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人,是奠定中国文明的第一座基石。在他以前,人类虽然已经开始前进,对事物已经有很多的发明;但是了他,似乎有一个时期的激剧发展。在他以前,人类只是应付自然环境,人与人间很少可以纪念的事情。到他才有平蚩尤的故事,永久流传下来。关于他的传说,虽有不少,而荒诞离奇的也太多。我们只能作一个远远的透视。
第一节 黄帝和炎帝
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是很有道理的。在那时,中华民族散居各地,形成许多部族,有两个部族最有名:一个是偏西的姜姓部族,炎帝神农氏是他们的首领;一个就是偏居东方的姬姓部族,黄帝是首领。据说黄帝和炎帝同是少典的子孙,同出于一族,后来分散迁徙,一个住在姬水附近,一个住在姜水附近。日久年远,两部风俗习惯的差异,越来越大,变成两个族类。繁衍扩张以后,再行接触。炎帝神农氏这一支发展较早,他这个帝号名氏,含有在南方和长于耕种的意思。据说神农生于厉乡,又说他生于列山之石室,称厉山氏或列山氏(列又写作烈。列、烈、厉,都是一字一声之转变)。厉乡到春秋时为厉国,大概在现在的湖北随县北百余里。他的子孙在西周时有申、吕两国,都在现在的河南南阳一带。神农的故事都和耕稼有关,古时候平地多湖沼,不便居住。山地布满了森林茂草,和野兽同处,由披兽皮、吃生肉的游猎生活,慢慢进到耕田食谷。五谷是从那里来的呢?自然是地下生出来的。地下那里来的种子?推源溯始,我们的古传说,说“天雨粟”——从天上掉下来的。神农拿它来播种。神农怎么知道播种?他是生而使然,传说他“三岁知稼穑”。这一族开始发展农业,他们的功劳,都由神农氏代表着,而神化了神农。他们开辟山林,多半利用火,放火烧山,烧出一片平地,灰就是天然肥料,所以神农又叫烈山氏。他们开始大量吃植物的种子,有了疾病,自然也容易想起吃某几种植物或者可以治疗,后来就推神农为植物药的发明者,说他“救民病,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农业生活比较稳定,他们慢慢的扩展。当时自河南中部以东多沼泽,不适农耕,这一族顺着豫西群山向北分布直到山西的南部。这一带地势较高,便于耕种,他们大概安居得很久(有的传说说神农传七十世)。东方的黄帝西来,两个部族又融合混同。
古史上对于黄帝的称谓,种种不一。他的帝号,又叫皇帝,又叫黄精之君,又叫中央之帝。他的姓氏,因为居“轩辕之丘”,称轩辕氏。因为他是有熊国君,称有熊氏。长于姬水,所以姓姬。他是少典国君的子孙,又姓公孙。其余还有黄帝氏、帝轩、黄轩、轩黄、轩皇等名称。这些名字多半和他住的地方有关。他最初活动的地域约在现在的河南中部,后来到达山西南部和陕西边境,《史记》说他“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这自然是游牧部落的常态。他是有熊国君,有熊是后来的河南新郑县,县西北有轩辕丘,又有黄水,《水经注》说:“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经华城西。至郑城东北与黄沟合,注于洧水。”黄帝的名称或者和黄水、黄沟有关。太山又叫自然山,在新郑县西。有的书上称黄帝为黄自然。据今想来,“自然”两个字或是“有熊”之误。新郑附近还有许多地方都和他的传说有关。《庄子》上说:“黄帝见大魏于具茨之山。”具茨山大概在现在的新郑西禹县北边。又说:“黄帝登崆峒,问道于广成子。”崆峒山在临汝县南六十里,临汝西有广成泽水。“黄帝既登崆峒,遂游襄城。”襄城在现在的襄城县西。
《史记》上说:“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荆山之阳。”首山在现在的襄城县南五里,两边逛逦直接嵩、华。这些说法都足以说明黄帝活动的范围。《列子》上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新郑附近有华城,有华阳亭,就是古华胥国。古书上往往说豫州有华山,豫州现在是河南省,所说的华山,在洛水东边,大概就是现在的嵩山。现在的登封、禹、密数县间,古人称做华,这里又是夏朝的兴起地。我们现在自称中华,从前又称华夏,就起源于此。古时新郑附近最多薮泽,水草丰盛,禽兽众多,适合于游猎,黄帝当时是游牧部族,在那里最相宜。他这一族在文化方面比较落后。
第二节 黄帝的降生
一个庸庸碌碌的人,生也好,死也好,生死除了对他自己有意义以外,对社会人群毫无影响,历史上更不会记到他。这样,真叫人有死了一个蚂蚁之感。一代伟人,人们回想起来,他生死似乎都不是偶然。他对后人的影响,使人觉得他的降生真是惊天动地,死亡真是山崩水竭。暄赫和寂寞是别人的感觉。这种感觉搀进传说,加入了多量神话。据说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氏的儿子,母亲名附宝,她有一天晚上看到绕北斗第一星,天枢起了一道电光,照耀四野,因而怀孕。二十四个月生黄帝,生的时候,紫气满屋;长大,身高过九尺,“河目、隆颡、日角、龙颜”。我们想一想看:一个黑暗的晚上,只有微弱的星光闪烁着,北斗比较明亮,忽然绕着它起一道青白的电光, 四野通明,这是什么景象?这是说他在黯淡的古史上的地位。我想还应当有霹雳一声雷,惊醒了中国文明。精神上他与常人不同,后人觉得他形貌也应与众有异,于是就真的与众有异。黄帝生下来很小就会说话,有的说他还没满七十天。十岁就对当时情形有相当明了,明了自己的责任。长成,当然是个聪明非凡的人物。
当时偏西的姜姓部族,“刀耕火种”,繁荣已经很久, 比其余的部族强盛有力,地位较高,他的首领为各部的共主。当时神农氏的后代叫参卢,号帝榆罔,势力渐渐衰弱,各部落纷起争夺,里面最强暴的是苗族,又叫“九黎之民”(他们并不是现在的苗族,这一点后人把他弄错),首领叫蚩尤。他们散布的区域和姜姓部族大致相同,或者还偏西南些。他们和姜姓部族杂居,免不掉血统混合,所以有的记载说他们也是炎帝之后。蚩尤又叫阪泉氏,蚩尤这名称,似乎是他们首领的通称,并不专指一个人。他们的文化并不太落后,铜器似乎是他们首先用的。据说山上骤发大水,金属矿随水流出,蚩尤得到它制造兵器。一个强悍好斗的部族,又有犀利的兵器,对于当时的骚扰,可想而知:人们也把他们看成一种可怖的怪物。后来的传说中,他们就真成了怪物。他们似乎有许多部落,酋长都叫蚩尤,于是后来就传说他兄弟八十一人。他们或者身上雕涅花纹和穿着奇特的衣服,于是就说他们“兽身人语”。他们战斗时或者用铜块铜片保护头部,有简单的头盔,于是就传说成“铜头铁额”、“牛耳,鬓如剑戟,有角。与轩辕斗, 以角柢人”:等等说法,不一而足。姜姓的炎帝起初采取和好政策,重用他们,让他们监临四方,他们自然侵略兼并。炎帝命他们住到东方少昊的地方,侵入了姬姓的范围,蚩尤似乎不愿意和东方强盛的部族冲突。炎帝已很微弱,蚩尤想吞并他,代为共主,在“涿鹿之阿”发生战争,把炎帝打得落花流水,“九隅无遗”,把炎帝的地方都占了去。
第三节 黄帝伐蚩尤
假使蚩尤得志,中国历史也许完全是另一回事。炎帝处置不当,覆亡逃遁。黄帝起来收拾残局,先把炎帝的余众收服下来,再和蚩尤决战,战场是在阪泉、涿鹿两地,后来往往认为两地都在现在的察哈尔省南部。我们前面已讲过,炎、黄活动的区域差不多限于河南省和山西省南部,他们决不会跑到察哈尔省南部去打仗。其实这两地都在现在的山西解县盐池附近,阪泉有时候写作版泉,是流入盐池的一个泉水。解县西南二十五里有浊泽,一名涿泽,就是古时的涿鹿。盐池附近还有许多蚩尤的古迹,他和盐池似乎有密切的关系,或者当时已盛行食盐。强有力的部族据盐池为已有,利用它挟持他族,因而惹起争夺。后来盐池晒盐,崇奉蚩尤神,还有种种神话说盐水是蚩尤血,说蚩尤发怒使水不成盐,都显示和他定有关系。蚩尤把炎帝榆罔赶跑, 自己也称炎帝,想做共主。炎帝看到自己不是蚩尤的对手,就到黄帝那里请他帮忙。姜姓部族历史很久,地域广大,部落恐怕也很多,一旦失掉了维系,大部分投降蚩尤,有的恐怕也联合黄帝,有的自立自主,炎帝不能再把他们团结起来一致对付蚩尤。黄帝倒有这种力量,他开始北渡大河,穿过王屋山,先征服在蚩尤附近归附蚩尤的姜姓部族,在“阪泉之野”经过三次大战,才获得胜利,剪掉蚩尤的羽翼,收服了姜姓部族,炎帝从此失掉了共主的地位。黄帝和蚩尤的战争,是古时候第一个惊天地、动鬼神的大战。后来的传说,也真加入了天地鬼神。双方的阵容大概是这样:黄帝久居东方, 国力充实,基础稳固,友邦众多,凡被蚩尤欺侮的部族,都到这边来求援。
那时黄帝已渐渐学会农业,不是纯粹的游牧部落了。蚩尤骤然强盛,侵凌弱小,人们只是无可奈何他的“铜头铁额”、“兵杖刀戟”。他虽剽悍强勇,武器犀利,却未必有胜算。《周书》批评的好:“武不止者亡。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徙居于独鹿,诸侯叛之,阪泉以亡。”这批评的是蚩尤,也正为千古专恃强力欺凌弱小者写照。黄帝并非纯恃文德,武功方面自有长处。蚩尤向外扩张,黄帝早准备抵御,据说他“教熊、罴、貔、貅、貙、虎”,“驯扰猛兽”,利用它们作战。驱使猛兽作战,到王莽时还有类似的事情。或者像从前印度、缅甸、安南(越南)各国的象队,或者他教的熊、罴、虎、豹不是真正的野兽。古人往往用猛兽的名字称呼家畜(尤其是马),表示雄健。他是游牧部族,驱使牛马上战场是很可能的。据说车也是黄帝发明的,他也利用车战。他还有一种厉害武器,相传他的大臣发明了弓箭,“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中国古代偏居东方的部族往往擅长弓矢,质料虽是木石,能射强及远,在当时确是——种可怕的新式武器。这些地方,蚩尤都相形见绌。传说黄帝部下还有几员大将,最著名的是风后、力牧,后来讲兵法的人推他们为祖师。关于他们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黄帝一天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风吹去天下尘垢。又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醒后,他推测“风”是一个人的姓“垢”去土是“后”,拉硬弓是有“力”,驱羊是“牧”,他疑惑梦指示他寻找风后、力牧两人,后来果然在海边遇到风后,在大泽中遇到力牧。据我们猜测,风姓是东方近海的一个大部族(太昊伏羲氏的子孙散居沿海都姓风)。风后或者是联合黄帝的一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力牧是说在草泽中强有力的游牧者。
黄帝北征,和蚩尤一决胜负,最后一次决战在涿鹿,事先还经过许多小战和长久的时日。有的传说,他们七十一战不能解决。有的说,黄帝“顿兵浊鹿之山,三年九战而城不下”,两方面都相当坚韧。从许多神奇的故事中,我们倒可以谈一谈他们所用的战术和器械。人类最初的战争,大概总是一团混战。人数稍多就需要行列、阵式。似乎黄帝发明了新的阵法,有节制,有计划,这对于作战很重要,也许是黄帝胜利的主因。我们前面说他驱猛兽,用车战,处处都显示黄帝有种种聪明巧妙的战法。这叫平常人很易疑惑他是得到神助,得自天授。他当然也可假借神力。于是有王母使玄女赐兵符给他的故事,有天帝使玄龟献兵符给他的故事,都说他从那里边得到行兵布阵的方法,战胜蚩尤。蚩尤除了“铜头铁额”、“剑戟戈矛”外,还能“驱罔两,兴云雾,祈风雨”,“征风、召雨、吹烟、喷雾”,这类故事流传很多。驱鬼、召神、兴云、布雾、吹烟、弄火,固属神话,可是他们如此传说,也有背后隐藏的事实。炎帝这一系下来的人善用火,他们开辟山林就是用火烧。蚩尤大概是把火引用到作战方面来,所以有“炎帝氏衰,蚩尤惟始作乱。赫其火烨,以逐帝”,“赤帝为火灾”等传说。又有的说,黄帝伐蚩尤是消弭火灾。古时到处是丰林茂草,处处可以燃火。炎帝能烧山作田,蚩尤当然能在敌前放起一把火来。火势盛起来,火焰涨天,烟雾匝地。在今日我们看来,尚不免惊心动魄,在视火为神灵、非人力所及的时候,只有奔窜溃逃。可是火在潮湿的草林里面,不见得烧得很顺利。恐怕烟多火少的次数多些。一方面潮湿空气遇到烟很容易成雾(水蒸气凝结需要微粒作中心核,烟是最适合的微粒),一片浓烟浊雾熏得人头昏目胀,一群奇形怪状的蚩尤们在后面喊杀过来,的确可怕。逃走都辨不清方向,这比现在发明的烟幕弹要厉害得多。当时的部落吃这个亏的不少,都没有办法来抵制它。其实只要不被它吓昏,阵式稳定,他已无可奈何,再能辨清方向,和不失联络,就可以战胜他。前面讲过黄帝用车战,车子大概总是很粗陋的,也许只是几块大木头连在一块,不过这就可以防御敌人的突袭。这种东西转动笨拙,战士必须成群结队,才不容易被人冲散, 目标大了,便容易看到。黄帝又发明了指南车,指示方向,指挥进退。据说他还制造夔牛鼓,这种鼓特别响,“一震五百里”,响亮的鼓声,不但可以联络较远的战士,还可以传递消息。在原始民族中鼓的用途很大,不同的音节可以报告不同的消息。从前中国南部蛮族的铜鼓就有这种作用,现在非洲民族还利用它。据说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西的时候,阿国就用一个传给一个的鼓声发布全国动员令,几小时之后,就传遍了全国。
蚩尤的兴云布雾,失掉效用,他还会征风召雨。一个农业民族因为农事的需要,特别注意天时。积长期的经验,能很准确的预期风雨阴晴,原始的人恐怕更灵敏些,久经从事农耕的蚩尤部族对于这些,比游牧的黄帝擅长。他们预知风雨阴晴,可以先决定进攻或退守。一阵暴风雨可以冷不防地袭击黄帝的战士。蚩尤们事先躲避,安然无恙。于是一次偶然,二次奇怪,三次神异,四次就变成蚩尤征风召雨了。应付这一层, 自然很简单。据说黄帝请下叫“魃”的天女来制止大雨,才战胜蚩尤。多雨的季节,黄帝很吃过苦,恰巧碰到一个早年, 自然是天助、是祷告的结果。蚩尤境内大旱不雨,农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促使他灭亡。一幕长期血战,黄帝终于在涿鹿大败蚩尤,结束了战争,捉到蚩尤,杀之于中冀,身首异处,埋葬到两地。对于他们不服的遗族, 当然还有零星的战事, 以后颛顼、尧、舜、禹屡次征伐苗黎,历代都为国家要事,可见他们倔强不服,常常发生冲突。不过大势己定于黄帝手中,战俘分别处理: 良善的,迁到“邹屠之地”: 凶恶的,加以木械,驱逐到“有北之乡”; 降服的,黄帝也重用他们。黄帝开始学习农业,农作物和季节气候最有关系,先民很早就注意到天文知识。蚩尤们有较久的经验,黄帝就用他们作“当时”,主天文,地位很重要。他们又有铸铜的知识,就便他们制造兵器。当时金属品似乎并不多。
黄帝的武功在涿鹿之战达到最高峰,蚩尤灭亡以后,诸侯推尊黄帝代神农为天子——当时的共主。各国并立,最不容易安定。黄帝大胜之后,精神不免稍有松弛,较远的部族又开始不安靖,四方渐渐多事。黄帝觉悟得快,一方面耀武示威,图画蚩尤的形象送给他们看,意思是说:你们不要忘掉蚩尤的故事,他那样凶狠,而今安在?再则你们都怕蚩尤的坚甲利兵,我们是征服蚩尤者,又得到他们的兵甲,你们要量力,不要妄动。一方面立即整顿军队,讨伐乱者,他们当然不堪一击,黄帝才真正平定当时的世界。北方的荤粥族(后来的匈奴)趁南方多事,向南侵占,黄帝也把他们赶回去,黄帝的疆域虽比不上现在的中国,但也有相当大,《史记》说他: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西边到空桐,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是在河南省的西部。南边的熊湘也并不太远,大概就是后来称熊山的,现在的河南熊耳山。东边到海,登泰山。北边到现在的山西南部,常在釜山朝会诸侯。釜山大概就是现在的河南阌乡县南又名荆山的覆釜山。涿鹿附近经过炎帝部族的开辟和耕种,农田已有相当规模,农民定居一处, 自然会有村落堡寨。黄帝就原来的情势,在涿鹿之阿,建筑城郭,大部分的游牧者仍然迁徙无常。
第四节 黄帝的文治
捍御外侮,平定祸乱,要靠武功。稳定基础,凝固国家,要靠文治。两者缺一不可。无文治,武功即成泡影。无武功,文治无从树立。无论文治、武功,人才最要紧。据传说黄帝的贤臣很多,虽未必见得尽可靠,但就黄帝的事业看,也确需一辈贤哲之士来辅佐帮助。据说他以大填、封巨、岐伯等为师友,求他们教导。古人理想的政治领袖总要礼贤下士,尊奉年高有德的人们,听他们的忠告。年老人的经验和知识,特别为先民所看重。黄帝这一族里, 自然也有这样的人物指导黄帝。其余的大臣据说还有太山稽、常先、大鸿等很多人。对于农业人才尤其注意,据说他四季都有专门指导农事的官。从游牧慢慢走上农业是一个大转变,身当转变中的重要人物要承过去,适应当前,开辟将来。各部落从事耕种,看重土地,这些土地又要是固定的,部落间的疆界比以往要清楚。大乱以后,部落有很大的迁动,划定界限更不可缓,黄帝是共主,怎么样平均分配,划分清晰,是要黄帝筹划的。据说黄帝“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当时部落很多(当然不是恰好万国),黄帝威势盛极一时,大家相安无事,生活固定下来,就“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开辟农田,建筑房舍。黄帝发明了舟车,道路平治,交通方便,部族中间来往渐多,黄帝处理诸侯的事务也容易些。他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叫两个大臣帮他处理和监视他们, 国与国间有了办法,人与人间耕地也有相当的分划,据说后来的井田制就从这时萌芽。
据说黄帝即位做共主的时候有“云瑞”,就以云名官,官吏都以云为名号,古记载上有“缙云氏”这个名号。有人推测说,这是黄帝的夏官。另外还有春官青云氏、秋官白云氏、冬官黑云氏、中官黄云氏。其实以云名官,未必因为祥云笼照,恐怕这和农业有关。《周礼》上说:“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枝象”。北方雨量少的地方常闹旱灾,望云占雨,成了那时候的重要职掌,就衍变成官名,就传说成以云名官了。古时的刑罚主要的有五种肉刑:“大辟”是斩首,“劓”是割鼻,“刖”是断足,“宫”是去生殖器,“黥”是刻面涂上颜色。还有其余次要的刑罚,相传是蚩尤作乱以后制作的。有的说这一套就是苗族原来用的,黄帝恐怕也沿用它,法律的详情现在无从知道,当时设有李官,专司刑法。《史记》记载黄帝说:“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除了治理人事的官以外, 另有司天地、祭奉神祗的官。司天的官是观察天文制作历法的,在那时特别重要,为农耕的指导者,为自然的控制者,后来流传的有黄帝历法。祭祀神祗是属于先民宗教方面的事,不过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僧侣阶级,宗教没有独立性,凡有宗教意味的事都融合在政治里。祭祀神祗有专官,是行政的一部分,这些官不能干涉民事,“各司其序,不相乱也”,这种观念起源很早。《史记》又称赞说:“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 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 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惟有这样,民众才头脑清楚,不致迷信,神也不至于羼杂着人的阴谋诡计,才显出他的高超纯洁。他们各尽自己的职分,各治自己的事情。人对神恭敬不敢亵渎,不至闹两边战壕里共求一个上帝保佑的笑话。神对人只是普遍的降福,赐给他们丰收的五谷,人对神只要拿祭品供献。神是向全人类讲话,单个的人不能分别的祈求。共主是政治的领袖,是全民的代表,他可以祭天求福,求农事的丰年,不关他私人的事。关于这方面,黄帝也作的有相当成绩。在泰山上“封禅”,是相传很古的一种典礼,据说在黄帝前已经有人举行,后来一直到宋朝,在泰山顶上,积土为高坛,行祭天礼,叫封。’下来在附近找一个小山,除地作平坛,行祭地礼,叫禅。据说古时封禅泰山的有七十二君,只有黄帝得上泰山封,其余的往往遇到风雨和灾异不得上去。他还封东泰山,禅凡山,其余山川鬼神种种应有的祭祀,他都能虔诚执行,得到人民的景仰和上天的赐福。相传他得到天赐的宝鼎——铜鼎,在那时是珍奇的。
黄帝劳心力,用耳目,节省水火财物。上知天文,推测日月星辰的运行,预知四时季节的转换。中知人事,别男女,异雌雄;制作用具,建造房屋;畜牧鸟兽,化野为驯。下知地利,播百谷,植草木;利用土、石、金、玉。他成就了这样的功业,于是他活着的时候,民得其利百年。他死后百年余威犹在,人民还像常听到他的命令。再一百年,人们淡忘了他。可是还用他教导的方法。后来说他寿三百年,其实人们永远忘不掉他。后世传说纷纭,把他那时候说成理想世界。有的说他“职道义,经天地,纪人伦,序万物, 以信与仁为天下先”。有的说:“黄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黄帝之治也,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有的说:“黄帝治天下, 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熟,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搏,凤凰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 飞黄伏卑,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后来道家除了推尊他的政治是清静无为的理想政治以外,还和老子并称为道家之祖。说他私人生活,敬谨小心,恬淡无为,修身养性,“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的清心寡欲。黄帝和老子一样,主张虚静的道家生活,因此得享高寿。后来讲服食仙药,修炼神仙的人们,更进一层,竟说他长生不死,成了真仙。不过他有这样的事业,私生活总不会太差。后人装点粉饰,反致失真。
第五节 黄帝的制作和发明
前面我们讲的是黄帝在军事政治上的成就,现在看看他对于事物的制作和发明。制作发明最难讲,因为后来传说纷纭,一件器物,这个说是某人发明的;那个又说是另外一个人发明的,甚至有三四个不同的说法。时代既弄不清楚,性质又不明了。现在要一定断定哪一说是,哪一说非,真是非愚则诬。就是现代的发明者,定要指定是某一个人,也很勉强。譬如蒸汽机,大家都认为瓦特是发明者,其实他只是改良前人的成绩,他以后,还经过许多人的改良。古时情形,更不能拿现在的标准衡量。一个发明家,既没有呈请专利的方法,也不是一个人在那里苦心积虑的发明,往往是无数人渐次累积的结果。严格的说起来,那个最初把树叶挂在身上的人,就是衣服的发明者;最初把纤维编成一小片的人,就是布的发明者。这样究竟是谁呢?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在那时候是一个世界,有许多部族并立着。一件器物的发明,各族有各族的传说,各族有各族的来源,决非出于一手。在近代,还有两个各不相关的发明家同时发明的故事;在古时,更可想见。有了这两个原因,后来的传说当然要分歧不一。再经过长时期的口口相传,讹以传讹,错误百出,一个人传成几个人,几个人合成一个人;一个通名变成专名,一个族名变成人名;人的神化,神的人化:更迷离恍惚,莫可究诘。可是传说虽不尽可靠,却不是不能讲。二千年前对发明的传说已经有了两个解说,战国时荀卿说过:
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一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一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一也。
仓颉不一定是文字的发明人。他虽喜欢研究文字,研究文字的也不止他一个人。可是他有显著的成绩,他可以专门名家,他的名字就传下来,成了后代的名人,其余的都被忘掉,和文字发生关系的人就只知道他一个了。这是说,有了发明的成绩,就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人。其实据我们的推测,不如说成了千古的名人就会有发明的成绩。《易经.系辞》上说的很明白,它说古代器物的发明和制作都是古圣王的功劳。这种说法不是瞎讲,却是实情。我们试想一个偶然在地下掘洞见水的人,他未尝想到自己发明了井,更没有想到鼓吹宣传,预备在历史上占一页。当时或许惊异一下,以后有机会再试一次,或者告诉别人,或者就模糊过去,洇没无闻。假使这件事情传到一个聪明的酋长的耳朵里,或者是他自己的发现,结果就不同些。他可以盘算一下记在心里,等他发生兴趣或感觉需要的时候,他可以叫自己的部落掘井取水。他的推广力大,地位显著,当然人都说是他的发明。我们晓得这种情形,就明白上面的说法。古代的发明者不是圣王就是贤臣,并不是只有他们能发明,更不是他们有发明者的专利权。因为只有他们才能被人知道,被人记忆流传,后来只能认为是他们的发明。他们汇集各方面的成果,发明者的头衔也加在他们身上。他们和这个发明也确有关系,因此我们便看他作为那时候的文化代表:人。黄帝胜蚩尤是当时一件大事;因而各部族糅杂剧烈,社会变动频繁,局面一新,新情势需要新工具,黄帝集合各部族先民的成绩来利用,来推广,来改良,来发明,他融合混同的功劳很大,传说中他和各种发明和制作都有关系。这种情形,一方面是后人的推尊,一方面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分门别类的看一看这些故事。
(一)关于天文历法方面的 《世本》说:“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 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古时的人,天天和大自然相处,白昼看到轮转不息的太阳,黑夜看到盈缺相乘的月亮,又看到慢慢转换的明星,疑问真不知道有多少。它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样轮转不息?为什么又常常的变化?它们怎样变化呢?它们又和我们人有什么关系呢?要想知道它们如何变化,就开始了天文学,开始了历法。先凭眼和脑积累经验,再利用器械和工具推测它们的运行。于是太阳一出一没是一昼夜,一度月圆是一个月,一根固定的木标两度影子最短的时期是一年,大火星的西流报告了热季的来临。因为需要计算,就开始了算学。天空的景象有经常的转换,又有骤然添上的奇景。每天晚上的流星,隔一个时期的月食和日食,拖着一簇长尾巴的慧星横亘长空,种种怪象,使人敬而畏之,使人不舒服。人觉着可怕,似乎将有灾难发生。人的情绪不宁,就不知不觉以为天象伴着人类的灾祸和幸福。祸福,实际是人自己努力的结果,于是乎有天人相应的想法。人作恶事,天降怪象,人有灾祸。于是占星、望气、推测灾祥之学应运而生。这些学问有联带的关系,黄帝时都渐渐有了基础。《世本》上的几句话我们稍为分析一下:
1.羲和占日——羲和大概是占日的官名,不是人名。关于他有许多神话,《山海经》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这说她是一位女神,生了十个孩子就是十日,她在甘渊替他们洗浴。古神话是说天上十日并出的。《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羲和变成替太阳驾车的神。据说太阳坐着车子,六条龙拉着车子,羲和是车夫。或许远古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日神,黄帝、尧等就用作占日的官名。推测太阳的运行,本来是历法的一部分,所以有的记载又说“羲和造历象”。自然界的现象,人类最初有不可捉摸之感。测验它的变化,具有把握控制的意味。打破它的神秘后,人类真觉得是捉到了它。能规定它的行动,觉得能驾驭它。天上的羲和神是“御日”,人间的羲和官是驾驭日。或许远古天文知识才开始的时候,有一种占望的人叫羲和,人们觉得神奇,就传成神话, 由神名变成人官, 由人官变成天神,都有可能,我们不能把二者混而为一。
2.常仪占月——常仪也是官名而非人名。《山海经》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仪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这和羲和的故事相似。羲和生十日,是说他分十日为一句。或有竟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来名日,一句一轮流。常仪生十二月,是说他因为十二次月的圆缺,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或者竟用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来名月。占日占月本含有神秘性,愈传愈奇,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天上十日并出,地下太热了,动植物都烧焦,幸亏出了个善射的后羿,他张弓搭箭射死九个,只剩下一个。常仪变成嫦娥,嫦娥是后羿的太太,偷吃了他长生不死的仙药,跑到月亮里面,变成住在广寒宫殿的嫦娥仙子。后羿和日月都有关系,说不定他对历法有过一度的改革调整。十日并出只是历法紊乱,把一天的名字,这个说是甲日,那个说是乙日,又有的说是丙日、丁日……一天竟分歧成十日,由后羿把它纠正过来。假使是部族间的传说歧异,恐怕还需要武力来贯彻。“后羿射”,是说他这一族善射。射死十日,是说他逼迫他族承认他这个历日。
3.臾区占星气——臾区又叫鬼臾区,又叫鬼容区,据说是黄帝的一位大臣。古人除了记载星辰天象,划分星宿和凭经验来定风雨阴晴以外,还要看星光的昏明,流星,陨星,来推测是祥瑞,是变异。看云的色彩、形状,风的方向、猛缓,来断定什么事要发生。这套学问各民族都有,而且很流行。在中国也是源远流长,后来成了专家之学,历史上有许多占星望气的故事。
4.伶伦造律吕——先民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听到自然界的种种声音,加以仿效就是音乐的起源。音乐在古时发达最早,古人最看重它,古帝王都以作乐为必要的大事。从前人把音律和历法讲在一块,说度、量、衡都从乐律推衍出来。大概原始的人对于数目的观念,从乐律得来,因为计算的关系,把律、历合讲。同时季节的变换,影响到人的心情,也变换了自然界的音声,而音乐也能转移人的情绪。自情绪相同的观点看,某种乐奏起来温煦如春,某种肃杀如秋。因此人们深信音声和季节有关,也把乐律和历法合讲。先民制定音乐的法则,怎么样区分音调和音调的标准,都推始于黄帝。最初用的只有五个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后来加上变徵、变宫两个“半声”,成了七音(相当于西洋用的do、re、mi、fa、sol、1a、ti七音)。又因为声调转变的关系,衍成十二律。另外换上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十二个新名。其实律就是音,黄钟是原来的宫,太簇是原来的商,只另外加了五个。不过律字含有固定法则的意味,音是一个普通名词。十二律从黄钟数起,单数的又单分开叫“律”,双数的叫“吕”。黄钟、太簇等就是律,大吕、夹钟等是吕。分称律、 吕,合称律。伶伦是黄帝的大臣,据说伶伦奉黄帝之命作律,他从大夏到阮喻山北,在懈溪谷找到适合的竹管。竹管要生得好,厚薄均匀,孔口大小不变。截下一段,吹它的声音作基本音,就是“黄钟之宫”。这一段有一定的长短,拿它作标准,制成长度不同的十二个管,应十二律。他又到阮喻山听凤凰的鸣声来校正它们,雄鸟鸣声有六等,相当于六律;雌鸟鸣声有六等,相当于六吕(雌声高些)。其实黄钟管长短既定,其余的管子都可以按此例算出,所以“黄钟之宫,为律吕之本”。竹管子是不容易保存的,黄帝又命伶伦和荣将铸十二个钟作乐音的标准。据说当时还有“女娲作笙簧”、“随作笙”等。黄帝作了一部乐叫《咸池》,在古传说中是很有名的。
5.大挠作甲子一一甲子就是后来的干支, 以干支记日,来源很古,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 壬、癸, 叫做十干: 子、丑、寅、 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支。二十二个字的意义和起源,后人纷纷解说,没有一说近似的。用它们记日,却是自有记载以来的事实(记年是后来的事)。容或最初仅用天干,后来又配上地支。干支相配,可以记六十日,六十日的名称不容易弄错。甲子不会写成乙丑,初一日很容易写成初二日。最大的好处还是更改历法时,年月日的数目字根本靠不住,而甲子则一周六十日再接一周六十日,连续不断,可以绵延永久,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办法,相传是大挠发明的。大挠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曾以为师,或许这种风俗是黄帝部族特有的。
6.隶首作算数一一数目完全是抽象的东西,离开实物,很难把捉一、二、三、四是什么。先民对于它的发明,需要很长久的时间,我们只要看幼童把捉数字的困难就明白了。音乐在各民族中发达最早,乐律和数有密切的关联,因为七音(或十二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拿竹管和丝弦的长短(或钟的容量)来表示。不过发宫音的管子和发商音的管子的长短仅有固定的比例,而无固定的长短。譬如说商比宫是8/9,拿九寸长的作宫则商管长八寸,拿八寸一分的作宫则商管长七寸二分。这一种比例关系显示了数之有独立性。而声音又是渺茫不可捉摸的,和眼见的实物不同,于是数就离实物而抽象为自然界一种神秘的性质。古人把音律和数合讲,又说度、量、衡等数量观念全由乐律推衍而来,是有历史根据的(西洋古乐律和中国的相似,是希腊大数学家比打哥拉斯Pythasoras创建的)。隶首是黄帝的史官,他或者是一位古算学家。当时文明急剧进步,算数是必须的工具,它就应运而生。
7.容成作调历——据说他综合上面所说的六种方术,制作一种历法。关于容成,传说不一:有的说他是黄帝的臣属,有人说他是黄帝以前的古帝王。他似乎是一个部落君长的通称。关于历法,有的说羲和造历,有的说神农造历。羲和造历前面已讲过,神农是个农业部族, 自然注意到时节,有原始的历法。容成是集合前人的成绩修整条理制成新历,后人承袭他的法则再加以改进。汉朝初年流传的六种古历,有一种叫黄帝历,已不是原来面目,虽不见得尽出后人伪造,可能是承袭黄帝遗法的一部分,重新制造而仍推始于他的。
(二)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 人类文明从这方面开始,文明进步也在这方面表现得最清楚,黄帝部族由畜牧进到农业,各方面都要改进,衣、食、往、行自然最急切,他的发明很多。
1.衣裳——衣裳的原料最初是树叶、兽皮,后来有可以编织的纤维,像麻一类的东西。丝是中国最伟大的发见,有史以来就有丝的记载。据说黄帝元妃西陵氏女名叫嫘祖的开始养蚕。衣裳是黄帝之臣伯余作的,最初只是细麻绳用手织成的绸。有的书上又说“胡曹作衣”,大概胡曹作的是衣的另部分,所以又说“胡曹作冕”,他制作的是帽子。《世本》又说:“黄帝臣於则作扉屦”,是一种鞋子。这些东西当时大概都很简陋,式样颜色都很单纯。黄帝这一族自有它特殊的装束,每一种衣饰有它传说的发明者。
2.饮食——古人受了饮水的限制,居处往往靠近河流,游牧者逐水草而居,农人只能沿溪流发展。后来发明了井,打破这个困难,农人才可以广泛的散布。井的发明者,《世本》既说是伯益,又说是黄帝。或者是两个独立的发明,或许有前后的改进。井解决了水的问题。在黄帝以前火已经发明,燧人氏钻木取火,用来烧烤熟食。农业发达以后,五谷也须要熟食。从前烧烤生肉的办法不甚合适,黄帝似乎有一种新的方法,后人又有说黄帝发明火食的。收获五谷,去壳磨碎,连带着需要新的工具。据说黄帝臣雍父作杵臼:“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一种最简单的杵臼,可以把米和高粱的壳子舂掉,其余的工具都没有记载。
3.宫室——原始的人穴居野处,后来在树上构木为巢,巢上面加一层掩蔽,以遮挡风雨,慢慢形成房屋。房屋的样式经过许多变化,发明者传说不一,有的说是黄帝的发明:“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 以避风雨。”汉朝人传有黄帝的“明堂”:图,明堂是皇帝发号施令、祭祀鬼神的处所,是古时的宫廷和庙宇。据说黄帝的明堂,中间有一殿,四面无壁,上盖茅草,垣墙的周围是水。话虽未必可靠,黄帝的住所总是很简陋的。四面的水有防御的作用,这叫我们联想到古时的湖居人,在湖里面盖房子。
4.舟车一一《易系辞传》说:“黄帝、尧、舜……刳木为舟,郯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最初的舟楫极简陋,找一段大树干把它挖成槽,推到水里就是船,找一段树枝就是楫。舟的发明者传说不一:“巧佳作舟”、“番禺是为舟”、“虞妁作舟”、“共鼓、货狄作舟”,各传说间,其中容或有改良“刳木为舟”,采取较好的办法的。车的发明者是奚仲,他的时代也有几个说法:有的说,“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吴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还有的说,王亥作服牛,“相土作乘,脶作驾”。王亥和相土都是商朝的祖先,他们似乎应当生在夏朝。也有人说他们是黄帝的臣属,恐怕不大可靠。
(三)关于武器和文字方面的 最初的人类除了天生爪牙以外,就知道“剥林木而战”。武器真是有生俱来,始终在人类历史上占重要的一页。从用木棒进到琢磨硬石成刀斧,发明了木弓石箭,大有雄长百兽的威力。黄帝战胜蚩尤,利用他们铸铜的知识制造兵器,大部分的器用恐怕还是木石,青铜容或是刚刚发现。文字比武器发明的晚,据说上古结绳记事,可以打成种种式样的绳结来表示繁复的事情,慢慢利用象形的简单图画,和刻在木板上的符号,最后形成文字,据说这也是黄帝时候的事。
1.弓矢——这两种武器在古时最厉害,用法也特别。我们骤然一想似乎有弓就应当有箭,二者不能单独发明。事实却不然,前人诜“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弓生于弹,弹虽未必像这个故事所说的孝子为守护父母的尸身而作,但和投掷禽鸟一定有关系。先是用手掷土块石子,后来利用树枝的弹性就开始了弓。用箭不一定要弓,现在野蛮人还有用吹箭的。箭或者竟起于投掷标枪,把枪缩小成箭,和弓合用,成了一套。最初做弓箭的材料,多半是木石,发明者有“挥作弓, 牟夷作矢”、“佳作弓, 浮游作矢”“夷羿作弓”、“少吴生般, 是始为弓”等说法。据说挥和牟夷都是黄帝臣,又叫巧侄,是古时的巧匠,制造的东西很多,叫的似乎不是一个人,他似乎是一种工匠的通称,而非专人名。羿也是一种人的公称,他以善射著名,他或者因为善射而获得发明弓矢的头衔。或者他曾经对弓矢加以改造,使它更猛烈合用。我们前面讲过,古时东方部族善射。东方有很大的一族叫夷,“夷”字就是一人带着一把弓。我们从“牟夷”、“夷羿”和“少昊”(他的故都在现在的山东曲阜)几个名词看来, 弓箭是出于东部诸族。
2.鼓、指南车等一一鼓和指南车的故事前面已经讲过一点。《世本》说“夷作鼓”。夷不晓得是什么人,有人以为就是黄帝之子夷鼓。《山海经》有一段神话说:“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撅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 以威天下。”似乎黄帝时已经有了很响的鼓,于是有夔的神话。同时他还发:明指南车,制造的方法后世无传。相传他还有像样的军乐:“岐伯作鼓吹铙角”。这些发明都用来对付蚩尤。
3.文字和图一一《荀子》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仓颉造字,传说很古。造字的虽不止他一人,而他独为后人所知。造书契是一件大事,有很多神话。相传仓颉是“苍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像貌古怪,有四只眼睛,有书写绘画的天才。他仰观天文,俯察万物,天上的星斗,龟背的甲纹,鸟的羽翼, 山川的形势,都收摄摹仿,创为文字。这在人类文明上,确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于是“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天雨粟是庆贺人的成功,使他们由游牧进到农业。鬼夜哭是件很有趣的事,我们要知道文字比捉鬼请神的符咒厉害得多,符咒是意义不明的一段胡话,一段文字却是很清楚的记事。符咒未必能干涉鬼神的事情,文字却把千百年的鬼事(过去的事)一把捉着。它永远不得自由,永远跳不出几张纸。里面的人永远活着,不能变成死鬼。自然界的神,我们也可借文字宣布它的秘密,这都于鬼神不利,鬼焉得不哭。仓颉名气很大,可是他的时代和身份却闹不清楚:有的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有的说他是古帝王;时代则在伏羲前,在伏羲世,在炎帝世,在神农黄帝间,说法很多。据我们看,黄帝就是说他是东方的帝王,或者他竟是东方一个部族的首领。仓颉是首领的通名,历代都名仓颉。他历经各代,也是帝王,也是黄帝的史官,各不相妨。据说他造字的同事还有沮诵,也是黄帝的史官。有的又说“史皇作图”, 图和文字是一件事,不妨是一个人的工作。
(四)其他方面 铜镜据说是黄帝臣尹寿作的。医药在那时候也似乎大有进步,最古的医书《内经》,就托始于黄帝和岐伯的问答。有《素问》、《灵枢》二种。相传那时名医还有雷公、俞跗,俞跗擅长剖割洗涤,是外科医生。我们前面讲过秦、汉时道家推黄帝与老子并为祖师,汉、魏以后,修仙的人又说黄帝成仙,并且是神仙界的要人。再后占卜、看阴阳宅、看风水等等一切技术,也有很多说始自黄帝,我们可以看出他影响之大,入人之深。
上面我们讲到许多发明家的名字,它们并不一定是某个人的名字,有的是官名,有的是一种人的名字,有的是族名,有的则是因为他擅长某一种技术而起的绰号。传到后来,都变成单纯的人名,而使古史纷乱不清。我们虽然讲旧话,但我们不能混看。我们只看文化开展的大型,这里面是黄帝的故事,也是黄帝部族的故事,也是我们祖先最初发展的故事,文物的各方面都在萌芽。后人纪念这个开创期有种种想像传说,认为奠定文化最低一层基础的伟人,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他就是黄帝。
第六节 黄帝的长生和子孙
据汉朝方士们的说法,黄帝最后登天成了神仙,《史记》有这样一段记载: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又说: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冠。
方士拿这套话骗汉武帝,取眼前的富贵。他们并不愿意步黄帝的后尘。他们不’了解成仙的真义。黄帝死时虽没有龙迎,内心也不会有什么痛苦,百姓也会仰天而号。仙本不是肉眼看得见的,黄帝自从他但为人所知不为人所见的那一天就成了神仙。他不是长生在天上,而是永生在后人的心里。他修炼的方法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许多话:他的政教和制作。他的精神永存,肉体和衣冠差不多,群臣把它埋葬起来,陵墓在桥山。现在有三个桥山:一个在陕西中部县西北,下边有一条河穿过,所以叫桥山,上边有黄帝陵。一个在察哈尔省涿鹿县。历代祭黄帝的大半到陕西,也有到察哈尔的。还有一个桥山在山西襄陵县东南四十里接曲沃县界,下边有很幽深的一个石洞,山盖在上边像一座桥,这里却没有黄帝陵的传说。不过据我们前面讲的黄帝活动的地域看,这一个桥山最可能是他埋骨所在。黄帝死后,这个部族绵延推广。他的本部落似乎失掉了共主的地位。古记载上说他以后有名的君主有少昊、颛顼、帝喾,又说他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大戴记》说:
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泯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又说:
黄帝产玄嚣,玄嚣产蠕极,蠕极产高辛,是为帝喾。
这里说的父子,其实是祖先和苗裔。或者其中有些名字失传,或者这里面的名字是一族的名称,代代相同。玄嚣这个人,《史记》上以为就是青阳,后来更以为他是少昊。其实少昊是在黄帝东边一个部族的君主,或者黄帝的后裔有一部分迁到少昊那里,也叫少昊。除了昌意和玄嚣外,黄帝还有二十三个儿子,一共二十五个儿子,有姓的十四人,分为十二姓,就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姑、儇、依。
颛顼为一时共主,帝喾继之,他们两个人代表黄帝子孙的两大支。颛顼偏居西方,他似乎继续黄帝的余烈向西发展和苗黎冲突。帝喾偏居东方,帝喾的子孙有四支:留居东方的一支是帝挚,是他的正支,一支是商部族。西迁的有住在现在山西南部的唐族,有后来一直到陕西的周部族。颛顼的子孙,有住在现在山西南部的虞部族,有住在河南西部的夏族,还有自东北到西南散居各处的昆吾、参胡、彭祖、云郐人、曹姓、季连。季连是楚国的祖先,秦是商朝的别支。这个子孙繁衍、族姓众多的部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骨干。
(见钱穆、姚汉源编著《黄帝》,胜利出版社,1944年6月。又见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郑杰祥主编《炎黄汇典·文论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
1.《钱穆:黄帝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钱穆:黄帝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