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的态度可以反映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的未来。“教学无课,因材施教”一直是关于教育终极命题的简单价值,新教育的“新鲜感”在于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
在一次活动中,朱永信与新东方创始人余交谈。教育者与企业家对话,带来了独特的对话。未来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他是一位活跃的教育家,曾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和“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影响了全国5000多所学校和数百万学生。
说到现在的教育,朱永信说:“很多教育常识,比如成长比分数重要,成长比成才重要,幸福比成功重要,等等。还没有成为社会的共识。或者说,虽然我们认可,但在涉及到自己的孩子时,往往忽略了。在第一份投资说明中,我们倡导、重新定义和思考教育。今天,我们为您带来朱永信的《新教育实验》和他眼中的未来学校。请留言,谈谈你眼中的未来教育。
网易教育|参考来源
蓝象之都|整理编辑
第一部分
民间教育改革
新教育实验
人们总是不满足于教育。朱永信在苏州担任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时,就在思考如何办好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改革教育。因此,“新教育实验”实际上起源于试图探索一条改革之路,然后开始探索。
最重要的是核心思想的转变。朱永信认为,我们应该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上不是以幸福为导向的。孩子努力学习,父母抱怨,整个社会都感到无助和压抑。教育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每天读书,学习,讨论,探索,满足好奇心。所以孔子说“不如边学边学”,要把快乐还给我们的学生。现在我们拼命想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最后呢?没有兴趣,所以我们建议学生从学习开始,包括一生都要有幸福感。
我们说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一句话,缺一不可。完整是幸福的补充。什么是完备性?就是把人变成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前提是:假设每个人都一样,那么你要学同样的课程,达到同样的目标,然后用一个标准来评价你。这样的教育思想是错误的,因为人是不同的。
目前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统一制度,统一教学,统一进度,统一答案,统一评价,压制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说,我们强调标准答案,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强调记忆的能力和复制的能力。
这个标准答案教育体系是怎么形成的?——高考。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学生是按照绝对分数来选拔的。从高考往下推,老师教,然后学生学。就是这样一个系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往往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事实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阅读是新教育实验的关键
以色列约有700万犹太人,世界上有3000多万犹太人,但每五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就有一个是犹太人,所以犹太人获奖的比例很高,美国社会中犹太人才的比例也很高,甚至可以影响美国的政治生态和重要决策。
因为犹太人读的书是世界上最多的,平均每人每年60多本,而我们只有不到6本,差距很大。犹太人每4000人使用一个图书馆,而我们每40万人只有不到一个图书馆。
首先要加强学科阅读。比如你应该读过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每一科其实都有阅读的任务。阅读和学科教学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应该融入其中。
其次,我们没有必要做大量重复的练习。过度练习会导致学生厌学,所以朱永信觉得自己应该能适度准确的练习。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阅读能力上。当阅读的问题解决后,他的学习能力就基本形成了。因为以前我们学校教育基本都是把读书当成课外阅读,其实读书本身才是学校最重要的。其实,阅读对提高学习成绩很有帮助,我们很多学生通过阅读大大提高了学习成绩。
第二部分
未来,学术能力将取代学历
“新的教育实验实践是针对教育现状,需要看到未来的方向。”朱永信说:“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朱永信认为,未来的学校将被学习中心所取代,未来的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未来教育模式:以学习为主体,以教学为主体
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现在使用的知识体系,有多少是在学校学到的?大部分都不是,但大部分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自学构建的。
所以,其实整个教育的中心不是教,而是学。我们应该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学习。
那么,面对未来的变化,现在的教育体系应该为之做些什么准备呢?
现在,许多新的隐形教育力量正在形成。无论是樊登读书俱乐部、罗辑思维、新东方、美好未来,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社会教育机构、网络教育机构,都将是未来的学习中心。
朱永信在《未来派》一书中有专门的一章。将来他会进入一个叫“能当老师”的时代。当老师意味着什么?也就是社会上最好的精英群体去当老师,就像蓝带一样,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未来的顶尖艺术家将成立一个艺术课程公司,教别人学习艺术。顶尖运动员,他可以教体育。这样,政府就会购买服务,然后给那些贫困儿童和偏远地区的人更多的学校代金券,让他有机会学任何他想学的东西。所以在这样的教育框架下,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教育的不公平。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学习中心体系中,国家将建立一个教育资源的大平台,通过购买服务,免费向所有人提供最好的课程供学习。
未来教育场景:学校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学习中心
我们现在的教育要求所有人都按照清华北大的标准,所以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不合格,离这个标准很远。所以教育不断地挫伤每个人的自信心,破坏每个人内心的成长动力。所以在以后的学校里,要大大降低学校学习的难度,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那么多的知识,那么深的知识,那么难的知识。
未来所谓的学校,其实会在不知不觉中消亡。因为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它的整体设计是标准化生产,和大工业的这种生产方式一模一样。
朱永信指出,刚才提到的各种教育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中心来解决。比如,你不需要选择学校,因为你不在一个学校读书,但是你可以在不同的学校读书。比如未来,更多的课程可能是王道。你在哪个学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什么课程。朱永信期待未来的企业不是关注你是哪个大学,而是更关注你的专业,你有什么技能。其实美国已经有这样的企业了。
朱永信认为,学习中心不是从学校到学习中心的简单转变,而是一种结构性转变。这意味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化的教育方式必须被送进垃圾箱。很多人接受不了,但朱永信经常说,十年前买东西你还是去店里。现在你完全习惯了通过网络买东西。商店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消费模式。
现代学校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人类教育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孔子的同学和荀子的同学在哪里?当时有稷下学宫。当时有各种学习团体和学习社区。这个完全不用担心。
未来的学校会成为学习中心,成为学习中心后会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资源,在这里可以学习和交流。这种交流有很大的新特点。学生不是老师现在给你指定的某一个班级,而是一个社团,也就是学生自己组合起来的。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目标。就像很多学校的STEAM学习一样,美国高科技高中已经不是传统的课程了。它实际上是一个学习中心。
未来,学术能力将取代学历
朱永信认为,未来名校的重要性会下降,学历会被学历取代。
对于未来教育,朱永信在《未来学校》一书中这样构建:第一,国家还需要一个基本的教育标准。因为作为一个基本公民,你要完成一份胜任的工作,要有基本的价值观,这需要一个基本的要求,但这个要求不是现在的要求。就像前面朱永信说的,现在每个人都被最高标准和北大清华的标准所要求。
从未来来看,学校品牌不会像今天这样被追捧,这是肯定的。为什么?因为学校品牌其实是一个社会上没有更好的方式评价人的时候的标签。虽然总的来说,北大的学生经过层层筛选,有可能会有更好的综合素质,但并不是每个个体都是这样,所以我们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培养出同样素质的人才。所以朱永信认为,在未来,学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能力,应该有一套衡量能力标准的方法。学历被学历取代,这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变化。
第三部分
技术将改变整个教育生态
会对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产生多大影响。对教育改革有什么看法?
其实这种影响很大。其实未来学校的基本框架是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背景之上的,这是我们过去很难做到的。
以对学生的评价为例,现在我们通过一次性的考试来评价一个人,但其实以后并不需要这样的考试,因为我们以后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可以通过大数据以一种原创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弹钢琴的时候,可以通过图像来保留学生的信息。如果加上第三方认证,其实比现在的一次性考试更靠谱。在未来,朱永信还提出了认知外包的概念,这意味着大量的记忆知识是不必要的。就像美国说的,谷歌上能搜到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你的教学内容。所以,未来的教育,更多的不是培养我们的记忆能力。
另外,学习过程会自动分析。比如学生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它会告诉你哪个方面有问题;做语文的时候会告诉你是文字能力还是理解能力,会帮我们分析自己最需要什么,所以整个新技术的发展会改变整个教育生态。
那么,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为什么说传统课可以取消呢?
在未来,虚拟教室可以有同样的效果,包括实验,可以完全模拟,可以通过VR完全进入模拟的真实场景,所以整个高科技将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整个教育的效率。
综上所述,世界的发展是不完善的,任何教育都会有利弊。中国教育一路走来,走过了那么多不平凡的岁月。我也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科技的结合和世界的融合,中国的教育会走得更好。
1.《教育学家 教育学家朱永新:面向未来的教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教育学家 教育学家朱永新:面向未来的教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652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