阴要塞守备总队队长吴广文等负责人
都被发展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
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
早已成为有名无实的
“孤家寡人”
“江阴要塞”争夺战
1949年4月18日
负责领导策反工作的
中共华东局社会部情报科科长王征明一行
经过乔装打扮抵达江阴
然而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
就在王征明抵达江阴后不久
蒋介石的心腹
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
就怒气冲冲地来到了江阴要塞
让汤恩伯如此盛怒的原因
就是他手中的一份报纸
只见头版头条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江阴要塞是江南共军大本营”
见此情景
唐秉琳首先镇定下来
他向汤恩伯说道
“我认为发现共军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至今还不知道谁是共军
这是我们的失职”
此话一出
让本就没有真凭实据的汤恩伯感到理亏
他的态度也就稍微缓和下来
随后汤恩伯提出
要亲自检查要塞防务
由唐秉琳陪同
在经历了汤恩伯的一番刁难后
江阴要塞的中共地下党员们
进入了起义的最后准备阶段
按照王征明向要塞地下党传达的指示
保障解放军安全渡江
4月21日凌晨
解放军向国民党第21军第145师阵地
发起进攻
不久145师参谋长
就请求“炮火支援”
唐秉琳不想破坏要塞地下党预定部署
以天黑打不准为由进行推脱
戴戎光却下令必须支援第21军
唐秉琳决定先下手为强
随即命令炮兵将炮口对准第21军
同时他故意命令
黄山炮台全部火力减缩了400米
12发“支援”炮弹
都落到了国民党第21军第145师的阵地上
就在第21军乱成一团之时
唐秉煜把一个加强警卫班
布置在指挥所周围
两挺机枪封锁了指挥所的前后门
贪生怕死的戴戎光
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瓮中之鳖
天微微亮时
一架国民党侦察机飞到黄山上空
山上立刻布设了国民党军“坚守阵地”的信号
敌机信以为真
呼啸而去
4月21日上午
唐秉琳召集要塞官兵在黄山炮台
宣布江阴要塞成功举行起义
解放军29军与江阴要塞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4月23日
南京解放
第三野战军随即围攻上海
解放杭州
江阴要塞起义
是解放战争后期
渡江战役极为重要一环
这次行动
加剧了国民党政权
统治的全线崩溃
为保障渡江战役的顺利进行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国家记忆》丨 江阴要塞起义吹响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号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家记忆》丨 江阴要塞起义吹响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号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2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