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04年6月1日,吉焦铁路通车。这条不到400公里长的铁路,承载着山东乃至中华民族的荣辱与奋斗。先是德国通过它掠夺了整个山东,然后两次被日本铁蹄践踏。多次易手、历经沧桑的吉焦铁路,始终与齐鲁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它充满了中国人民的血汗,客观上改变了山东的经济、交通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建设吉焦铁路的目的:
掠夺中国煤矿的工具
1840年,帝国主义列强用炮艇打开中国大门后,饱受灾荒之苦的中国成了土匪觊觎的肉。早在19世纪70年代,德国就千方百计夺取中国的一个港口,并建立海军基地作为对外侵略的据点。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迫不及待地在中国秘密选择合适的地方,一旦时机成熟,就实施掠夺计划。
德国人选择占领青岛,把山东纳入势力范围的时候,以为青岛港口条件优越,修建一条从青岛横穿全省到济南的铁路,方便采矿。早在吉焦铁路建设前30年,山东的繁荣就导致了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设计一个自由港和一条延伸至腹地的铁路的想法:“胶州湾的开放和上述连接大陆的运输线的开通,是山东丰富煤炭资源的未来……”
吉焦铁路沿线矿产资源丰富。图为淄川煤矿。
1898年3月6日,中德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正如德国人余在《胶州湾“模范殖民地”的统治与反抗》一书中所说:“德国政府把山东铁路和矿业的建设和经营放在一切殖民任务的绝对首位。“一系列长期虎视眈眈的财团,赢得了德鲁铁路的建设和经营权,包括德国最重要的银行、德国在华著名贸易公司、德国出口行业的重要代表。
为了尽快开始修建吉焦铁路,1899年6月14日,德化银行、德意志银行、德意志国家银行、柏林商业银行等14家大银行联合投资5400万马克,在柏林组建山东铁路公司,专门负责铁路建设和未来事务管理。清政府也投入了40.2万银子,名义上是德中联合组织的,实际上完全被德国人控制和拥有。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筹集1200万马克成立德化山东矿业公司,从事吉焦铁路沿线的矿产开发。同年9月23日,德国王子海因里希在青岛主持开工仪式,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为了加速其掠夺,同时在青岛和胶州铺设了铁轨。研究一下当时的铁路线,就会发现,在潍县,铁路向东南方向做了一个大弯,大约20公里外就设立了坊子站。从道路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个不合理、不经济的路段。严格的德国人之所以如此“失算”,是因为他们盯上了当时中国第三大煤矿方子煤矿。
中德签订交奥租赁条约仅一个月,德国人就来方子买地打井勘探煤炭和采样。次年10月,华德矿业公司成立。在吉焦铁路还没有修到坊子的情况下,德国人就已经开始修煤矿的井了。德国人在坊子煤矿前后已经开采了17年,开采了299万吨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取代德国人,在坊子煤矿开采了422万吨煤,历时31年。
从方子站可以看出,德国人修建吉焦铁路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德国人认为山东省人口密集,所以火车站要尽量多,站间距离尽量短。有些路段每8公里就有一个车站,因此吉焦铁路沿线有55个车站。在《关于1900年10月至1901年10月胶澳地区发展的备忘录》中,德国总督办公室曾记载,吉焦铁路的所有车站设施、站房、工棚、厕所和护路棚都是按照最简单的建筑风格建造的。这些建筑简洁、实用、整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计划只在铁路的起止点,也就是青岛和济南的车站建筑,更有特色,更雄伟。
铁路建设的材料来源:
全部从德国装运
当时,建造吉焦铁路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由德国企业通过订购制造,然后分批通过海路运往中国。根据当时德国总督办公室向议会提交的《关于胶奥发展的备忘录》,1899年底之前,合同订购的材料总重量为10.5万吨,价值2300万马克。如此大规模的订单刺激了一批德国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道路建设的成本。
这些物资的运输委托给德国最大的两家船公司,每年派6艘船到青岛交货。到1901年底,共有16艘船抵达青岛,为吉焦铁路运送了6万吨铁路物资。此外,大量铁路建筑材料用帆船运输,不值得用昂贵的船只运输,包括混凝土、电线杆、建筑木材等。
大海总是充满风险。从1899年到1900年的两年间,载有货物的帆船发生了4起事故:1899年7月,从汉堡起航、载有10,245桶水泥的Henny Elimen号失踪;苏塔兰歇尔号于1900年5月初离开汉堡,装备有3200根杆子,于7月底在苏门答腊岛以南的水域被击碎...
到了青岛湾后,大型货轮在对接上也遇到了很多麻烦。“没有适合现代航运的设施。不久前,吃水很深的大型货船不得不停在海湾外,然后通过舢板卸货。在运输重而笨重的零件时,如机车、车厢、桥梁等。,经常会发生舢板不堪重负而沉没,或者搁浅,然后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才能使其重新浮起”,这在《胶澳发展备忘录》中有所描述。所以德方加快了小港码头的建设。到1901年春,吃水4到5米的轮船和各种舢板都可以停靠码头,铺设铁轨与铁路连接,大大提高了物资运输效率。
两名年轻工人
用鲜血和生命建造的铁路;
大量中国农民死在建筑工地上
施工前测绘人员
1899年9月23日,青岛至济南的吉焦铁路建成,青岛和胶州的轨道同时铺设。除了少量的机械工作,大多数项目都依赖廉价的人力。当时,每天大约有25000名中国农民工参与道路建设。这些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他们住在野外临时搭建的极其简陋的茅草屋里,20多人挤在一起到处都是。由于条件恶劣,伤寒、霍乱等传染病经常流行,许多工人丧生。
同时,铁路运营所需的机车车辆也是海运到青岛的。到1900年,他们已经到达山东的17辆机车、7辆煤水车、4辆二等客车和24辆三等客车。根据《交奥发展备忘录》,这些车辆在装运和运输过程中均被拆解成零件,到达青岛后重新安装。为此,他们成立了四方机车厂,可以承担所有的车辆组装任务,并招募和培训了一批中国五金工匠、铁匠、木匠和安装工等。
此外,在勘探和标准种植过程中,德国人低价收购农田,迫使农民迁坟迁屋,一直遭到铁路沿线居民的反对。长期以来,道路建设仅限于青岛和胶州。经过两年多的建设,1901年4月1日,青岛至胶州段竣工,7天后通车。余在书中还透露,铁路职工多次欺骗强奸妇女,其犯罪行为很少受到惩罚,因为他们可以依靠山东铁路公司的保护而逃脱惩罚。
铺设铁轨
沿线居民自发战斗:
迫使整个吉焦铁路停止运行
高密村民奋起反抗,让侵略者认识到“中国衙门好欺负,中国人不好惹”。在吉焦铁路建设过程中,最严重的矛盾发生在交州至高密段的建设中。高密108个村的数万村民为了反抗德国铁路建设,奋起抗争,坚持了一年多。最后,领袖孙文被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困住并杀害。莫言著名小说《檀香刑》中的大师公孙炳的原型是孙文。
歌剧《檀香刑》济南首映式剧照。照片作者:外海
1899年6月,德国山东铁路公司勘察设计人员到达高密,开始勘察投标。但山东铁路公司不仅支付的土地不足,还被中间商剥削。村民们得到的土地费和赔偿金更少,这使得许多人陷入破产。
当时在清朝参与调解铁路冲突的德国汉学家魏礼贤在他的著作《青岛的老人》中也透露,德国人在勘测建设中“挖坟不等待迁徙”,“走到哪里就把村庄和民宅拆了”,严重伤害了有着尊祖传统的中国人的感情。此外,在一些低洼地区,修建铁路的大坝会增加洪水风险。1899年冬,吉焦铁路的测量延伸到高密市西部的李浩地区。当地居民担心路基会堵塞水源,损害村庄,所以他们要求铁路公司打开更多的涵洞和桥梁来排出积水。铁路公司拒绝了这个合理的要求,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在孙文和其他人的领导下,108村成千上万的村民奋起反抗。
1900年,在清政府和德军的共同压力下,铁路工程于4月9日恢复,孙文被捕身亡。但是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高密的路抗越来越激烈。1900年6月,包括高密在内的吉焦铁路项目全部关闭,德国人员全部撤到青岛。省长叶下令部队介入,对村民进行血腥屠杀,许多村庄数百名村民被杀。魏礼贤在书中透露,德国士兵甚至把穿红裤子的女人当成义和团,用机枪扫射。余凯斯描述说,沙窝村有20个家庭被完全摧毁,其中许多是妇女和儿童。
高密村民的反德道路建设虽然被残酷屠杀镇压,但让德国殖民侵略者认识到“中国衙门好欺负,中国人不好惹”。在今后山东路和我的谈判和运营中,他们不得不小心谨慎,尽量避免引起麻烦。
铁路通车的直接后果:
山东人民的苦难增加了
1904年,人们注视着吉焦铁路通车
胶州-高密段通车后,后续工程在建设和通车的情况下进行。1902年6月,修铁路至潍县(今潍坊市);1903年4月,铁路通青州府;9月,我们到达张店...1904年6月1日,铁路终于从青岛一路延伸到济南,张店至博山的支线也贯穿全线。吉焦铁路全长395.2公里,其中主线384.6公里,是山东省最早的铁路,也是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这也标志着德国的掠夺线从胶州湾延伸到齐鲁腹地。随着吉焦铁路的建成,德国殖民掠夺的车轮装上了,德国人开始大规模开采沿线的矿藏,经由青岛港运往中国。代表西方工业文明的吉焦铁路的修建,加速了山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的进程,铁路沿线的民生日渐衰败,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据《交奥志》记载,整个铁路工程造价为5290.1万马克,平均每公里11.99万马克。但大部分用于购买德国设备和机车,总投资只有4%用于征地,几乎是免费的。线路开通后,德国人把青岛、胶州、高密、济南等几个大站交给了欧洲站长,而那些中小站和停车站则由中国人管理。据不完全统计,1905年至1913年,吉焦铁路共运送旅客812.7万人次,货物556.7万吨,利润1950.6万银元。
原本在德国修建的铁路大部分都随着光的流动而消失了,只有一座桥、一段轨道或一个车站留在胶州等少数路段。站在百年前的今天的吉焦铁路路基上,我们可以看到新建的电气化铁路已经不远了,在白色流线型的中国铁路高速上行驶,浓烟滚滚的蒸汽机车和那沉重的历史一起消失在时间的深处。
印有“山东铁路公司”字样的客车
命运多舛的吉焦铁路;
两次落入日本人手中
由于吉焦铁路的战略意义,它成为外国势力争夺的对象。德国在山东的殖民掠夺并没有持续多久。1914年,德国以巴尔干轰炸挑起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这个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新兴帝国,对山东垂涎已久。8月15日,德国人在无法向东看的情况下,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将胶州所有租借土地无条件移交给日本”。德国充耳不闻,日本于8月23日向德国宣战。8月27日,日本舰队封锁胶州湾。
同时,日本以武力胁迫袁世凯,命令中国军队撤出吉焦铁路沿线地区。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潍县、济南等火车站,进而夺取了整个吉焦铁路。第二年,袁世凯政府被迫答应可耻的“二十一条”,攫取了德国人在青岛、吉焦铁路甚至山东的一切权益。
日本占领吉焦铁路后,改名为“山东铁路”,由日本临时铁路联队管理。为了掠夺山东的资源,日本对吉焦线进行了一些改造,以扩大其运输能力。仅从1915年到1921年,日本从吉焦线获得的利润就达1885万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中国的强烈坚持和斗争下,直到1922年,美国和英国从中斡旋,中日两国才签订了《山东未决案件解决办法》和《补充协议》,规定吉焦铁路应由中国赎买。青岛和吉焦铁路,中国北洋政府支付了6100万日元,仅吉焦铁路就支付了4000万日元,占赎金总额的2/3,可见这条黄金运输线的分量。
1923年元旦,中日铁路主权交接仪式在青岛朝城路举行。北洋政府收回了吉焦铁路及其支线和所有附属财产。挂了八年的“山东铁路局”牌子终于撤了,“中国吉焦铁路局”揭牌。从2月1日起,北洋政府完全接管了火车站,并将其原名改为吉焦铁路。
1923年吉焦铁路解决协议
咄咄逼人的日本不愿意从青岛撤军,放弃吉焦铁路。随后几年,日军频繁在山东土地上挑起事端,制造悲剧:1925年4月,制造“青岛大屠杀”,杀害手无寸铁的棉纺厂工人;1928年4月,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兵占领青吉焦铁路;同年5月,又制造了一场“济南惨案”,造成4000多名中国军民死亡。这一切都表明,日本对山东的野心越来越大。“七七事变”后,日本人大肆侵华,于1937年8月14日在青岛制造了“德贤路事变”。日本人伪装成中国人,杀了日本人。他们以此为借口,再次大规模出兵入侵青岛。1938年1月10日上午9点,“日本海军陆战队在青岛以东18英里的沙子口登陆,并开进了这座城市……”就这样,青岛回归中国15年后,再次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吉焦铁路再次落入日本人手中。
这一次,日军在中国的日子不如以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吉焦铁路沿线组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铁路武装力量和游击队,配合八路军开展铁路沿线的游击战,刮铁路、炸机车、打车站、打日寇,把日军打得胆战心惊。
黎明前的吉焦铁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线几乎瘫痪
吉焦铁路张店附近的一段铁路
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占领的铁路脱离日军,中国再次接管青岛和吉焦铁路。10月25日,日本投降仪式在汇泉马场举行。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六师司令员谢波尔和国民党军政部特务陈宝仓主持仪式。
然而,中国的主权和应有的尊严并没有反映在它收到的文件中。中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参加了仪式,但只用了日语和英语,没有用中文。不难看出,抗战胜利后,青岛成为美国军队在远东支持国民党内战的基地。
为了防止国民党反动派利用吉焦铁路运输军用物资进行内战,山东军民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破路运动。在此期间,吉焦铁路难以全线贯通,只能分段通车。
民国时期的火车时刻表
青岛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只能在几个大城市撤退,支持他们作战的吉焦铁路几乎只成了城中的交通铁路。最初,济南段还可以连接张店和德州,但1946年后的几年里,济南的铁路运输只能开通不到100公里,留下了历史轶事“连接三家店”,即东部的国电、北部的桑子店和南部的炒饭店。1949年春,青岛的铁路由开兰村缩短为只开城阳。
吉焦铁路建设的前50年,路权变化频繁。无论是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者,还是忙着混战的北洋政府,忙着内战的国民政府,都缺乏对中国铁路发展和命运的近乎担忧。由于战争的不断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面前的铁路处于破败状态,设施陈旧,只能维持简单的运营。机车当时被称为“世博会”。解放前,吉焦铁路遭到破坏,几乎瘫痪。
涅槃后重生:
1949年,他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50年来易手的吉焦铁路也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在几近瘫痪的基础上开始走向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接手后的任务是修铁路。铁路本身年久失修,机器陈旧,全线难以通车。当时青岛军管委和济南铁路局抽调铁路沿线各县大量人员配合铁路工程部门组建铁路抢修大军。7月1日,吉焦铁路坊子至青岛段修复,整个吉焦铁路通车。同一天,青岛火车站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吉焦铁路沿线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线路建设。蓝燕铁路、东至张店铁路、博兴至小营铁路等地方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古吉焦铁路开始四通八达。
20世纪60年代吉焦铁路青岛至济南的客票、快车票和卧铺票
1978年,修建了两次并拆除了两次的吉焦双轨项目第三次恢复了工作。10年后,吉焦铁路双线贯通全线,结束了吉焦铁路单线运营的历史。随后,胶州湾西岸的胶黄铁路投入运营,打通了青岛港和前湾港。1998年9月,蓝燕铁路复线工程开工。这条连接中国在建铁路第五大通道的工程的实施,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吉焦铁路加入全国铁路循环奠定了基础。吉焦铁路是主线,有多条支线,自此形成了横跨半岛沿海和内陆十几个城市的发达交通网络。
推动山东成为经济强省;
吉焦铁路进入“高速时代”
进入新世纪,吉焦铁路真正进入快车道。
从青岛坐火车到济南,解放前12小时左右,80年代降到8小时,90年代6小时左右,2000年左右4小时左右,现在不到2小时。在过去的100年里,青岛和济南之间近400公里的铁路线只花了一百年前的零头。此次提速是基于机车、轨道等相关运营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
吉焦铁路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三个阶段。吉焦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始于2003年,2006年9月8日竣工,成为山东省第一条电气化铁路。2007年1月,吉焦铁路客运专线开始建设,并于2008年12月21日投入运营。
2014年4月18日,140对前缀为“D”的世界级动车组投入运营,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部分区段达到250公里。其中,济青之间有近十对动车组,标志着吉焦铁路达到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既有铁路线路的最高提速水平,从此进入了“高速时代”。
老济南文化传承人整理,地图来源网
-
1.《胶济线 胶济铁路秘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胶济线 胶济铁路秘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0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