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知庄
新闻故事
音乐文化
时尚人物
欢迎转发和分享
农村早婚越来越多。为什么光棍这么多?看完之后简直不敢相信!
前不久,一些未成年人用花式的方式晒宝宝,争当“全网最年轻的妈妈”,引起各方关注。网络信息部在采访了Aauto rapper和火山视频后,内涵段落被“类比引用”。
杨庆宁,一个19岁的妈妈,在《阿托更快》有4500万粉丝,被封杀了,但是在很多农村和城镇,仍然有很多未成年妈妈早婚早育。
未成年早婚对女孩来说更严重
根据1980年婚姻法的定义,除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和部分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外,22岁以下的男子和20岁以下的女子结婚,属于早婚。
早婚率是根据早婚数量与初婚总数的比率计算的。2010年,中国男女早婚率分别为16.60%和10.85%,分别比1985年下降了105%和111%。
虽然男性的早婚率普遍高于女性,但大多数发生在20岁和21岁之间,在20岁以下的所有年龄中,女性的早婚率都高于男性。
河南小新娘和青海小新娘
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1990年河南、甘肃、青海、河北、吉林等地男性早婚率在40%以上,河南最高达到46.26%;青海女性早婚率最高,达到38.61%。
到2000年,各地的早婚率都有所下降,但在许多地方,女性的早婚率高于男性,特别是重庆,高出4.41个百分点。
到2010年,一些地区的早婚率没有下降而是上升,其中安徽最不乐观。与10年前相比,该地区男女早婚率分别提高了6.22个百分点和0.74个百分点。
根据这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男性早婚率最高的一直是河南,女性早婚率最高的一直是青海。
早婚是城乡之间的另一个差距
毫无疑问,早婚主要发生在农村。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例,农村男女早婚率分别是城市男女的2.8倍和3.3倍。
而且年龄越小,差别越明显。15岁农村男孩的早婚率是城市男孩的10倍,15岁农村女孩的早婚率是城市女孩的8.5倍。
新媒体编辑李远
中国农村的早婚现象:缺乏性随机的学龄女孩
据国外媒体报道,国际儿童慈善机构“拯救儿童”称,世界上每7秒钟就有一名15岁以下的女孩结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到2030年,未成年已婚妇女的数量将从7亿增加到9.5亿。在中国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夫妻人数少是很流行的,而且很多都是有儿子结婚的。早婚现象本质上是农民出路单一,生活千篇一律的结果。在教育资源失衡的情况下,无法通过高等教育改变命运的农民子女外出打工是必然的。为了让孩子更早“鼓起勇气”,降低结婚成本,早婚在外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但男女双方的父母都认为这是理性的选择。
图为早婚少女13岁怀孕时的生活照
2016年初,广西南宁马山县一对16岁新郎新娘的婚礼引起轰动。有媒体调查发现,马山县很多乡镇,很多青少年早婚,且多为留守青少年。在一些农村地区,早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虽然婚宴是公开的、礼仪性的,但早婚不具有法律效力;这样没有安全感的婚姻,无疑隐藏着风险和危机;更重要的是,早婚的年轻人虽然有生育的家庭功能,但不代表他们有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过早的“扶苗”让早婚家庭在很多方面“缺钙”。
图为未成年新娘秀(化名)
曾经采访过的一些早婚女生表示,班上很多女同学和男朋友发生过性关系,觉得“性没什么大不了的”。据媒体报道,由于缺乏对保护措施的认识,马山县有许多年轻妇女。因为这些留守青少年性行为非常随意,导致早孕,生完孩子只能选择辍学结婚。
据台湾有关学者研究,由于mainland China过去30年实行计划生育,估计整个大陆农村地区约有2000万剩男,农村妇女成为稀缺资源。其中离婚女性因为要求嫁妆少,所以找亲戚的络绎不绝。很多贫困家庭为了彩礼,早婚娶未成年女儿。
“结婚晚了,好姑娘都被别人挑走了”。而留守青少年对“性”的随意性进一步促成了早婚。很多早早结婚的年轻女孩,无一例外都有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早恋现象非常普遍。
这种现象可以归因于缺乏性教育和许多农村儿童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作用。他们的父母经常去大城市或者比较富裕的城市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这些孩子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
同时,早婚背后隐藏着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差异和观念冲突。早婚通常是父母支持的。为什么?一方面,帮助孩子结婚不仅是父母的道德责任,也是父母的情感义务;另一方面,早婚不仅能加速孩子的成长,还能降低婚姻成本。此外,在一些地方共识中,早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家庭社会资本的标尺,可以帮助人们赢得积极的社会评价。
对于未来,很多早婚的青少年选择出去打工,除了打工没有其他打算。早婚的失败案例也很多。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报道,在当今中国,拥有好运气的单身汉并不多,但适婚女性却没有那么多,至少在农村是这样。报告称,农村单身汉数量增加的另一个原因与城市化进程有关。数百万农村居民涌向中国城市,其中大多数是年轻人。然而,在城市工作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男青年往往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家乡,而女青年往往有机会找到合适的男人,在城市定居。这导致年轻妇女从农村地区大量外流,而年轻男子的人口几乎没有变化。虽然毫无疑问城市存在性别失衡,但是年轻农村女性的到来给城市男性带来了一些希望,而农村男性却没有这样的希望。
著名人类学家严云祥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孩子没有希望“跳出农家大门”的背景下,早婚关系是代际关系变化的结果,即养老迫使婚姻——父母希望在自己年轻强壮的时候尽快完成生活任务,为自己积累养老资源,孩子也通过婚姻向父母索取大量家庭财富,代际间的理性博弈推动了早婚的出现。
早婚不仅与农民的婚姻观有关,还与农村的养老困境密切相关。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老无所依”更为突出。目前,随着兴趣和价值观的多样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有些父母不再把“希望的稻草”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是依靠“自我救赎”。农村青少年的发展困境和农村养老困境催生了早婚现象。
早婚作为一种过度社会化,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把早婚当成一个笑话,忽视和无视早婚背后的利益。让农村青少年有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和渠道,让农村老年人有更多的社会保障;要解决早婚现象,不仅要改变人们的观念,还要改善和优化农村青少年和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生态。
■■■■■
龙按下左下角二维码注意
1.《早婚 中国早婚现象有多严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早婚 中国早婚现象有多严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09302.html