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反特老电影怀旧栏目。
1963年上映的《冰山上的来客》,是六十年代反特片领域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电影上映后影响几代观众,在当年,模仿电影里的腔调,说一句“阿米尔,冲!”。
或是唱上一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那个时代的观众,最深的银幕记忆。
本期就带大家重温一下这部经典电影——
《冰山上的来客》
Visitors On The Icy Mountain
第一章:引子
解放前夕,边疆的高原上。
当地有一伙国民党残匪势力,由塔吉克族匪首热力普带领。
得知解放军很快就要打过来,贼心不死的热力普,企图带着大队人马逃亡边境外的山里。临走前,热力普下令枪杀了所有不愿跟他离开的奴仆。
子弹扫射过后,戈壁滩上尸横遍野。
但在这场屠杀中,有一个年轻美丽的塔吉克族姑娘侥幸活了下来。
她叫古兰丹姆。
第二章:冰山下的新娘
时间来到1951年的夏天。
巍峨的冰山脚下,一帮塔吉克族人的迎亲马队,行走在戈壁上。
领头的是当地的牧民尼亚孜老汉,他带着自己的儿子纳乌茹孜迎亲归来。
迎亲队伍途径雪山脚下的溪流边,遇到了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
战士名叫阿米尔,也是塔吉克族人,即将去往萨里尔山口的边防哨所报到。
他正在给马匹打水,随身还带着一盆正在盛开着的玫瑰花。
阿米尔热情地向牧民们打招呼,得知迎亲队伍也是去往萨里尔山口,刚好顺路同行,阿米尔主动向新郎道贺,只是看到新娘样貌的时候,阿米尔却愣住了。
他看到新娘嘴角的痣,与他少年时的恋人的容貌极为相似。
好奇之下,阿米尔忍不住跟带队的尼亚孜老汉,打听新娘的出身来历。
尼亚孜老汉告诉阿米尔,新娘叫古兰丹姆,来自叶城,更让阿米尔震惊的是,新娘的名字和身份信息,都与他过去的恋人吻合。
只是新娘却似乎没有认出他,又让阿米尔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人。
阿米尔抵达冰山脚下的哨所,见到了杨排长,将随身携带的密信交给杨排长。
信上的内容是指挥部发来的重要情报,上级告诉杨排长,侦察部门得知流窜在萨里尔山区的伪军残匪们,计划在当地制造叛乱。
侦察部门提醒杨排长,萨里尔山口处在边境线上,很可能有匪特已经打入进来,让杨排长加强戒备,务必将敌人给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指挥部还专门委派了一名侦察员卡拉,利用他塔吉克族人的身份,让他乔装成牧羊人的样子,在山里暗中调查匪特的行踪。
不久,杨排长专程来送别,即将去往高原的卡拉。
临别之时,杨排长不忘揶揄这位战友。
让他小心,别把随身携带的热瓦普的琴弦给弄断了。
卡拉的脸上总是带着热情的笑容,他笑着回应说,琴弦不会断,除非自己遭遇不幸。
第三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晚上,尼亚孜老汉的家中热闹非凡,牧民们载歌载舞,庆祝纳乌茹孜的婚事。
杨排长带着年轻的战士阿米尔也一同随行,由于阿米尔是刚来哨所,杨排长主动向牧民们介绍起阿米尔的身份。
新娘古兰丹姆听到杨排长的介绍,悄悄撩起脸上的面纱,注意着对面的阿米尔。
塔吉克族人的婚礼很热闹,可在这样喜庆的氛围里,阿米尔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独自离开了宴会现场,坐在山丘上,陷入了多年前的回忆当中。
八年前,年少的阿米尔和邻居家的姑娘古兰丹姆自小相识,两人青梅竹马。
可好景不长,古兰丹姆的父母去世后,她的叔叔因为贪财,将年仅十几岁的古兰丹姆,卖给了地主热力普和他的狗腿子江罕达尔。
年少的阿米尔想要阻止,却被古兰丹姆的叔叔打倒在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古兰丹姆被带走。阿米尔至今也无法忘记,古兰丹姆被带走的时候,那段忧伤的歌声。
时至今日,阿米尔仍旧对古兰丹姆念念不忘,并有种植玫瑰花的习惯。
因为那是古兰丹姆曾经最爱的花朵,也是那时的他们,懵懂感情的象征。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时隔多年,再见到年少时的恋人,却是在对方的婚礼上。
正当阿米尔独自伤感的时候,新娘古兰丹姆也出门来到了他的身边。
新娘从第一次见到阿米尔,就发现对方的神情很激动,似乎认识自己。
古兰丹姆试探地问阿米尔,两人是不是以前见过?
这句话瞬间击溃了阿米尔的心理防线,他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越发觉得眼前的新娘与失踪八年的古兰丹姆是同一个人,当即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古兰丹姆通过与阿米尔的对话,仿佛记起了这位曾经的恋人,崩溃之下昏倒在阿米尔的怀中。
这一幕,恰好被出门寻找妻子的新郎纳乌茹孜,和宾客们给看到。
新郎觉得头顶突然绿光闪过,愤怒地推开了阿米尔。
好在尼亚孜老汉比较识大体,制止了想要当场发飙的儿子。
杨排长也是一脸尴尬,他知道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一旦闹僵会引发军民关系的问题。
阿米尔想要辩解,杨排长并没有当场批评他,只是让他先回哨所。
第四章:高原上的黑纱姑娘
话分两头。
侦察员卡拉以牧羊人的身份,来到高原放牧。
卡拉途径高原上的清真寺,遇到了一位头戴黑纱的年轻姑娘。
女人表情忧郁,和她一同住在寺庙里的,还有一伙身份神秘的人,他们自称是旅行家。这几个来路不明的神秘人,引起了卡拉的注意。
卡拉为了接近这名黑纱女人,用胡琴弹唱起了塔吉克族的民歌。
歌词似乎触动了黑纱女人的心事,女人也忍不住轻声合唱起来。
两人的距离因此而拉近,并逐渐有了交流。
女人的歌声哀怨悲伤,唱到最后,忍不住痛哭起来。
卡拉正要上前询问,寺内却走出了一名老人,老人误以为卡拉是在弹唱告白。
卡拉见状也不辩解,打算将计就计,借此接近黑纱女人。
卡拉逐渐得知了对方的名字叫做买日古丽,一直照顾他的老人叫做阿曼巴依,两人都是旅行家手下的奴仆。
于是,卡拉在附近扎起帐篷,晚上趁着夜色,悄悄监视着寺内一伙人的举动。
经过卡拉的侦察得知,原来躲在寺内的旅行家,正是多年前就逃往山里的匪首热力普与手下江罕达尔。一天夜里,卡拉悄悄潜入寺内,偷听到了热力普与手下江罕达尔的秘密谈话。
江罕达尔正在向匪首热力普汇报说,刚刚收到了“地下明珠”发来的情报。
地下明珠称已经潜伏成功,正在秘密侦查“熊窝”,计划在当地的巴罗脱节前,搞到“熊窝”的地图,到时候再将山里的匪特势力召集起来发动反攻,等待“真主”的到来。
侦察员卡拉分析后认为,敌人正在策划一场阴谋行动,地下明珠应该就是敌人派来潜伏的特务,至于这位“真主”,很可能是行动的关键人物。
说回解放军哨所这边。
这天早上,杨排长正带着阿米尔上山熟悉地形,刚好遇到来哨所送羊奶的新娘古兰丹姆。
古兰丹姆看着阿米尔的眼神有些复杂,送完羊奶后她也没有离开,反而一路跟在杨排长和阿米尔的后面。
杨排长觉得新娘是有意想要纠缠阿米尔,他担心会引来尼亚孜一家人的反感,造成民族纠纷,因此让阿米尔主动去跟新娘说清楚,将两人的关系做个了结。
阿米尔让古兰丹姆不要再来找自己,可古兰丹姆却似乎很动情。
她自称仍然爱着阿米尔,并打算跟丈夫离婚。
阿米尔郑重地表示,自己是解放军战士,不能影响军民关系。
古兰丹姆拉着阿米尔的衣袖,劝说他脱下军装,带着自己离开这里。
这时,古兰丹姆的新婚丈夫纳乌茹孜,前来找自己的妻子。
恰好又目睹两人拉扯在一起,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想要发作。
远处山坡上的杨排长看到了这一幕,立刻吹起了笛子,阿米尔知道排长是让自己回哨所,当即转身离开。
第五章:陌生的恋人
丈夫纳乌茹孜带妻子回家以后,忍不住大发雷霆。
他质问妻子,当初是她火烧眉毛地想要嫁给自己,可如今才嫁过来三天就变心。
古兰丹姆却强硬地回答说,自己是嫁给他,又不是卖给他的奴隶,言外之意,离婚也是自由。
老父亲尼亚孜听到儿子夫妻俩的争吵,主动进来劝说。
尼亚孜老汉知道儿子年轻气盛,担心他会做出格的事情,因此警告儿子不要去找解放军惹事。
深夜,争吵过后的新娘,借口出门散心,居然又来到了冰山上的哨所。
阿米尔正好在哨所外站岗,古兰丹姆借口说要找杨排长。
来到杨排长在哨所的办公室,古兰丹姆向杨排长哭诉说,想要与丈夫纳乌茹孜离婚。
杨排长问她离婚的原因,古兰丹姆哭诉说,因为她还深爱着阿米尔。
她希望杨排长能替自己做主,让她和丈夫纳乌茹孜离婚。
杨排长正说话间,新娘的丈夫纳乌茹孜带着怒火找上了门。
他见到门口站岗的阿米尔,忍不住破口大骂,怒斥阿米尔不守男德,勾引人妻。
阿米尔依旧态度恳切,让对方相信自己,更要相信解放军。
杨排长并没有答应古兰丹姆的请求,他将古兰丹姆送出门,丈夫纳乌茹孜拿起鞭子,就要抽在妻子的身上,幸好这时尼亚孜老汉赶过来,制止了想要发泄怒火的儿子。
杨排长为了安抚尼亚孜一家人的情绪,表示会查清事实,不会偏袒自己的战士。
就在此时,远处的高原上忽然传来几声枪响。
杨排长急忙回到哨所,给附近的边防哨站打电话问询。
在附近山上二号岗哨执勤的二班长,向杨排长汇报说,他们所在的岗哨,刚刚打死了一名想要穿越边境线的特务,从对方身上搜出了一份我军哨所的驻防地图。
杨排长得知这一情报后,推断可能有特务潜伏在驻地附近,才能掌握解放军的驻防地图。再联想到刚来驻地不久的新娘古兰丹姆,似乎对我军战士阿米尔特别热情。
杨排长对这位新娘产生了好奇,他决心找机会试探一下对方。
隔天,杨排长带着阿米尔上山,“恰好”偶遇了正在放牧的古兰丹姆。
杨排长让阿米尔唱起那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优美的歌声回荡在山谷。
奇怪的是,不远处放牧的古兰丹姆听到歌声却毫无反应。
杨排长担心对方是没有听到歌声,就掏出手帕试了试风向。
确认风是往古兰丹姆所在的方向吹的,她不可能听不到阿米尔的歌声。
顺风不过耳,古兰丹姆听到歌声却毫无反应,引起了杨排长的怀疑。
杨排长又询问其阿米尔,如何看待这位新娘古兰丹姆。
阿米尔告诉杨排长,他觉得这个古兰丹姆很陌生。
虽然样子神态很像,但总有一种陌生感和疏离感。
阿米尔的回答,让杨排长更加确认自己的猜测,这位新娘未必就是当年的古兰丹姆。
第六章:地下明珠
再说藏在山里的匪特方面。
匪首热力普收到特务地下明珠发来的电报,送地图的人被附近雪山上的解放军岗哨给打死,证实还有几处重要的“熊窝”没有查到。
热力普得知这一情况很着急,催促手下去找江罕达尔过来商议对策。
与此同时,匪首江罕达尔正纠缠着,在山间溪流旁打水的买日古丽。
买日古丽是热力普买来的奴隶,江罕达尔见她姿色美貌,一直想霸占她做小老婆。
买日古丽一直担惊受怕,全靠一位老奴阿曼巴依的保护,才侥幸苟且偷生。
如今江罕达尔威逼她下嫁,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掏出匕首动了杀心。
恰好侦察员卡拉也在溪水边放牧,见江罕达尔打算行凶,急忙前来阻止。
有外人在场,江罕达尔不好直接发作,只好悻悻离开。
卡拉扶起了买日古丽,问她为何不逃回家乡?
买日古丽回答说,她害怕路上遇到熊窝,会被解放军当成匪特抓起来。
通过买日古丽的回答,卡拉意外得知热力普正在等山那边送来的熊窝图。
卡拉认为买日古丽是一位可以争取的同志,因此有心助她逃出匪巢。
恰好此时阿曼巴依过来,出于谨慎的态度,卡拉并未向两人透露自己侦察员的身份,打算再暗中侦察一下两人的背景。
另一边,虽然阿米尔一直躲着与古兰丹姆见面,但对方反而经常上山找他。
这天,三班长高顺带着一班战士,驻守在山坡上的三号岗哨的位置。
见古兰丹姆上山,三班长高顺前来阻拦,说阿米尔不在这里,并告诫古兰丹姆不要再纠缠解放军战士。
结果这位新娘也不甘示弱,与三班长争吵起来。
躲在附近岩洞里的解放军战士们听到了争吵声,一名年轻冲动的战士杜大兴走出岩洞,想要劝说新娘子离开,却因此暴露了岩洞岗哨的位置。
三班长训斥了几句自由散漫的杜大兴,古兰丹姆趁此机会转身离开。
此时阿米尔正在冰山上的,一号秘密岗哨内站岗。
守在这里的战士要经常忍受严寒,守护边境的安全。
不久,古兰丹姆也朝着冰山上走来,理由仍然是想要见阿米尔。
一班长拦住了想上山的古兰丹姆,不让她靠近岗哨的位置。
傍晚时分,古兰丹姆回到家里,丈夫纳乌茹孜正在忧伤地自弹自唱。
见妻子外出回来,丈夫纳乌茹孜知道对方肯定是上山找阿米尔去了,自然没有好脸色。
这时,尼亚孜老汉看天色不妙,多年的经验告诉他,晚上可能会有暴风雪。
尼亚孜让儿子去向杨排长通报,冰山上今夜会刮暴风雪,让山上的战士提前做准备。
可纳乌茹孜因为妻子与阿米尔的事情,压根没放在心上。
随口打发妻子古兰丹姆去通知杨排长。
古兰丹姆问丈夫,解放军又不在山上,为何还要报告他们有暴风雪的消息。
纳乌茹孜丝毫没有怀疑,随口说出了山上有解放军驻扎的消息。
如此一来,古兰丹姆当即确认,在冰山上还有一处秘密岗哨。
古兰丹姆大喜过望,赶紧跑到附近的一座偏僻坟地里,取出藏在这里的电台,给山外的土匪发送情报。
原来,这位新娘古兰丹姆,正是敌特派来的特务。
他本身是匪特头目江罕达尔的小老婆,代号「地下明珠」。
因为长相与古兰丹姆很像,因此冒名顶替,以古兰丹姆的身份,嫁给当地人纳乌茹孜,借此调查解放军在冰山脚下的驻防信息。
之后,假古兰丹姆发现阿米尔,仍旧放不下年少时的恋人古兰丹姆之后。
便开始主动接近阿米尔,借机上山查探我军在冰山上的秘密岗哨的位置。
匪首热力普收到电报后,认为今夜的暴风雪将是发动突袭的好机会。
热力普让江罕达尔召集手下,利用暴风雪的机会出山。
等“真主”一到,就能吃掉解放军在冰山脚下的驻地,借此聚众发动反攻行动。
第七章:冰山丰碑
当晚,冰山上天气突变,暴风雪越下越大。
匪首江罕达尔带领一伙匪特们,打算趁着夜色悄悄翻越边境线。
然而机警老练的一班长,还是发现了匪特的可疑踪迹。
年轻战士阿米尔因为缺乏经验,打开了手电筒,结果反而暴露了一班长的位置。
匪特们向雪山上的一号岗哨发动了偷袭,负责驻守的一班长和战士阿米尔紧急迎战。
混战中,一班长的右手不幸中枪。
可他临危不惧,用左手扔出一颗手榴弹,将偷袭的匪特炸死。
山脚下,尼亚孜老汉事后才得知,儿子并没有去通知杨排长。
他严厉的教训了儿子一顿,急忙去哨所通知杨排长。
杨排长得知山上会有暴风雪后,给一号岗哨打电话,却无人接听。
另一边,纳乌茹孜对自己因为赌气,没有通知杨排长的行为感到后悔。
为了弥补过错,他抱着皮大衣,冒着风雪上山,想要给一号岗哨的战士们送两件大衣。
不料山上发生了雪崩,纳乌茹孜来不及躲避,被淹没在冰雪中。
与此同时,尼亚孜老汉也带着杨排长和其他战士们一起,从另一条近路爬上了冰山。
可当他们抵达岗哨的时候,却发现驻守在洞口的一班长,和战士阿米尔已经被冻成了雪人。
原来,击退了匪特的他们,顶着严寒暴雪,依旧不肯离开岗位,坚守在洞口。
望着战友用身体凝结成的丰碑,杨排长带着悲痛向天空连开三枪。
最终,一班长壮烈牺牲,而阿米尔尚有气息,被送往医院抢救。
回到哨所后,杨排长悲痛之余,打算马上逮捕古兰丹姆。
可二班长却提醒他,不能打草惊蛇,指挥部的要求,是要把敌人一网打尽。
杨排长恢复冷静以后,前来慰问同样沉浸在悲伤中的尼亚孜老汉。
他和杨排长两人,在这场暴风雪当中,一个失去了最亲爱的儿子,一个失去了最亲密的战友。
第八章:冰山上的来客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买日古丽带着老奴阿曼巴依,从大山里走了出来。
经过萨里尔山口的时候,两人遇到了驻守在附近的三号岗哨。
三班长问询了两人的来历和身份,却没想到,这位冰山上的来客,居然也自称名叫古兰丹姆。
负责问询的三班长感到奇怪,再一问出身来历,简直和山下的那位新娘一模一样。
三班长带着两人一起下山,去找新娘古兰丹姆对峙。
结果,两个古兰丹姆见面后上演了一出「真假女特务」。
双方都声称自己才是古兰丹姆,对方是与匪特勾结的特务。
假古兰丹姆惺惺作态,装作又被欺负的样子,让三班长感到头疼不已。
三班长将两个古兰丹姆带回了哨所,杨排长得知此事后,分别询问了两个古兰丹姆,问对方谁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新来的古兰丹姆告诉杨排长,她认识一位叫做卡拉的牧羊人。
杨排长不动声色,问对方怎么证明,随即,对方取出了卡拉留下的胡琴。
杨排长看到琴弦已经断掉,明白卡拉已经牺牲。
杨排长吩咐手下的二班长,暗中盯着假古兰丹姆,防止对方逃跑。
接着,杨排长又详细询问了古兰丹姆的身份来历。
古兰丹姆告诉杨排长,八年前,她被叔叔卖给了匪首热力普为奴,并被取了个新名字买日古丽。半年前她遇到了,同样在热力普手下为奴的老仆阿曼巴依,老人对她很照顾。
后来,古兰丹姆和阿曼巴依,跟随热力普住进高原上的清真寺内,遇到了牧羊人卡拉。
两天前,匪首江罕达尔带领人马妄图翻越山口,被解放军战士打死。
阿曼巴依趁此机会,带着古兰丹姆一起悄悄逃出清真寺,前来找卡拉帮忙出逃。
卡拉面对两人的求助,只好答应下来。
不料在逃跑的路上,三人被热力普的手下给追上,卡拉不幸中弹。
弥留之际,卡拉将随身的胡琴的琴弦扯断,交给了古兰丹姆,叮嘱她务必要把琴交给杨排长。
虽然古兰丹姆的话并无疑点,但杨排长并没有轻易相信两人,他打算再试探一下对方的身份。
他先是让战士杜大兴去拿来一盆玫瑰花,交到古兰丹姆的手中,借此观察对方的反应。
接着又让已经出院的阿米尔,在院子里唱起了那首情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睹物思人,闻歌动情。
当阿米尔的歌声响起,古兰丹姆也跟着哼唱起来。
阿米尔听到屋里传来的歌声,转身看到了古兰丹姆。
阿米尔确信眼前的姑娘就是少年时的恋人,忍不住叫出对方的名字,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此时,隔壁的房间里,老人阿曼巴依透过窗户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杨排长证实了古兰丹姆的身份,精心策划了真古兰丹姆和阿米尔的重逢,在童年的歌声中他们幸福地相见。
回到办公室,杨排长看着断裂的琴弦,他想起卡拉出发前留下的话,推断卡拉很可能在自己胡琴里,留有重要情报。
于是他打开琴柱,发现了卡拉留下的密信。
卡拉在信中提到,匪特计划在巴罗脱节行动,并提到“真主”已经降临。
第九章:巴罗脱节的火把
当晚,假古兰丹姆想药潜逃,却被人给神秘杀死。
杨排长带人检查后发现,藏匿在坟地里的敌特电台,也被人提前转移走了。
杨排长分析后认为,敌人杀人灭口的行为,无形中证明了卡拉的情报。
应该有一名更厉害的特务,已经潜伏进驻地,所以敌人才会放弃已经暴露身份的假古兰丹姆。
为了引出这帮匪特,杨排长决定将计就计。
他带着阿曼巴依和古兰丹姆一起,来到了尼亚孜老汉的家中。
由于尼亚孜老汉的儿子在雪灾中惨死,杨排长见古兰丹姆孤苦无依,便主动撮合,让古兰丹姆认尼亚孜为义父,商议她和阿米尔的婚事。
尼亚孜老人刚刚失去了儿子,如今却多了一双女儿女婿,让他十分高兴。
这时阿曼巴依开口说,不如喜上加喜,将婚礼的日期,定在五天后的巴罗脱节。
杨排长知道敌人上钩了,于是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当晚,高原清真寺内,匪首热力普收到“真主”发来的情报。
内容显示,巴罗脱节准时行动,利用叼羊比赛抢夺制高点,对解放军发动突袭。
热力普激动地让手下回电,行动将以巴罗脱节的酥油火把和枪声为攻击信号。
到了巴罗脱节那天。
杨排长也带着解放军战士们前来参加婚礼,阿曼巴依也在一旁,注意着山坡上的叼羊比赛。
热闹的叼羊比赛开始后,牧民和解放军战士们骑马奔驰在高原上。
其中一名匪特化妆成牧民,一马当先,提着羊朝远处的山坡上跑去。
这正是敌人的阴谋,想要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引到山上。
等山口空虚,山那边的匪特们,就可以趁虚而入。
天黑时分,尼亚孜老汉把点燃火把的任务,推给了阿曼巴依。
杨排长见阿曼巴依接过火把,当即发号施令,让解放军的战士们也行动起来。
三班长是叼羊能手,带着马队冲上山坡,率先抢回了羊,参加叼羊比赛的骑手也纷纷调头追赶。阿曼巴依看到这一幕,内心惊疑不定,担心解放军有所准备。
他原本打算点燃火把,这时却有些犹豫。
杨排长不给他犹豫的机会,将一盒火柴递给对方,阿曼巴依只好点燃了火把。
山上的匪特们看到火把燃起,认为时机成熟,头目热力普下令冲锋。
然而杨排长预判了敌人的预判,早就秘密吩咐二班长和三班长,带领战士们隐蔽在山坳里。
匪特团伙刚一出山,就落入了包围圈,被埋伏在附近的战士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山下的阿曼巴依意识到不对劲,急忙摇晃其手里的火把,妄想通知匪特们撤离。
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没能逃脱杨排长锐利的双眼。
山上,二班长和三班长配合默契,带领边防战士们包抄夹击,将敌人们包围。
匪首热力普和手下的匪特们见大势已去,只得举枪投降。
战斗很快就结束,这伙长期流窜在山里的匪特们被一网打尽。
第十章:怀念战友
与此同时,阿曼巴依见状想要开溜,却被杨排长给发现。
对方死到临头,还想隐瞒自己的身份。
杨排长掏出卡拉生前藏在胡琴内的情报,道出了阿曼巴依的真实身份。
原来,阿曼巴依其实是国民党的特派员,他利用少数民族的身份做伪装,假扮成仆人,博取古兰丹姆的信任,一直在利用古兰丹姆。而当初打死卡拉的人,也是阿曼巴依从背后下的黑手。
当假古兰丹姆的身份已暴露时,即派人将她杀害,并策划在巴罗脱节的刁羊比赛时,乘抢夺制高点的机会,以枪声和火把为号,里应外合,接应热力普冲过边防线,实现他们的美梦。
至此,敌人的阴谋被粉碎,冰山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也得以幸福生活在一起,他俩的心愿终于实现。
杨排长望着远处的夜空,仿佛看到了死去的战友。
他当即发出了一道命令,让战士们朝着天空发射照明弹。
希望能将胜利的讯号,带给那些逝去在这座冰山上的同胞们。
后记
《冰山上的来客》是长影厂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反特片之一。
电影改编自赫哲族编剧乌·白辛于1960年发表的文学剧本。
1961年,长影厂决定将《冰山上的来客》改编成电影,当时接手项目的是长影厂的老导演王逸,他带着团队去往新疆取景开拍,然而影片拍摄过程一直不顺利,加上导演王逸在新疆拍摄期间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长影厂内部人员调动等因素,导致项目被搁置。
但当时影片已经花去了将近20万元的拍摄经费,长影厂并不想放弃这个项目。
最终几经流转,项目落到了更为年轻的导演赵心水手里。
赵心水本身是军人出身,熟悉部队生活,他对原剧本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人物情节都做了较大的改动,一方面提升了故事的惊险性,同时增加了更多民族元素的情节。
电影拍摄前后周期长达两年之久,剧组三赴新疆。
由于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帕米尔高原,为了拍摄,剧组成员们也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了帕米尔高原的博格达冰峰,并在这个空气稀薄、没有人烟的地方,生活拍摄了长达20天的时间,
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拍摄难度。
以至于影片全部拍完后,剧组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冰山上的来客」。
演员方面,《冰山上的来客》的男女主角都是素人出身,古兰丹姆的扮演者阿依夏木,当时还是一位学生,年仅15岁的她意外被选中成了电影中的女主角,而片中的阿米尔的扮演者,名叫阿木都力力提,本是新疆排球队的运动员,两人都是第一次出演电影,却成就了银幕经典。
杨排长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梁音,他在银幕上的经典角色颇多,《三进山城》中饰演侦察英雄刘宏志,《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木匠曹茂林等等。
梁音并不是当时银幕上的“标准帅哥”长相,但他本身气质朴实谦和,所饰演的杨排长的角色,除了沉稳冷静睿智果决的头脑外,更多了一份人情味在其中,将一位基层军人干部的形象塑造得非常生动。
片中的假古兰丹姆,由话剧团出身的女演员谷毓英出演,她是中俄混血,4岁时和父母一起定居新疆塔城,在当时有"塔城第一美女"的称呼,谷毓英因出演《冰山上的来客》而走红,八十年代谷毓英曾出演电影《蓝盾保险箱》,之后便淡出了银幕。
在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电影中,推崇革命浪漫主义美学。
《冰山上的来客》就是一部典型的,将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虽然影片的类型是谍战惊险,但电影叙事框架却是浪漫爱情,同时故事还加入了风光、歌舞等元素。
《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放在同时期的反特片领域并不是最复杂的,但影片胜在元素丰富,既有紧张激烈的正面交锋,又有敌我双方的试探斗智;既有浓郁绮丽的边疆风光,又有深沉哀婉的动人爱情。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电影的配乐,本片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片中的歌曲直接参与叙事功能。影片中传唱度最高的两首插曲,莫过于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创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怀念战友》。
其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由塔吉克族民歌改编,在电影中前后3次出现,象征着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纯洁友谊和爱情的同时,将尖锐复杂的反特斗争,与曲折感人的爱情遭遇串连起来,产生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不过,这首歌曲对爱情直白热烈的表达,却在当时被视为“不健康”,影片一度被要求去掉这首插曲,是导演赵心水一再坚持,顶着巨大的“错误”保留了这首插曲。
影片上映之后,这首插曲也在一夜之间唱红大江南北,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旋律。在当年看过《冰山上的来客》的观众,估计都不会忘记那极富民族风情的异域风光,和片中那曲充满柔情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蓝盾保险柜】59年前悬疑新作、反特电影的高潮、主题曲流传至今,经典无法超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蓝盾保险柜】59年前悬疑新作、反特电影的高潮、主题曲流传至今,经典无法超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2956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